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觀科技林偉:剛過去的2018憑什麼是智慧家居元年
作者:葉枚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雅觀CMO林偉
聊起新興行業,伴隨著AI技術的成熟和落地,智慧家居一定繞不過去。
剛過去的2018年,智慧音箱、智慧掃地機器人、智慧門鎖等等單品火爆市場,在他們的帶領下整個智慧家居領域呈現了欣欣向榮的局面。
在這一年,谷歌宣佈將多年獨立運營的Nest公司重新併入谷歌,與谷歌智慧音箱業務合併。亞馬遜便宣佈以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智慧可視門鈴製造商Ring,同時亞馬遜也將不再出售Nest裝置。
國內市場,小米、百度、騰訊、阿里等科技巨頭更大舉加強同家居相關智慧硬體企業合作,紛紛推動智慧家居產品和硬體技術的發展。
前不久出爐的《IDC中國智慧家居裝置市場季度跟蹤報告》顯示,預計2018年智慧家居市場將達到1.5億臺,同比增長35.7%。根據相關部門預測, 2020年全球智慧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3576億。
作為國內AIoT(備註:AI+IoT,人工智慧+物聯網)全屋智慧領域領先的平臺型企業,雅觀科技的CMO林偉甚至向GPLP犀牛財經興奮的發出豪言:“剛過去的2018年,實際上已經成為磅礴發展的全屋智慧家居(以下簡稱全屋智慧)元年,只是目前還停留在toB階段,第一批C端消費者要2019下半年才住進去所以還沒感受到。”
想象一下,有了全屋智慧家居,你每天早上睜開眼睛,房間的窗簾自動緩緩開啟,陽光照射進來,你喜歡的音樂開始播放,洗漱間的牙膏已經備好,廚房裡的豆漿機已經開始工作,同時穿衣指數、天氣指數都會自動播報……而你只需要享受就好。
注意!不是形象廣告片,而是你新買房子的真實體驗。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全屋智慧家居的元年
智慧家居並不是一個新概念。那為什麼在2018年就火了呢?
雅觀科技CMO林偉說,是因為天時、地利、人和。
2018年,投資領域有兩個典型的熱點,一個是半導體。上半年,因為中興通訊被制裁事件,令國產晶片、半導體行業炙手可熱,國內很多專案的估值都水漲船高,到下半年,這個熱潮有所冷卻。
另一個就是AI、人工智慧領域。可是對於經歷過共享單車等瘋狂市場的投資人來說,不講回報的時代已經過去,人工智慧領域的投資開始進入講落地、講成績單、講回報的時候。
而目前看來,汽車和家居可能是人工智慧應用領域近期能落地且確定將快速成長的兩個場景,且不用依賴政府採購(toG)。
另一個天時就是房地產行業也出現普遍性的焦慮。由於地產政策持續調控,地產行業不太有可能再像過去那樣粗放式的狂飆突進,可以預計,很多中小房企甚至部分大房企開始面臨融資困難、去化困難、利潤綿薄等生存艱難,更加現實的困難是,即將開建的樓盤,也面臨如何定位、進退兩難的十字路口。
這個時候,便宜又好用的全屋智慧系統從天而降。地產商喜出望外。
一方面,對開發商來說,如果房屋配置了智慧家居,一是可以增加賣點,增加去庫存的速度,另一個也可以適當增加利潤。
另一方面,從2014年開始,各級政府出於環境保護、減少耗材等原因,都在大力支援精裝修,2020年之後,人們可能很難再買到毛坯房。開發商的交付模式已經從粗放式的毛坯房交付,整體能力提升到精細化的精裝修層面,有了這個基礎,在精裝修的基礎上再增加全屋智慧家居變得更加水到渠成。全屋智慧家居概念可以大大提高樓盤的附加值,地產商參與熱情很高,希望接入成熟的全屋智慧解決方案。
GPLP犀牛財經注意到,在地產行業,萬科、藍光地產、蘇寧地產等眾多大型地產公司已經在部分樓盤開始批量智慧化佈局,在他們看來,已經進入下半場的房地產行業,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問題,比如通過AIoT技術的賦能,如果和房地產行業從重資產變成可持續運營的輕資產,基於“有生命的房子”,把物業的業主服務模式,升級為使用者體驗服務模式,這一點變的特別重要和清晰。
另外,全屋智慧家居大規模普及還有一個限制因素就是很多家居和家電企業因為各種實際的原因都各自為戰,介面很難統一。此前,做智慧家居面臨的其中一大難題就是如何說服更多的家電企業放開入口。
而現在,由於以小米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企業紛紛進軍傳統的家電市場,做空調、做電視、做燈泡,開始逐漸介入全屋智慧。小米是以低價來佔領市場,給傳統的家電企業帶來了焦慮,但同時也教育和引導了市場,原來全屋的體驗式可以做這麼好。如今,出於抱團取暖也好,增強競爭力也好,原來並沒有強烈接入和打通連線需求的各種品牌家居裝置商終於開始陸續主動坐在一起,交給類似雅觀科技這樣的“智慧家居安卓平臺”來做一站式連線。“很多人問我們和小米的競爭問題,其實真沒有競爭啦,我們是在兩個不同的平行賽道,小米在toC端很好的教育了這個市場,我們重點去服務一些toB未被滿足的需求。我們很感謝小米,真的。”雅觀科技CMO林偉解釋道。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BATJ等巨頭廠商,無一例外地選擇了做雲的基礎設施,提供了互聯互通的支援,雅觀科技也是基於這樣的基礎設施做垂直的全屋智慧雲平臺。
“總結來說,全屋智慧技術已經基本成熟,或者更準確的說是到了一個可以買單的奇點,而且成本大大降低,對於B端的地產商來說,進行採購也並非一項大的投入,相反是一個提高品質的機會。由於B端地產商客戶的認可,一個新的風口正在形成是情理之中。”林偉說。
智慧家居“安卓平臺”野心
智慧家居行業前景無限,已經從最早的智慧單品、裝置互聯、發展到了現在的全屋智慧階段。圍繞家居環境形成的全屋智慧價值鏈,聚合了整合服務商、解決方案商、裝置供應商、地產商、互聯
網級平臺等眾多參與者。但各方利益訴求不同,陣營林立,各自為戰,互不相容。
出現這樣的現象有兩個:
一是,各個廠家出於自身保護或者一家獨大的考慮,不對外開放介面,或者限制條件開放介面,對系統互聯互通設定了障礙。
二是,缺少行業統一標準,各個系統即便是提供了介面,但是也無法直接相容,最終無法形成產業效應。
如何解決?
一個有效的辦法就是由一家第三方的公司來做智慧家居中間層的連線平臺,我們姑且稱它為“智慧家居安卓平臺”,而不是自己也做產品下場踢球。但這條路顯然是難的。
“因為一開始需要很大的投入,不像直接下場踢球做智慧家居產品,業績和盈利會來的快,但這是選擇問題,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做智慧家居行業的‘安卓平臺’。這是一條九死一生的路,但既然選擇了,就要一直堅定的走下去。很多人問,跟你們定位一樣的公司多嗎,我說我倒是希望多啊,現在的問題不是越來越多,而是大家進來一看這事兒太難了,大多又撤出去做具體產品去了。” 林偉說。
雅觀科技CMO林偉表示,這是一個髒活、累活,也是一個很難的活,但是意義非凡,將為全屋智慧時代的真正到來鋪平道路。
我們注意到,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雅觀全屋智慧開放平臺目前可以接入市面上多個品牌的裝置,真正實現跨品牌、跨協議、跨平臺的互聯互通。我們也特地關注了一下這樣一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創始團隊,發現CEO原來是原阿里雲IoT事業部的總經理,擔任CTO的Andy Lee是原來阿里雲作業系統的資深專家,難怪對IoT雲端計算這麼有信心。“這個公司風格很阿里”林偉感慨的說。
雅觀的想象空間也正在從全屋智慧延伸到智慧社群,通過打通智慧家庭和智慧社群,優化諸如快遞收發、停車管理、電梯排程、門禁管理等一系列使用者的全鏈路社群動線,進一步極大的提升業主體驗。這次1月份的CES2019,雅觀也專門搭建了一個全屋智慧生活館,向外展示最新的全屋智慧場景平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