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稱CPU超過10核沒什麼用,暗諷AMD膠水多核
在AMD攜Zen架構處理器重返高效能處理器市場之後,英特爾的日子不像前幾年那麼舒坦了,他們需要考慮AMD帶來的競爭,特別是AMD上來就開大招,普及桌面8核,高階市場還帶來了16核、32核處理器,英特爾也不得不應戰,去年推出了6核12執行緒的八代酷睿,今年則會升級8核16執行緒的九代酷睿,高階市場去年還有18核酷睿i9處理器。儘管英特爾現在也推出超多核處理器,但是英特爾架構師日前發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表示PC處理器超過10核沒什麼用,反而會帶來發熱、功耗等問題。此外,他還強調英特爾將繼續推進提升單核心的方式提升CPU核心數量,不會用那種將多個小核心貼上起來的方式,言外之意就是對AMD的膠水多核方式不能苟同。
AMD在Ryzen、EPYC處理器上使用了CCX多核架構,也被人認為是膠水架構
在多核處理器上,英特爾與AMD現在有明顯不同的路線之爭——英特爾還在使用傳統的思路,那就是在單一核心上整合更多的CPU核心,Skylake-SP架構上最多做到了28核,而AMD在Zen架構上使用的是CCX架構,每個CCX包括4個CPU核心, 每個核心都有獨立的L1與L2快取,共享8MB L3快取,每個核心都可以選擇性的附加SMT超執行緒,另外CCX內部的核心是可以單獨關閉的。
AMD處理器架構中,兩個CCX之間使用高速Infinity Fabric進行通訊,通過設計多個CCX核心的方式可以實現8核、16核以及32核處理器,這種模組化架構的好處是比較靈活,因為製造CCX核心的良率也比較高,因此還能降低成本,不過缺點就是CCX之間的通訊延遲顯然是不如英特爾原生核心那麼低,因此效能上會有妥協。
理解上面的差異之後,再來看英特爾的說法——英特爾公司客戶端計算部門研究員、首席架構師Guy Therien日前發表了一篇名為《 ofollow,noindex">應對核心效能及核心數量挑戰 》的文章, 談到了現在的處理器核心數量及核心效能面臨的挑戰。
在CPU核心數量方面,他提到一個永恆的問題——更多的CPU核心數意味著更好嗎?他說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大多數應用程式,包括遊戲、生產力應用及辦公應用都沒有針對(超)多執行緒做優化,使用大量處理器核心並不能為消費者帶來收益。
通過對客戶端工作負載的分析, Guy Therien表示當前應用程式優化最多的也沒有超過10個核心。他還指出如果不需要更多核心,擁有更多的CPU核心帶來的作用其實是負面的,更多核心意味著更多熱量,在設定的TDP功耗下,只能降低每個核心的效能上限以控制總的發熱量,這又會減緩典型應用的效能。
當然,他也沒有把話說死,Guy Therien指出客戶端計算中有一個範圍很小但很重要的應用,那就是可以利用更多的核心實現3D渲染、模擬或者360度視訊編輯等,他表示英特爾在這方面還將繼續成為效能領導者。
有意思的是,Guy Therien表示英特爾推進多核效能、提升核心數量的方式是繼續提高單一核心(monolithic die)整合的CPU核心數,而非將多個小核心貼上在一起。瞭解過前面的技術背景的人應該知道這是在說英特爾與AMD在多核設計上的不同,Guy Therien表示他們的設計可以減少多核處理器中的延遲,降低了工作負載中的效能波動,因為消費者不會接受任何妥協,他們只關心工作任務執行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