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高德服務單元化方案和架構實踐

高德服務單元化方案和架構實踐

導讀:本文主要介紹了高德在服務單元化建設方面的一些實踐經驗,服務單元化建設面臨很多共性問題,如請求路由、單元封閉、資料同步,有的有成熟方案可以借鑑和使用,但不同公司的業務不盡相同,要儘可能的結合業務特點,做相應的設計和處理。

一、為什麼要做單元化

  • 單機房資源瓶頸

隨著業務體量和服務使用者群體的增長,單機房或同城雙機房無法支援服務的持續擴容。

  • 服務異地容災

異地容災已經成為核心服務的標配,有的服務雖然進行了多地多機房部署,但資料還是隻在中心機房,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異地多活,就需要對服務進行單元化改造。

二、高德單元化的特點

在做高德單元化專案時,我們首先要考慮的是結合高德的業務特點,看高德的單元化有什麼不一樣的訴求,這樣就清楚哪些經驗和方案是可以直接拿來用的,哪些又是需要我們去解決的。

高德業務和傳統的線上交易業務還是不太一樣,高德為使用者提供以導航為代表的出行服務,很多業務場景對服務的RT要求會很高,所以在做單元化方案時,儘可能減少對整體服務RT的影響就是我們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儘量做到資料離使用者近一些。轉換到單元化技術層面需要解決兩個問題:

1.使用者裝置的單元接入需要儘可能的做到就近接入,使用者真實地理位置接近哪個單元就接入哪個單元,如華北使用者接入到張北,華南接入到深圳。

2.使用者的單元劃分最好能與就近接入的單元保持一致,減少單元間的跨單元路由。如使用者請求從深圳進來,使用者的單元劃分最好就在深圳單元,如果劃到張北單元就會造成跨單元路由。

另外一個區別就是高德很多業務是無須登入的,所以我們的單元化方案除了使用者ID也要支援基於裝置ID。

三、高德單元化實踐

服務的單元化架構改造需要一個至上而下的系統性設計,核心要解決請求路由、單元封閉、資料同步三方面問題。

請求路由:根據高德業務的特點,我們提供了取模路由和路由表路由兩種策略,目前上線應用使用較多的是路由表路由策略。

單元封閉:得益於集團的基礎設施建設,我們使用vipserver、hsf等服務治理能力保證服務同機房呼叫,從而實現單元封閉(hsf unit模式也是一種可行的方案,但個人認為同機房呼叫的架構和模式更簡潔且易於維護)。

資料同步:資料部分使用的是集團DB產品提供的DRC資料同步。

單元路由服務採用什麼樣的部署方案是我們另一個要面臨的問題,考慮過以下三種方案:

第一種SDK的方式因為對業務的強侵入性是首先被排除的,統一接入層進行代理和去中心化外掛整合兩種方案各有利弊,但當時首批要接入單元化架構的服務很多都還沒有統一接入到gateway,所以基於現狀的考慮使用了去中心化外掛整合的方式,通過在應用的nginx整合UnitRouter。

服務單元化架構

目前高德賬號,雲同步、使用者評論系統都完成了單元化改造,採用三地四機房部署,寫入量較高的雲同步服務,單元寫高峰能達到數w+QPS (儲存是mongodb叢集)。

以賬號系統為例介紹下高德單元化應用的整體架構。

賬號系統服務是三地四機房部署,資料分別儲存在tair為代表的快取和XDB裡,資料儲存三地叢集部署、全量同步。賬號系統伺服器的Tengine上安裝UntiRouter,它請求的負責單元識別和路由,使用者單元劃分是通過記錄使用者與單元關係的路由表來控制。

PS:因歷史原因快取使用了tair和自建的uredis(在redis基礎上添加了基於log的資料同步功能),目前已經在逐步統一到tair。資料同步依賴tair和alisql的資料同步方案,以及自建的uredis資料同步能力。

就近接入實現方案

為滿足高德業務低延時要求,就要想辦法做到資料(單元)離使用者更近,其中有兩個關鍵鏈路,一個是通過aserver接入的外網連線,另一個是服務內部路由(儘可能不產生跨單元路由)。

措施1:客戶端的外網接入通過aserver上的配置,將不同地理區域(七個大區)的裝置劃分到對應近的單元,如華北使用者接入張北單元。

措施2:通過記錄使用者和單元關係的路由表來劃分使用者所屬單元,這個關係是通過系統日誌分析出來的,使用者經常從哪個單元入口進來,就會把使用者劃分到哪個單元,從而保證請求入口和單元劃分的相對一致,從而減少跨單元路由。

所以,在最終的單元路由實現上我們提供了傳統的取模路由,和為降延時而設計的基於路由表路由兩種策略。同時,為解無須登入的業務場景問題,上述兩種策略除了支援使用者ID,我們同時也支援裝置ID。

路由表設計

路由表分為兩部分,一個是使用者-分組的關係對映表,另一個是分組-單元的關係對映表。在使用時,通過路由表查對應的分組,再通過分組看使用者所屬單元。分組對應中國大陸的七個大區。

先看“使用者-(大區)分組”:

路由表是定期通過系統日誌分析出來的,看使用者最近IP屬於哪個大區就劃分進哪個分組,同時也對應上了具體單元。當一個北京的使用者長期去了深圳,因IP的變化路由表更新後將划進新大區分組,從而完成使用者從張北單元到深圳單元的遷移。

再看“分組-單元”:

分組與單元的對映有一個預設關係,這是按地理就近來配置的,比如華南對應深圳。除了預設的對映關係,還有幾個用於切流預案的關係對映。

老使用者可以通過路由表來查詢單元,新使用者怎麼辦?對於新使用者的處理我們會降級成取模的策略進行單元路由,直至下次路由表的更新。所以整體上看新使用者跨單元路由比例肯定是比老使用者大的多,但因為新使用者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增量,所以整體比例在可接受範圍內。

路由計算

有了路由表,接下來就要解工程化應用的問題,效能、空間、靈活性和準確率,以及對服務穩定性的影響這幾個方面是要進行綜合考慮的,首先考慮外部儲存會增加服務的穩定性風險,後面我們在BloomFilter 、BitMap和MapDB多種方案中選擇BloomFilter,萬分之幾的誤命中率導致的跨單元路由在業務可接受範圍內。

通過日誌分析出使用者所屬大區後,我們將不同分組做成多個布隆過濾器,計算時逐層過濾。這個計算有兩種特殊情況:

1) 因為BloomFilter存在誤算率,有可能存在一種情況,華南分組的使用者被計算到華北了,這種情況比例在萬分之3 (生成BloomFilter時可調整),它對業務上沒有什麼影響,這類使用者相當於被劃分到一個非所在大區的分組裡,但這個關係是穩定的,不會影響到業務,只是存在跨單元路由,是可接受的。

2) 新使用者不在分組資訊裡,所以經過逐層的計算也沒有匹配到對應大區分組,此時會使用取模進行模除分組的計算。

如果業務使用的是取模路由而非路由表路由策略,則直接根據tid或uid計算對應的模除分組,原理簡單不詳表了。

單元切流

在發生單元故障進行切流時,主要分為四步驟

開啟單元禁寫 (跨單元寫不敏感業務可以不配置)

檢查業務延時

切換預案

解除單元禁寫

PS:更新路由表時,也需要上述操作,只是第3步的切換預案變成切換新版本路由表;單元禁寫主要是了等待資料同步,避免資料不一致導致的業務問題。

核心指標

單元計算耗時1~2ms

跨單元路由比例底於5%

除了效能外,因就近接入的訴求,跨單元路由比例也是我們比較關心的重要指標。從線上觀察看,路由表策略單元計算基本上在1、2ms內完成,跨單元路由比例3%左右,整體底於5%。

四、後續優化

統一接入整合單元化能力

目前大部分服務都接入了統一接入閘道器服務,在閘道器整合單元化能力將大大減少服務單元化部署的成本,通過簡單的配置就可以實現單元路由,服務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業務的單元封閉和資料同步上。

分組機制的優化

按大區分組存在三個問題:

通過IP計算大區有一定的誤算率,會導致部分使用者劃分錯誤分組。

分組粒度太大,單元切流時流量不好分配。舉例,假如華東是我們使用者集中的大區,切流時把這個分組切到任意一個指定單元,都會造成單元服務壓力過大。

計算次數多,分多少個大區,理論最大計算次數是有多少次,最後採取取模策略。

針對上述幾個問題我們計劃對分組機制做如下改進

通過使用者進入單元的記錄來確認使用者所屬單元,而非根據使用者IP所在大區來判斷,解上述問題1。

每個單元劃分4個虛擬分組,支援更細粒度單元切流,解上述問題2。

使用者確實單元后,通過取模來劃分到不同的虛擬分組。每個單元只要一次計算就能完成,新使用者只需經過3次計算,解上述問題3。

熱更時的雙表計算

與取模路由策略不同,路由表策略為了把跨單元路由控制在一個較好的水平需要定期更新,目前更新時需要一個短暫的單元禁寫,這對於很多業務來說是不太能接受的。

為優化這個問題,系統將在路由表更新時做雙(路由)表計算,即將新老路由表同時載入進記憶體,更新時不再對業務做完全的禁寫,我們會分別計算當前使用者(或裝置)在新老路由表的單元結果,如果單元一致,則說明路由表的更新沒有導致該使用者(或裝置)變更單元,所以請求會被放行,相反如果計算結果是不同單元,說明發生了單元變更,該請求會被攔截,直至到達新路由表的一個完全起用時間。

優化前服務會完全禁寫比如10秒(時間取決於資料同步時間),優化後會變成觸發禁寫的是這10秒內路由發生變更的使用者,這將大大減少對業務的影響。

服務端資料驅動的單元化場景

前面提到高德在路由策略上結合業務的特別設計,但整體單元劃分還是以使用者(或裝置)為維度來進行的,但高德業務還有一個大的場景是我們未來要面對和解決的,就是以資料維度驅動的單元設計,基於終端的服務路由會變成基於資料域的服務路由。

高德很多服務是以服務資料為核心的,像地圖資料等它並非由使用者直接產生。業務的發展資料儲存也將不斷增加,包括5G和自動駕駛,對應資料的爆發式增長單點全量儲存並不實現,以服務端資料驅動的服務單元化設計,是我們接下來要考慮的重要應用場景。

寫在最後

不同的業務場景對單元化會有不同的訴求,我們提供不同的策略和能力供業務進行選擇,對於多資料服務我們建議使用業務取模路由,簡單且易於維護;對於RT敏感的服務使用路由表的策略來儘可能的降低服務響應時長的影響。另外,要注意的是強依賴性的服務要採用相同的路由策略。

相關推薦

服務單元化方案架構實踐

導讀:本文主要介紹了高德在服務單元化建設方面的一些實踐經驗,服務單元化建設面臨很多共性問題,如請求路由、單元封閉、資料同步,有的有成熟方案可以借鑑和使用,但不同公司的業務不盡相同,要儘可能的結合業務特點,做相應的設計和處理。 一、為什麼要做單元化 單機房資源瓶頸 隨著業務體量和服務使用者群體的增長,單機房

Java大型互聯網-構建並發可用的電商平臺架構實踐原理

combine pen 連接池 推薦引擎 什麽是 img 於平 poll 階段 並發,在操作系統中,是指一個時間段中有幾個程序都處於已啟動運行到運行完畢之間,且這幾個程序都是在同一個處理機上運行,但任一個時刻點上只有一個程序在處理機上運行。 “高可用性”(High Avai

地圖調用添加標註

高德 lang 這樣的 top 工具欄 展示 nbsp 自己 java 看過高德地圖API的同學都知道,高德地圖不同端調用是不一樣的,作為一個前端菜鳥,前一陣分別在pc端和移動端分別調用了高德地圖。情況是這個樣子的,PC端呢我們可以用高德API的web端的javascrip

構建並發可用的電商平臺架構實踐(轉)

行數據 規模 互聯 物理內存 基於 無法 node 單獨 統計 轉載自:http://blog.csdn.net/yangbutao/article/details/12242441 一、 設計理念 1. 空間換時間 1) 多級緩存,靜態化 客戶

Android Studio之地圖實現定位3D地圖顯示

tor uil track width 博客 5.0 eight ext wid 在應用開發中,地圖開發是常常須要使用的“組件”,國內比較出名的是就是百度地圖和高德地

android-------地圖兩點路線多個點路線繪制

分享圖片 下載 style ble use AD tps out font 最近朋友需要兩點路線和多個點路線繪制這個功能,幫忙弄了一下,寫這篇博客與大家分享一下。 兩點路線 是起點和終點兩個經緯度點,高德繪制出路線,可以實現實線和虛線功能 效果圖: 相關屬

地圖API呼叫標準(轉)

看過高德地圖API的同學都知道,高德地圖不同端呼叫是不一樣的,作為一個前端菜鳥,前一陣分別在pc端和移動端分別呼叫了高德地圖。情況是這個樣子的,PC端呢我們可以用高德API的web端的javascript程式碼。呼叫沒有問題,具體是這樣的: <!DOCTYPE htm

構建併發可用的電商平臺架構實踐

從各個角度總結了電商平臺中的架構實踐,由於時間倉促,定了個初稿,待補充完善,歡迎大家一起交流。 作者:楊步濤 QQ:306591368 一、 設計理念 1.      空間換時間 1)      多級快取,靜態

轉載-- 構建併發可用的電商平臺架構實踐

從各個角度總結了電商平臺中的架構實踐,由於時間倉促,定了個初稿,待補充完善,歡迎大家一起交流。 作者:楊步濤 QQ:306591368 一、 設計理念 1.      空間換時間 1)      多級快取,靜態化 客戶端頁面快取(http header中包含E

VS2003,VS2005,VS2008 低版本開啟版本的解決方案工程檔案

一、用記事本開啟sln檔案,將: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Solution File, Format Version 10.00  # Visual Studio 2008  改成: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Solution File, Format Ve

mongos分片叢集整體線上遷移方案詳細實踐

環境準備: mongodb版本:3.0 mongos:1個 configserver:3個,普通模式組成高可用(非副本集方式) 分片節點:2個,每個分片是三個資料節點組成的副本集(1 primary+1 secondary+1 arbiter) mongos> sh.

分散式系統 (大規模分散式系統原理解析架構實踐

分散式系統的基礎理論: 分散式系統:多臺機器通過網路連線在一起,作為一個整體為上層提供服務。 一、基礎理論知識:資料分佈、複製、一致性、容錯。 1、異常 (1)伺服器宕機(記憶體錯誤,伺服器停電):如

地圖獲取經緯度獲取詳細地址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

深度學習在ETA應用的探索與實踐

1.導讀 駕車導航是數字地圖的核心使用者場景,使用者在進行導航規劃時,高德地圖會提供給使用者3條路線選擇,由使用者根據自身情況來決定按照哪條路線行駛。 同時各路線的ETA(estimated time of arrival,預估到達時間)會直接顯示給使用者,這是使用者關心的核心點之一。使用者給定起點和終點

基於OpenRestyNode.js的微服務架構實踐

復雜 直接 簡單 暴露 zookeep 投放 維護 升級 回滾 什麽是微服務? 傳統的單體服務架構是單獨服務包,共享代碼與數據,開發成本較高,可維護性、伸縮性較差,技術轉型、跨語言配合相對困難。而微服務架構強調一個服務負責一項業務,服務可以單獨部署,獨立進行技術選型和開發,

一套可用、易伸縮、併發的IM群聊架構方案設計實踐

本文原題為“一套高可用群聊訊息系統實現”,由作者“於雨氏”授權整理和釋出,內容有些許改動,作者部落格地址:alexstocks.github.io。應作者要求,如需轉載,請聯絡作者獲得授權。 一、引言 要實現一整套能用於大使用者量、高併發場景下的IM群聊,技術難度遠超IM系統中的其它功能,原

服務原理、基礎架構開源實踐[轉]

轉自 https://bj2017.archsummit.com/training/2 課程大綱 微服務原理 康威法則,微服務和模組化組合式企業 微服務先決條件,適用性和演化性 微服務團隊,組織架構和中臺戰略 微服務基礎架

【Enweitech Software Works】創新實踐。致力於軟體與網際網路研究…專注網站建設與推廣、軟體開發、雲端計算、手機APP定製、電子資訊系統整合與應用、資訊保安與資料管理、軟體外包、數字化解決方案和企業資訊化諮詢服務

創新實踐。致力於軟體與網際網路研究…專注網站建設與推廣、軟體開發、雲端計算、手機APP定製、電子資訊系統整合與應用、資訊保安與資料管理、軟體外包、數字化解決方案和企業資訊化諮詢服務。...

【陌上軒客】技術領域:涉獵Java、Go、Python、Groovy 等語言,高效能、併發、可用、非同步與訊息中介軟體、快取與資料庫、分散式與微服務、容器自動化等領域; 興趣愛好:籃球,騎行,讀書,發呆; 職業規劃:勵志成為一名出色的伺服器端系統架構師。

陌上軒客 技術領域:涉獵Java、Go、Python、Groovy 等語言,高效能、高併發、高可用、非同步與訊息中介軟體、快取與資料庫、分散式與微服務、容器和自動化等領域; 興趣愛好:籃球,騎行,讀書,發呆; 職業...

ArchSummit分享 | 地圖App架構演化與實踐

講師介紹 郝仁杰,高德地圖無線開發專家。在7月13日落幕的2019年ArchSummit峰會上就高德地圖近幾年的App架構演化和實踐進行了分享。 背景概述 高德是國內領先的數字地圖內容、導航和位置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端上分手機和車機兩條主線。近年來,高德業務迅猛發展,人員規模急速擴張,程式碼量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