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疫情過後,製造業中小企業應用工業網際網路數字化轉型之路的探討

疫情過後,製造業中小企業應用工業網際網路數字化轉型之路的探討

一.前言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打亂了全國人民的正常生活,給中國製造業中小企業的生存帶來了難以想象的困難,沒有抗風險能力的企業根本就沒有辦法生存下去。但是,從此次疫情中應該引起我們的深度思考:疫情過後,我們應該如何走上數字化轉型之路?!我國中小企業的數量達到3000多萬家,佔企業總數90%以上,貢獻了全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和80%以上的勞動力就業,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撐起了我國製造業發展的“半邊天”。在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和脫貧攻堅戰的程序中,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之路也是必由之路。

二.疫情背後,製造業中小企業面臨的困境

       自2019年12月疫情逐漸顯現,為了控制疫情的快速發展,我們採取了強有力的防控措施,“封城”、封路、延遲開工等,這些對策都是為了更好的、健康的復工,但是對抗風險能力較差的製造業中小企業影響巨大。隨著全球巨集觀經濟增長持續放緩及各國貿易摩擦造成我們出口增幅放緩,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中小企業面臨較大的困境。

       2019年四季度,我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僅為92.7,自2011年三季度以來已經連續8年低於景氣臨界值100,其中工業分行業指數為92.5,低於總體指數,製造業中小企業的發展已經處於承壓狀態。據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調查,受本次疫情影響,85.01%的企業現金無法維持3個月以上,近30%的企業估計疫情導致2020年營業收入下降幅度超過50%。長期來看,如果這種情況無法有效改善,致使大批中小企業倒閉,將帶來大量人群失業,導致市場消費能力萎縮,中小企業銷售收入繼續下降,更多企業倒閉,形成惡性迴圈。

      疫情加劇中小企業生存困難的同時,我們要分析疫情背後製造業中小企業本身的困境:

      1.勞動密集型生產製造企業缺乏技術壁壘。生產思維模式陳舊,管理思維模式僵化,技術思維模式落後,難以獲得豐厚的市場利潤,低端生產製造環節利潤率僅有2%-3%。

      2.缺少資金保障有潛力的中小企業長期發展。本身受限於較低的盈利能力、不足的固定資產、偏低的流動比率和不合理的流動資產結構,同時又面臨融資渠道少、融資成本高的問題。

      3.匱乏的人才資源無法保障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中小企業一般存在薪酬待遇低、成長空間有限、管理不規範、合法權益缺乏保障等諸多問題,很難招到優秀人才。較之網際網路企業的人才吸附能力,中小企業建設人才隊伍更是雪上加霜。

     此次疫情背後,中小企業脆弱的抗風險力進一步加劇和暴露。單從一箇中小企業的實力考慮,很難完成數字化轉型的艱鉅任務。但是從生態角度考慮,能夠找到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有力抓手。從同行業的中小製造企業看,即是競爭關係、又是聯合發展關係;從上下游產業鏈看,是協同發展、優化配置資源的關係。以往同行業競爭以降低價格為主要手段,慢慢形成了惡性競爭關係,最終就是劣幣逐良幣,競爭大於合作。從合作大於競爭的角度考慮,在聯合發展的基礎上優化生產模式、提高產品質量、建立優質品牌和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等,區域的市場有限、還有全中國的市場;全中國的市場有限,還有全世界的市場。共建生態發展,形成良性發展路徑。

     從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思維模式,有助於升級生產模式,提高企業盈利水平;有助於強化中小企業供應鏈掌控力,提升企業抗風險能力;有助於提升融資能力,擴大企業資金供給;有助於共享智力資源,化解企業人才難題。工業網際網路應用,能夠助力製造業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加強國際競爭力、儘快走出疫情困境的重要手段。

三、突破困境,製造企業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之路

      基於對國內外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應用的分析,可以發現,平臺推動了企業資訊化能力提升、資料分析水平增強和資源靈活調配,帶動從資訊化到智慧化的多層次應用發展。我們要做的是把這些巨集觀的論理落到實處,切實解決中小製造企業的發展困境。

       1.升級生產模式,優化生產環節,提高企業盈利水平

       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需要實現工廠內外各類生產要素的泛在連線以及靠近邊緣的計算分析,既包括各類消費產品的遠端接入與資料預處理,也涉及工業生產過程中的工業裝置、系統的互聯互通和實時分析控制;大資料、人工智慧技術驅動的工業資料智慧分析支撐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實現資料價值挖掘。對企業進行數字化改造,深挖工業資料資源價值,構建以資料資源為核心的生產體系,充分發揮資料資源的價值作用,助力中小企業實現提質增效降本。

      一是推動資訊化大規模部署,解決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的問題,資訊系統和工業軟體遷移至平臺,依託平臺實現客戶關係管理、財務人力管理等應用,帶動資訊化成本降低和大規模部署;

      二是推動工業資料深度分析挖掘,解決產品和服務價值提升的問題,基於平臺的大資料匯聚和分析能力,實現裝置、生產、管理等場景的深層次優化和服務增值;

      三是推動業務商業模式的創新,解決跨領域資源靈活調配和協同協作問題,通過平臺進行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各環節的實時連線和資源共享,以實現不同主體間的高效協作和供需精準對接。

      例如東方國信子公司北科億力基於Cloudiip平臺研發的鋼鐵行業解決方案,應用於全國210座高爐,每年降低冶煉成本20億元。為企業降本增效,同時也體現出平臺創造的價值。 

      2.破解缺少資金的情況下,中小製造企業的平臺建設

       經過多年發展,平臺核心關鍵技術加速成熟,大企業聚焦具體場景、圍繞特定需求、定製化的開發一套完整的平臺方案已經不存在無法克服的技術壁壘。但是,如何低成本、快速、靈活的向中小企業提供通用化平臺應用服務,依然是平臺技術體系中的核心難題。

       國內有很多公有云平臺,例如:阿里雲、華為雲、騰訊雲等,包括業務中臺和數字中臺,但是面臨的問題是很多中小製造企業上公有云的意願不強,也有一些企業上了公有云之後,由於諸多因素影響,又自己建設私有云平臺。中小企業建設私有云平臺,又面臨使用阿里、華為、騰訊等大廠的方案無法承受資金嚴重短缺的問題。

以中小製造企業的業務為中心,構建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不可能是一種模式,也不可能一步建設到位,而是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在缺少資金的情況下,中小企業就要選擇適合自己發展平臺建設模式。在國內也有很多小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適合中小企業的初期建設,可以迭代更新和發展,例如:寄雲、雲智易、iNeuOS工業雲作業系統、青雲QingCloud等。也是中小製造企業,在疫情過後,建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實現數字化轉型的現實選擇。

      3.共享人才資源,化解中小企業人才難題

      人才是智力資源的載體,工業網際網路藉助資訊科技,將人才所具備的工業知識、管理知識、IT知識等智力資源形成工業機理模型,這是工業技術軟體化的過程,封裝為工業APP或工業微服務軟體產品,提供給中小企業在內的廣大製造業企業使用。將企業對人才的聘用轉變為對智力資源的直接使用,通過共享模式重新組織了智力資源對製造業賦能的模式。

      一方面,中小企業可以基於自身需求快速尋找、購買、應用工業APP等軟體產品,獲取所需智力資源。另一方面,基於工業APP所包含的智力資源,中小企業的普通員工也能夠完成高技術工作,通過圖形化拖拉拽的方式構建業務功能,企業不必過度依賴高素質人才開展業務,賦能中小企業實現迭代發展。

      例如iNeuOS工業雲作業系統實現在日化領域為中小企業建設私有云平臺,實現快速部署、解決多種協議的穩定採集資料、圖形化構建監測和控制應用、機器學習工況模型訓練和分析、彙總資料大屏展示以及實現生產巡檢、日化配料系統和倉庫管理等。

 

 四、製造業中小企業應用工業網際網路應妥善處理的關係

       工業網際網路在製造業中小企業中應用的最終目的是:推進企業轉型升級、提升競爭力、加快走出疫情陰霾。不能走過去的老路:資訊化系統越建越多、資訊孤島沒有實質解決、後期運維成本高、進一步整體規劃建設難度大等。所以根據實際需求和規劃要妥善處理整體規劃與前期投入、實際需求與超前建設、挖掘資料價值與保障資料權益等三大關係,才能使製造業中小企業藉助工業網際網路走上一條良性發展的道路。

       1.整體規劃與前期投入的關係

       目前廣大中小企業總體對工業網際網路瞭解程度有限,對工業網際網路的應用和投資十分謹慎。和很多中小企業在交流,他們表示自己沒有資金投入到工業網際網路的整體應用,但是就此擱置了嗎,顯然不是決策者的思維模式,就像一貧如洗的個人,難道就不努力追求美好的生活嘛!

       一方面是國家層面要給予工業網際網路企業和製造業中小企業可持續的扶持政策,應用推廣、積極試點示範、體驗中心應用、資金支援等,減少工業網際網路企業和製造業中小企業在認知層面的鴻溝、降低企業探索新鮮事物的前期投入。另一方面,作為製造業中小企業應該本著資訊化建設的基本原則:從上到下整體規劃,從下到上逐步實施,快走一步可能冒進,慢走一步可能保守,要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整體規劃及每一階段的實施計劃,同時也要避免投入和營收不匹配的問題,前期投入過大導致資金流緊張,影響企業正常運營。

      2.實際需求與超前建設的關係

      我國中小企業數量眾多,發展階段和水平參差不齊,對工業網際網路的需求處於不同層次。部分企業可能優先需要建設基礎自動化和資訊化,開展生產裝備和工藝數字化改造升級的基礎工作;部分企業可能需要整合現有的資訊化系統,實現異構系統互聯互通,為更高層次的發展打下基礎;部分企業可能需要開展大資料、人工智慧、虛擬現實、科學閉環決策等先進技術的應用。

     製造業中小企業需要平衡當前需求與未來發展,謹慎選擇建設內容,保障企業現實需求和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業務擴充套件需求,同時避免出現過度建設的情況,儘可能提升中小企業有限資金的使用效率。但是要避免對應用工業網際網路的目標結果形成預期偏差,有的製造業中小企業認為上了一套“智慧化”系統就應該解決企業的所有問題,服務商就應該提供更多的服務能力,超越了整體社會的發展能力,出現較短時間內無法滿足企業業務超前需求的情況,往往也會造成整體規劃的失敗。

      3.挖掘資料價值與保障資料權益的關係

     工業網際網路的核心是以資料為中心,打破過去以功能和應用層級的建設思維模式,通過工業網際網路的PAAS層和SAAS層挖掘中小企業的生產過程資料、經營資料和管理資料的深層價值。如果中小企業選擇公有云平臺的時候,那麼面臨資料權益的保障的問題,一方面是資料安全,怎麼保障中小企業資料長期可用、不缺失;一方面是資料權益,怎麼保障中小企業資料的所有權、使用權、收益權不受侵犯。在資料權益保障體系不完善、作用明顯的情況下,有更多中小企業選擇自建平臺,在與行業人員交流的過程中,印證了這一點,當然IAAS層可以使用公有云的資源。

五、結尾

     疫情對中國的經濟肯定有影響,不過有些人過度強調了疫情的負面影響。但是我們應該持樂觀態度,在微博上也發表過我的觀點,有些網友表示飽漢子不知道餓漢子飢,從國家和公司層面確實應該保障困難人群的正常生活。

2003年的“非典”疫情助力了消費網際網路BAT等巨頭崛起,2019年底新型冠狀病毒來襲,會助力從消費網際網路走向工業網際網路,在疫情過程中也有所體現,例如:物資總體協調、遠端醫療診斷、遠端研發和辦公等,疫情過後企業必然居安思危,對自動化、網路化、數字化、智慧化的重視較之以往有更深的體會;疫情也會影響到人們的生活方式,城市生活與農村生活相結合,中國城市化率是很高,但是廣大農村需要更好的建設;從世界範圍來看,一路一帶上的很多國家,還不如中國農村的鄉鎮,也迫切需要發展;另外,從建國以來的發展歷程來看,我們中運動式的發展,大坎小坎都經歷過,經驗豐富。所以,總體來看,疫情對目前發展是有影響,但是不會阻礙中國的發展程序,用王毅外長的話:新冠肺炎疫情受控後,中國將浴火重生。

     從理論角度來看,科學技術和社會論理髮展是相輔相成的,我們現在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按共產主義按需分配的原則,廣泛的需求端和廣泛的生產端要對接,肯定要有一個高度抽象的“系統”承載這樣的職能,要把一個口罩的需求分配給所有生產企業中的一個最近而且有產能的企業。相信工業網際網路承載了這樣的職能,也是消費網際網路的更高階階段。

 

作者:王強

網名:唯笑志在

介紹:10多年的煤炭、電力、環保、鋼鐵等工業領域開發和管理經驗;自主開發iNeuOS雲端作業系統框架,解決裝置、協議、通訊機制、資料格式多樣性、檢視建模和機器學習資料分析的問題,降低開發和維護成本,提高產品開發和專案執行效率;關注物聯網、雲端儲存、資料分析等方面,致力於幫助中小企業物聯網和系統平臺的建設;參與工信部《面向特定行業資訊物理系統測試驗證床建設》、《跨行業跨領域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垂直領域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基於工業網際網路的機理模型開發與推廣》、《基於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工業裝置上雲解決方案供應商》投標及平臺建設;阿里雲MVP、阿里物聯網平臺推廣合夥人。

物聯網&大資料技術QQ群:54256083

聯絡QQ號:504547114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