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溜了?
文|甲方研究社
雙十二,在所有電商摩拳擦掌準備最後一哆嗦的時候,羅永浩“退位”的訊息不脛而走。
近日,錘科的一次法人變更,再一次將這家成都成華區小公司推上風口浪尖。
工商資料顯示,羅永浩不再擔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和經理,轉任執行董事一職。法定代表人由羅永浩變更為溫洪喜。錘子數碼朱蕭木、錢晨等10位董事退出。
此外,錘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也更改為錘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人揶揄,錘科莫非在籌劃上市?也有網友猜想,錘科或許敲定了一筆新的融資。
這次法人變更是喜是憂不得而知,但錘科的困境遠不止一次法人變更能解決。
10日,網上有訊息傳出,部分供應商在成都錘科樓下拉起了橫幅,希望錘科還其血汗錢。
據錘子科技一封內部流傳出來的郵件顯示,“由於公司未能及時收回應收賬款,11月工資今日無法如期發放。”
雖然錘科加入了雙12的年末促銷大軍中,但是這樣的促銷已經和主營業務手機無關,開啟錘子科技官網以及京東主頁,旗下手機均顯示無貨狀態,當然,缺貨原因並不是因為搶手熱銷。
錘子科技,年關難過。
錢、錢、錢
就算有人相信錘子這只是錘科正常的法人變更,就算有人還在盼望接盤者為錘子緊急輸血,但這些負面訊息疊加在一起,很難讓人相信錘科還能歲月靜好。
羅永浩在最近這段日子也一反常態地不活躍在微博上,更不像之前一樣一看到有關錘子科技的相關負面新聞就出面闢謠了。那麼在公司情況如此不樂觀的情況下,羅永浩幹嘛去了呢?
要想解決這些問題,錘子科技貌似只有一條出路——籌錢。
昨天晚間有網友稱自己得到了小道訊息,錘子科技獲得了8億新融資。也有網友認為,以老羅的性格,不迴應媒體傳聞,很有可能在憋一個大招,狠狠打臉唱衰者。
2018年,國內手機企業有幾家都在經歷著水深火熱,趟過美國封鎖線再緩慢恢復元氣的中興,經歷高管醜聞要死不活的魅族,資金鍊斷裂、走向破產的金立…
智慧手機做為消費類電子產品,自然要遵循市場規律,會受到整體經濟狀況的影響。IDC的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智慧手機銷量同期下降了6.0%。
在這樣大的市場環境下,錘科如果還能拿到融資,絕對算得上奇蹟。
錘科如此缺錢,不難想象,2017年成都政府以及其他各項投資10多億應該已經所剩無幾。
有媒體算了筆賬:按堅果Pro 100萬臺銷量算,平均每臺1000元的物料成本,錘子這條產品線投入的備料資金至少是幾億量級。如果算上成都建總部,團隊搬遷和擴張等經營成本,10億已經差不多花完了。《財經》報道截至2018年5月,錘子賬面資金僅5000萬,而據鈦媒體報道,截至今年三季度,錘子科技利潤總額顯示虧損一個億。
如果年底還不能籌到錢,恐怕明年上半年,連"沒有手機新品的釋出會"都開不成了。
手機業務迴光返照
“這次總是要成了吧”。以往錘科新品釋出會後,總是會聽到一句這樣的嘆息。但遺憾的是,他一次也沒有成,至少在手機銷量上是如此。
經歷了2017年的起死回生,錘子手機2018年開年形式似乎一片大好:既有堅果Pro2017年上百萬銷量重塑的市場信心,又手握十多億現金流可以在手機研發、供應鏈佈局等更有底氣,據悉錘子2018年銷售目標是350萬臺。
也正因如此,羅永浩在2018年年初自信滿滿地表示,錘子已經開始盈利了。這一年還被認為將是錘子扭虧為盈的"元年"。
和命懸一線的2016年相比,錘科2018的開局還算差強人意。
2018年,錘子先後釋出了3款手機:堅果3、堅果R1、堅果Pro2S,並且在堅果R1釋出會上宣佈將手機品牌名正式改為"堅果"。
在4.9和515兩場釋出會後,錘科的好局面開始提前畫上句號。
2018年4月9日,錘子堅果3釋出,而這款當時的新機讓人覺得並無新意,外觀設計是借鑑小米、夏普,核心配置處理器僅是2年前的驍龍625平臺。
僅僅過去1個多月,錘子5月15日在鳥巢召開新一輪手機發佈會,這場會參會人數3萬創下了新的吉尼斯記錄,門票收入450萬。這場釋出會,錘子推出了旗艦產品堅果R1,及重新定義PC的TNT工作站。
這場釋出會後,網友對錘科的抵觸情緒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點。
所謂的"劃時代"的TNT將錘子幾乎拉向了萬丈深淵:被瘋狂吐槽不實用,最終因預定量太少,廠商不願接單,不少訂購了TNT的買家被要求退貨卻沒有任何的賠償
下半年,錘科裁員、倒閉的訊息屢次傳出來,但錘子之後對這樣的訊息進行了多次闢謠。
如今,中國智慧手機市場早已步入飽和,處於出貨量負增長狀態中,頭部品牌的市場份額也越來越集中,對錘子這樣的廠商而言機會已越來越渺茫。因此,和其他所有非一線手機廠商一樣,錘子也面臨著戰略轉型的抉擇。
錘子還有救嗎?
在11月13日,網易科技一篇名為《錘子生死劫:深陷資金鍊緊張、大規模裁員困局》的文章將錘子的倒閉傳聞推向了新的輿論高潮。
一路走來,錘子科技走得太過艱難,羅永浩過去幾十年面臨的壓力、謾罵和委屈,也不如他創辦錘子科技這六年。但是即便如此,他也必須向前看,為錘子選擇一個更有希望的未來。
之後,錘子科技方面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的確有危機,但請給錘子時間。”說明錘子內部高層已經有一些自救動作了。
除了繼續拿到融資續命,錘科還能以怎樣的姿態活下去?
上月,小米和美圖分別在Q3季度公告中進行“官宣”:美圖即日起對小米進行品牌和技術的全面授權,授權期限長達30年。
美圖的道路對於錘科來說未嘗不是一條求生之路。
而最近羅永浩在兩個場合與小米創始人雷軍一同出鏡,先是在10月23日,小米生態鏈公司黑鯊遊戲手機新品釋出會上,羅永浩出席並與雷軍坐在了同一排,儘管當時兩人並沒有交流,但也引起了外界的關注。
第二次一同出鏡是在上週,兩人被拍到在同一個飯桌上吃飯品酒,後來有人說那是一場三星供應商的會議上,兩人恰好被安排在了相鄰而坐。
老羅此前說過,錘科95%左右的精力還是會聚焦在手機上,也會做一些數碼周邊,以釋放我們過剩的設計能力。
“因為在配件領域設計師更容易發揮,手機對設計師來講,是一個人身上帶著四個鐐銬在跳舞,所以我們希望設計團隊把過剩的設計實力在數碼周邊產品上釋放。為了未來的科技生活,我們也有一些嘗試性的東西在做預研。但在公司實現徹底盈利之前,95%的精力還是集中在手機本身。”
現在去錘科官網逛一圈,你就會發現,錘科早已不是一家單純的手機公司。
我們甚至可以大膽預言,錘子科技或許將全面轉型,而手機業務將逐漸被邊緣化,不再是最核心的業務。未嘗不會將5%的精力用在手機上,將95%左右的精力聚焦在“釋放我們過剩的設計能力”上。
去年底,羅永浩在釋出會上力推錘子投資的公司帶來的空氣淨化器,有可能是一個轉身的開始。
從錘子科技過去這一年的動作來看,儘管其手機業務依然不見起色,但是在其他品類的硬體上,卻是邁出了幾大步。從錘子釋出的硬體品類來看,這家公司所做的事越來越像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