1. 程式人生 > >打造極致的三個關鍵詞-痛點:——在用戶的強需求上全力突破

打造極致的三個關鍵詞-痛點:——在用戶的強需求上全力突破

廠商 不能 解決 很多 網絡 固定 都是 世界 解決痛點

打造極致的三個關鍵詞-痛點:——在用戶的強需求上全力突破

--安陽師範學院互聯網+應用技術學院網絡營銷方向講師 祁君娜
對於用戶而言,相比你能否改變世界,他們更關心的是你的產品能否解決他們的痛點、改變他們的生活。

在任何時候,如果不能為用戶創造價值,用戶必然不會選擇你的產品。當然,我並不是在否認行業趨勢的重要性,“方向不對,努力白費”的道理盡人皆知,但這不是產品經理現階段應當重點關註的事情。

制造產品的目的,是解決用戶的實際需求,但需求絕不僅僅只有一種。有些需求,對於用戶來說可有可無,如果產品成本不是很高,用戶會使用,但是沒有它,用戶的生活也不會受到明顯影響,我將之稱為“弱需求”;與之相反的則是“強需求”。

比如,一個多日未進食的流浪漢,此時他最大的痛點是果腹,睡個安穩覺當然也是他的需求之一,但並不那麽緊迫,實在不行在公園長椅上也能將就一夜。

從流浪漢的角度來看,吃飯是強需求,睡個安穩覺則是弱需求。

現在市場上的很多產品針對的都是弱需求,對銷售額的拉動作用極其有限。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弱需求就出不了好產品,但前提是擁有強大的渠道。如果你的產品在渠道方面先天不足,最好的方法就是鎖定用戶的一個痛點,然後全力突破。

有時候,如果產品能滿足強需求、解決痛點問題,即使其他方面有些小缺點,用戶也有可能被征服。

用戶對產品的特性要求次序通常是功能、便捷和價格。當在功能上解決了痛點問題,在便捷和價格上,用戶是有讓步空間的。

比如20 世紀90 年代時,移動電話是什麽樣的?跟磚頭一樣大小的“大哥大”,現在幾乎難以想象那麽重的一個移動電話,1 萬多元,但很多人還是要買,因為它解決了移動打電話這個大家一直以來的痛點。

以前只能在辦公室、家裏守住固定的座機打電話,但是有了“大哥大”之後,走在路上也可以打電話了,所以即使它很笨重、非常貴,用戶也接受了。

移動通話的痛點解決之後,“大哥大”開始逐漸演變,為了便於攜帶,體積開始變小,有段時間小到只有手掌心那麽大。

蘋果公司推出的第一代iPhone(蘋果手機),屏幕是3.5英寸的,整機也就手掌那麽大。

但是現在包括iPhone 在內的各種智能手機,屏幕都達到了4.7 英寸甚至更大。為什麽又變大了呢?

因為移動通話已經不是痛點,便攜性也不是痛點,痛點變成了用戶和手機的交互,小屏幕顯然不僅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反而成了痛點。

為了解決這個痛點,手機廠商和用戶都開始舍棄一定的便攜性。

產品經理首先要想明白自己的產品對於用戶來說是“可以有”,還是“必須有”,該產品對準的是用戶的強需求還是弱需求。

如果是可有可無的弱需求,在未來的產品推廣階段會出現很多問題;如果是無可替代的強需求,也就是解決用戶的痛點,成功的概率就會提升很多。

痛點對於用戶而言,好比“眼中釘、肉中刺”,如果我們能夠為用戶將“釘”和“刺”拔出來,就能夠創造出極佳的用戶體驗。

小米手機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成功,雷軍超強的營銷能力功不可沒,但這只是錦上添花,最根本的因素在於小米手機針對的是用戶的強需求,是真正的剛需。

在那個時間節點,蘋果、三星二分天下,國產智能手機處於明顯的市場空白期。很多“小白用戶”既拒絕山寨機又渴望獲得更好的用機體驗,但是蘋果的價位讓他們望而生畏。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小米手機應運而生,雷軍改進了安卓系統的用戶體驗,並將售價調整為“小白用戶”能夠接受的價位,“高性價比”這個詞一下子戳中了“小白用戶”的心。

不要一開始就想著讓用戶對產品難以自拔,而是要讓用戶日久生情,你首先得讓用戶對你的產品一見鐘情。

BAT如果舉辦產品發布會,哪怕產品有瑕疵,都會引來眾多媒體的關註,但很可能你沒有這樣的機會。

在面對第一批用戶的時候,你實際上只有說兩三句話的機會,但正是這兩三句話就能刺中用戶的痛點,進而抓住他們的心。

當越來越多的用戶愛上你的產品後,你才有機會打磨產品細節,提升交互體驗,將產品做得更有魅力。

打造極致的三個關鍵詞-痛點:——在用戶的強需求上全力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