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王川,走向C位
作者|葉二 來源|藍媒匯
今年9月18日,小米8青春版正式釋出的前一天,王川也用個人微博發了一張小米創始人重回校園“青春無敵”的品宣圖,為即將舉行的釋出會造勢。
不同過往,這一次不再是小米8位聯合創始人一同合體,而是隻有6位。就在五個月前,小米上市前夕進行了一波人事調整,喝過小米粥的聯合創始人黃江吉、周光平兩人黯然退場。
不過,這還不是最大的變化。
在“青春無敵”的那張品宣圖中,王川站在了最靠近C位雷軍的位置上,跟雷軍緊貼著,這應該是第一次。過往小米公開的創始人合體照中,王川總是站在邊上,要麼靠左,要麼靠右。
從左到右依次為劉德、王川、雷軍、洪鋒、黎萬強、林斌
不難看出,王川被推向小米舞臺中央的訊號已經很明顯。三個月後的現在,小米進行的新一輪人員結構調整中,王川的新任命下來了:中國區總裁,直接向雷軍彙報。
新設中國區,並交給王川掌舵,雷軍在推行小米集團化、全球化戰略往前邁了一大步的同時,把固守大本營的重任也放權給了王川。
後者自進入小米以來,一直被外界視為雷軍的左膀右臂。雖然公開名聲不顯,不如黎萬強、林斌等人,但隨著小米一步步成長、危機再到重生,王川始終是讓雷軍最踏實的一環。
黃光吉負責的米聊、VR等業務沒有起色,周光平又因為自大讓小米出現了嚴重的供應鏈危機,這兩位聯合創始人先是被雪藏,掛上虛職,後來以離去小米告終。
黎萬強為小米早期的粉絲營銷立下汗馬功勞,只是阿黎也曾誤判了網際網路日新月異的競爭局勢,在2014年年底瀟灑的跑去大理閉關,結果恰恰就是他缺席的那一年,國內手機行業鉅變,小米跌至谷底。迴歸後的黎萬強在2017年11月成為了小米品牌戰略官,不再負責小米的具體市場運營,官方的口徑是要從更高的維度推動品牌建設、完善。
而王川此前負責的小米電視從無到有,一路成長為國內電視領域的佼佼者,再到其牽頭做出來的“小愛同學”如今成為小米“AI+IoT”戰略的核心設施,等到小米需要新鮮血液,需要新一代領軍人物站出來帶領小米後續增長,他受到雷軍重用,也只是時間問題。
更何況王川雖然是以收購身份進入小米,不是小米2010年創立時的7位聯合創始人之一,但他與雷軍的交情,遠在小米創立之前。
並且在2017年年底,雷軍召開了一場內部會議,討論小米到底要不要IPO。王川當場投出反對票,理由是“咱又不缺錢”。他是現場高管唯二投出反對票的人,另外一個正是雷軍自己。
好兄弟
王川,是雷軍的好兄弟。
雷軍和王川相識是在2004 年,兩家人經常一起滑雪。
彼時的王川因為創辦了雷石點歌系統,拿下了全國40% KTV 系統市場份額,而早已財務自由。雷軍則在金山,有了中關村勞模之稱。兩人都是受《矽谷之火》中創業故事影響,是網際網路行業早期打拼的一番風雲人物。
後來在金山危難期間,求伯君請雷軍二度出山,執掌江河日下的金山,作為金山的董事和雷軍的好友,王川勸雷軍謝絕,但雷軍不願看金山倒下,同意出山。
不過據說雷軍在金山時期的管理水平乏善可陳,經常向王川討教管理上的問題,並曾邀請王川擔任金山CEO打理公司,但王川堅決不幹,後來出於朋友間的義氣,採取了折中的方法,掛著執行董事的虛職打算每週跑去金山幫忙一天,結果,每週去了五天,還堅持了很久。
王川在管理上倒是也不客氣,該砍掉的砍掉,該招募的招募,當金山走上正軌後便交給了職業經理人來管,轉身去創業做起了多看。
雷軍也能脫身,創辦了小米。
其實雷軍2010年成立小米之初,就想跟王川一起做,但一直猶豫沒有下定決心,王川就先做了多看,這也使得王川沒有成為小米最初7位聯合創始人。
兩年後,雷軍把王川創辦的多看買下,就是為了王川這個人。雷軍常說,不管王川做啥,我都支援。
好夥伴
王川進入小米之後,成為小米第8位聯合創始人,從小米盒子做起,再到小米電視,實現了小米從手機擴張硬體生態鏈的最穩第一步。
他的加盟,對小米至關重要,幫助小米在初期業務開展時少走了許多彎路。因為在他之前,小米的創始人團隊沒有一個有硬體供應鏈經驗的。
2012王川和雷軍都看到了電視可以被網際網路化,而王川是最適合的人。他與各個電視供應鏈端都非常熟悉,就這樣小米就一隻腳跨入了網際網路電視領域。
王川作為小米電視的負責人,幫助小米從無到有,從一開始樂視電視的追趕者,再到現在成為國內電視領域的佼佼者。
他是資深果粉,喬布斯的狂熱粉絲,信奉極致的產品理念。小米電視的員工曾透露,每每講到自己的設計,王川的得意之情總是溢於言表,及至興奮之處,王川就會隨手抓起一根油性筆,在身後的白板上畫起結構圖來。從電視機的電源線,到遙控器,到主機板……每次王川把這些他嘴裡的“藝術品”拿在手裡如數家珍的時候,感覺他整個人都打了雞血。
他身邊的人評價他,是個追求完美的產品控。同時也對趨勢非常敏感。
其中在2016年,隨著谷歌的AlphaGo擊敗李世石,人工智慧成為科技行業炙手可熱的話題,王川敏銳地捕捉到了機會,當年秋天,他在小米電視里加入了AI功能,這就是後來的小愛同學,此後所有電視廠商都緊隨其後紛紛加入語音識別。
且小米電視的內容儲備,也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王川。
因為2014年從新浪總編輯的位置離開,加盟小米負責內容購買的陳彤,是應王川的號召而來。
王川創辦雷石期間,陳彤是雷石的員工。1997年後者在王川帶著,實現了第一次上網。彼時王川還推薦陳彤去新浪的前身,並與其約定如果今後,我需要你幫忙,你就再回來與我一起合作。17年後一頓飯,陳彤如約來到小米,完成17年前的約定。
這是對內。
對外由於小米跟樂視無論是盒子,還是電視,還是手機,都構成了直接競爭,公開場合中,便形成了雷軍負責優雅,王川負責撕逼的形象。比如2015年王川直懟樂視那不是生態化反,頂多算是多元化,遲早要完蛋,直接把正致力於講生態化反故事的賈躍亭惹毛了,於是就此兩家天天針尖對麥芒,打得不亦樂乎。
王川還是雷軍的“舔狗”,對雷軍的個人形象極其維護,接受媒體採訪時總會強調“雷總是中國最傑出的產品經理之一”,“絕對是中國最傑出的產品經理”,“確實是中國最傑出的產品經理”等等。並且他從來不會搶雷軍的風頭,行事偏低調。
實權派
王川的低調,也使他的知名度要低於黎萬強、林斌、劉德等人。
不過這不意味著什麼。雖說外界時有聲音認為持股比例僅次於雷軍的現小米總裁林斌,是小米的二號人物,但王川此番成為中國區總裁,也讓小米的權力結構有了新變化。
事實上,王川一直是在逐步穩妥上位。
2016年前後,小米陷入低谷,雷軍親自主抓供應鏈。在小米重生的關鍵時期,王川接手了小米手機的工作。可以看出危局之下,雷軍對他能力的信任。
2017年年底,迅雷發生內訌。作為迅雷的第一大股東,小米少不了要主持大局,參與救火,出面的就是王川,其在該年12月份出任迅雷董事長,平息內訌使迅雷成為小米系公司,並帶領迅雷逐步轉型。
不難看出,近幾年雷軍不滿足於王川僅僅負責電視業務了,因為除了技術,雷軍更想讓王川肩負起更為龐雜的管理事物。
小米的規模體量都已做大,雷軍的放權並培養優秀的管理者避免小米管理層斷層出現,就成為了必須。
雷軍一方面通過小米組織架構調整,為團隊引入新鮮血液,讓新人有出頭的機會,一方面也在調整小米權力結構,通過放權讓自己的精力更專注於戰略層面。
明年雷軍即將50歲,雖說還到不了退休的時候,但快速變化的網際網路需要小米有一套更為完備的組織架構體系。
他曾經堅信,金山如果能夠造就一個求伯君,就會造就出第二個、第三個。那麼對於小米來說,如果雷軍對標求伯君,誰來對標金山時候的雷軍呢。
王川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