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看看這些大齡程序員都做了些什麽

看看這些大齡程序員都做了些什麽

lar wall 經驗 asc 階段 加班 mps perl ava

原文:http://zhuanlan.51cto.com/art/201905/596337.htm?utm_source=tuicool&utm_medium=referral

最近的朋友圈不斷被996、 裁員、大齡程序員的出路等話題刷屏,我在想國外的大齡程序員情況如何呢?

對於普通的程序員,我也沒有一手的資料,但是對於一些牛人,我在wikipedia上搜索了一些他們的發明和創造:

Guido van Rossum 在35歲時創造了Python。
James Gosling 在40歲創造了Java。
Brendan Eich 在34歲創造了JavaScript。
Bjarne Stroustrup 在35歲時創造C++。

Anders Hejlsberg 在40歲時創造了C#。
Joe Armstrong 在 36歲時創造了Erlang。
Larry Wall 在33歲時創造了Perl 。
作為最早的作者,Michael Widenius 在33歲時推出了MySQL。
作為最早的作者,Igor Sysoev 在34歲時推出了Ngnix 。
30歲的Dennis Ritchie 和28歲的Ken Thompson 發明了Unix。
Ken Thompson以66歲的高齡和53歲的Rob Pike等人在2009年發明了Go語言。
當然,也有年輕的, Linus Torvalds 在22歲就寫出了Linux的第一版。
David Heinemeier Hansson 在26歲就寫出了Ruby on Rails。
......
當然,上面列舉的都是大牛,站在金字塔頂端的永遠都是少數人,但是沒有雄厚塔底是無法支撐的,在這些偉大的發明和創造的背後,肯定還有無數的默默無聞的編程語言和產品,我相信這其中的大齡程序員肯定不少。

所以我的關註點是:為什麽他們在三四十歲甚至五六十歲還能持續地貢獻呢? 而我們,為什麽過了三十歲就充滿了職業危機感,得想著以後的出路,就要戰戰兢兢地擔心被裁員呢?

想想也挺悲哀的,國內大學畢業一般是22歲,如果再上個研究生出來就25了,工作沒幾年就要面對這種窘境。

其實三十到四十歲之間應該是程序員的黃金年齡,度過了菜鳥階段,經歷過多個項目的風吹雨打,有著豐富的經驗,很強的洞察力,應該是創造力的巔峰才對。 這樣的人應該被公司千方百計地留住,但現實是要面對如此巨大的生存壓力!

我想一個主要原因是:國內的互聯網行業主要在應用層激烈競爭。

得益於中國的海量用戶,網站的並發量,數據量都很大,對於架構設計、軟件開發、項目管理都提出了很高的挑戰,也誕生了一些很好的開源軟件,在局部領域也有很大突破,但是不得不說的是,我們絕大部分公司離底層的核心技術還比較遙遠,主要在應用層和商業模式上折騰。

在應用層激烈競爭的結果就是程序員的可替代性比較強, 誰能加班誰上,誰性價比高誰上。

以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我相信肯定有很多非常厲害的軟件天才,在三四十歲的黃金年齡做出厲害的成果。 只是還沒有合適的土壤讓他們去盡情地揮灑。他們的激情正在被996消磨,他們的靈感和創造力正在被現實生活扼殺。

之前有讀者留言說,和歐美相比中國還處於產業鏈的低端,各個行業都是如此,中國的崛起就是一代代人艱辛的勞動所帶來的。也許如此吧,希望下一代能好點, 00後估計逃脫不了這個宿命,不知道10後,20後的程序員能不能過上幸福生活......

看看這些大齡程序員都做了些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