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人工智慧再突破:中國MR來了!

人工智慧再突破:中國MR來了!

  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終於在萬眾期待中於美國東部時間2019年6月3日在加州舉行,會上蘋果釋出了包括新版Mac Pro、ARKit3在內的多項新產品。令人稍感失落的是,蘋果的5G產品和應用依然沒有任何訊息。

  此前,彭博曾預告蘋果正在開發代號為Azul的iOS14系統,這一版本系統將全面支援5G網路和蘋果全新的AR功能。現在看來這一期待又要留到明年。

  而就在同一天,“中國5G牌照本週發放”的訊息被刷屏。5G這場競賽中,中國已經遙遙領先。

  蘋果在4月17日剛和糾纏數年的“老冤家”高通和解。按照雙方釋放的資訊,高通將向蘋果提供適用5G產品的晶片組,蘋果5G手機推出的時間有望從之前預測的2020年,提前至今年底。

  5G和AR,這是兩件看似沒有關聯的事蘋果卻在同時推進,並將兩者緊密聯絡到一起,作為蘋果未來的前進方向,不得不佩服蘋果的獨到眼光。5G正在重塑未來科技和商業格局,加上新生代晶片的不斷推出,智慧化科技正在迎來新的可能。而以AR為代表的虛擬現實技術作為最易落地的人工智慧應用方向,正在成為巨頭爭相佈局的“戰略風口”。

  但在人工智慧領域,混合現實(MR)是比AR更先進的技術,如果說AR是在現實的基礎上增加虛擬場景,MR則徹底將虛擬和現實融合到了一起,是AR的進化版。

  早前,聯合市場研究公司釋出的報告顯示,混合現實(MR)的全球市場價值越來越受到重視,2024年甚至更早時間,這一細分領域的市場將達到53.62億美元,這一估計值的複合年增長率從2018年到2024年為71.6%,預計將有大量市場機會。

  MR的競逐

  作為人工智慧領域的應用,過去幾年,我們見證瞭如何通過改變或影響物理現實的技術來增強我們的體驗。其中,VR(虛擬現實)和AR(增強現實)是比較常見的兩種。有人做過通俗的解釋:VR是你看到的一切都是假象,它是把人的視覺和意識帶入一個虛擬的世界;AR是你能分清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它把虛擬的資訊帶入到現實世界中。

  MR(混合現實)則是微軟在這一領域引入的新術語。微軟推出的首個MR頭顯裝置 Hololens ,它使用數字資訊來增強真實環境,在計算和架構方面更為複雜,並允許使用者與在真實世界中一樣的方式與數字資訊或物件進行互動,從而將環境變得更加豐富且更接近現實。如同美國天氣網釋出的這段視訊,人們通過MR技術,能夠看到不可能存在於真實世界的一切。

  氣象預報用的MR只是很簡單的應用,更復雜的包括遠端醫療、軍事以及航天等高科技領域。而在日常生活中,社交、遠端服務等領域也會隨著MR技術的應用,產生顛覆式的變化。

  據坊間分析,蘋果與高通多年的專利糾紛案之所以能夠得以和解,核心就在於其未來的業務規劃繞不開5G晶片:一方面,其即將推出的5G手機,必須要有更先進的晶片支援,此前微軟為其提供的晶片僅能支援4G;其二,蘋果未來將會在MR上有大的拓展,5G毫無疑問是其中最重要的支撐。

  MR有著如此廣泛的場景應用,蘋果早就看在眼裡。蘋果多年來在人工智慧領域保持著高強度的探索,其推出的ARKit,聚焦於人工智慧的開發和運用。不過ARKit並沒有在業界掀起太大的風浪,蘋果的AR體驗給人的感覺如同曇花一現。而MR卻瘋傳已經進入蘋果全力投入的新方向,蘋果作業系統IOS也將於2019年正式跟MR晶片繫結,成為MROS。其中不久的將來,蘋果最有可能會推出一款頭戴式裝置,提供混合現實(MR)體驗。

  面對蘋果迅速搶佔C端的勢頭,MR概念的先驅者微軟,似乎會把發展MR的精力放在了B端。微軟公開資訊稱,其新的作業系統將和MR晶片HPU2.0繫結。

  顯然,蘋果、微軟已經在MR領域進行了潛心佈局,掌握核心技術的他們會在接下來快速落地,推陳出新。

  面對如此巨大的機遇,中國企業的“卡位”在哪裡?會繼續在MR領域讓位於國際巨頭嗎?

  答案並沒有那麼悲觀!

  4月16日,在北京舉行的一場媒體釋出會上,一家名為華捷艾米的公司宣佈,其在3D AI/MR領域的自研晶片,即將量產下線。根據介紹,這款自研晶片包含9大核心演算法,功耗低、體積小,具備了微軟、蘋果MR晶片的核心能力,在某些方面,該款晶片的效能甚至更有特色。這意味著,中國企業在MR領域的探索和發展,正在呈現與國際巨頭齊頭並進的態勢。

  目前,華捷艾米已經在MR方向與國內企業合作,騰訊、京東、百度這些國內巨頭都已經成為了華捷艾米合作伙伴。華捷艾米董事長李驪甚至表示,要推動3D AI/MR在2019迎來中國市場的“應用元年”。

  華捷的野心

  華捷艾米是一家成立於2014年的AI科技公司,其MR技術的研發最早可追溯到2010年。如果說蘋果和微軟的各種MR應用級產品和服務像是一座冰山的話,其背後所依託的強大演算法和自有晶片就是冰山淹沒於海水下的那90%。華捷艾米正是花了9年的時間,才把一般人都看不到的這90%的工作給完成了。

  華捷艾米研發副總裁王行介紹說:“人工智慧領域最核心的技術是演算法,只有恰當的演算法,機器才能根據採集到的資訊進行分析處理進而強化學習和深度學習,MR技術的難度也正在此。”9年裡,華捷艾米只做了一件事:攻克MR領域九大核心演算法,包括3D場景結構化、3D骨架演算法、3D建模、3D手勢識別、3D SLAM、3D物體識別、3D摳圖、3人臉演算法、3D音視訊協同等,幾乎覆蓋了MR所有涉及的領域。

  “得晶片者得天下”,人工智慧領域這句至理名言是華捷艾米創業多年以來一直奉行的理念。在完成演算法體系後,如何晶片化成了公司最大的難題。“通用的手機平臺像845、855晶片,我們都用過。但MR所有功能沒法在上面跑起來。”王行介紹,驍龍845、855是高通公司研發的上兩代晶片,這兩種晶片可以解決原始資料成像問題,但不具備分析功能。即使能把MR功能跑起來,也基本上把所有資源佔完了,其他應用基本上沒法跑了。“只有自主研發的晶片,才能儘快搶佔MR的新賽道。”

  此次釋出的IMI2280晶片正是華捷艾米自主研發的全新品種。“IMI 2280晶片目前在做內部測試。”王行說,IMI2280晶片能整合人體識別、物體識別、環境識別,並能進行很好的本地化分析。

  在一份公司介紹材料中,華捷艾米將其在晶片上的突破,表述為“打破了微軟、蘋果在中國人工智慧混合現實(AI/MR)領域的市場壟斷”。這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完成的一件意義非凡的創舉。

  但是華捷艾米的目標遠不止於發明一款晶片這麼簡單。李驪就明確地表示:“雖然MR時代元年剛剛到來,但是這一技術已經展現了很大的魅力,未來將會是MR的時代。”

  目前,華捷艾米3D視覺和MR解決方案的主要應用場景包括新零售、消費電子、智慧家居、智慧物流、安防等。其中,最核心的賽道是AIOT和MR。現在華捷艾米跟騰訊和百度有較深度的合作,包括幫騰訊搭建更加安全的人臉支付系統;與百度合作做一些相關的標品。

  MR社交也是華捷艾米產品的方向之一,公司計劃提供更多智慧終端裝置的應用。李驪表示:“在社交和智慧家居方面,我們跟一些手機廠商和智慧家居的廠商密切合作,如智慧電視、投影儀、機頂盒,以及遊戲機等。”  大連渤海醫院 mobile.39552222.com

  還有更多可開拓的領域,華捷艾米並未透露,但從MR九大演算法體系就能夠看出,公司的未來目標並非現在這些應用。

  人工智慧在國內如火如荼地發展著,有機構統計,獲得最多投資的五大人工智慧領域分別是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私人虛擬助理、語音識別和智慧機器人,其中計算機視覺(CV)是最熱門的賽道,也是商湯、曠世等人工智慧企業的主攻方向。

  不難發現,華捷艾米的MR技術幾乎能夠應用於目前所有的CV領域,包括安防、金融、硬體、營銷、駕駛、醫療等。3D MR晶片的下線投產更加為MR後續的應用推廣提供了動力。正如美國天氣網的視訊中呈現的那樣,MR幾乎無所不能。

  採訪中李驪不斷向記者表示:“微軟、蘋果兩大巨頭已搶在前面,那麼剩下的人工智慧企業,誰能優先擁有MR核心能力和技術,誰就能成為行業獨角獸,引領MR商業熱潮,顛覆整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