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定位普遍誤差5-20米,「星輿科技」想借北斗東風做高精度定位技術
2018年12月27日,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宣佈,中國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建設完成,開始提供全球服務。到2020年,將發射11顆北斗三號和1顆北斗二號衛星。屆時,北斗產業預計將產生超過4000億元人民幣收入。
這對於北斗產業鏈上的公司來說,無疑是一個好訊息。
“普通的定位,只要看到4顆衛星就夠了,如果是高精度定位,至少需要看到5-8顆衛星,越多越好。”星輿科技的CEO呂韶清說,2020年北斗三號完成全球組網,會為他們公司的高精度定位網路提供更好的基礎設施。
「星輿科技」成立於2018年年初,主要業務是基於北斗衛星,建設室內外一體化的高精度定位網路和高精度地圖、研發AI定位技術和終端、搭建高精度位置服務雲平臺,目標是組建“網-端-雲”三位一體的精準時空體系。
其定位技術的應用場景包括:物流、手機、機器人、無人機、自動駕駛、物聯網,以及市政裝置和公路橋樑形變監測等智慧城市領域。目前,星輿與國內某頭部物流企業合作,為其提供高精度地圖採集終端,以採集道路資訊。他們還與公安部門合作,提供高精度定位裝置,對城內建築物和門牌做地理經緯度定位。
星輿科技由其核心團隊成員與海格怡創公司共同創立。海格怡創的通訊網路建設和維護優化業務覆蓋了全國20多個省(直轄市),與三大運營商、鐵塔公司有長期業務關係。海格怡創的母公司海格通訊是國內軍用無線通訊、導航領域最大的整機供應商。
36氪此前報道過,該公司曾於2018年6月宣佈完成近億元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投資方是深圳博彙源創業投資企業、湖南高新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圖源:星輿科技
呂韶清告訴36氪,目前的衛星定位,普遍存在5-20米的誤差,而星輿科技所做的,就是儘可能消除這些誤差,把定位精度提升到亞米級(用於手機導航等)、釐米級(用於自動駕駛等)、甚至毫米級(用於工程測量等)。
2018年12月,星輿在廣州市區內選取了衛星訊號最容易受遮擋和干擾的3個複雜城市場景(林蔭遮擋、高架橋下立交環島、城市峽谷)進行了手機導航定位精度的實地路測。星輿在汽車內的一臺手機上,將搭載星輿高精度定位解決方案的測試結果與普通手機自帶衛星定位功能測試結果進行比對,在3個場景中比較兩者的導航定位誤差。測試發現,星輿的定位軌跡更精準、平滑,而普通手機衛星定位路線有時會偏移真實道路20-30米,或把路徑錯誤指向道路旁的建築物和樹叢中。
2018年11月,星輿科技釋出了一款千元級別(萬元以下)的AI定位終端,融合了衛星定位、慣性導航、機器視覺等多種技術,由星輿的高精度定位網路和開放雲平臺提供支援,可以為機器人、自動駕駛、無人機等提供全場景、高精度的釐米級定位。
呂韶清說,對於自動駕駛,低價的AI定位終端才能提高量產的可能性。如果一臺車幾十萬,但定位終端的成本就要花好幾萬,那車廠不會買單。他們現在雖然能把價格降到萬元以下,但大家最終能接受的其實就是千元以下,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018年10月,星輿科技獲得了國家測繪地理資訊部門頒發的測繪資質,並與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分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在湖南省拓展布設高精度定位網路。目前,該公司的高精度定位網路已經覆蓋廣東、湖南、長三角、京津冀等國核心心省市。星輿計劃在未來一年內建設多個智慧觀測站,覆蓋全國主要核心城市區域。
在建站和研發上面的高投入也意味著盈利會很困難。呂韶清說,他們預計在2020年實現盈虧平衡。
CEO呂韶清畢業於南京郵電大學資訊工程專業,曾是亞信科技郵件系統業務研發負責人、海格怡創軟體開發中心經理。高精度定位技術部總監杜洪偉是天津大學計算機碩士,多年研究CORS核心網和融合定位演算法。
目前,星輿科技已開放A輪融資視窗,融資將用於建站、市場拓展和研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