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吃星星時竟會“打嗝”!
原標題:在國際空間站上直擊 黑洞“吃星星”:黑洞的光冕收縮了
在科幻電影《星際穿越》中,男主角進入黑洞後並未被引力撕碎,而是來到了一個奇蹟的高維空間。黑洞吃進物體後會發生什麼?人類現有的科學水平尚不能完全回答這個問題,只能從黑洞吃星星時“打嗝”出的光波略窺一二。
北京時間1月10日凌晨,世界頂級學術期刊、英國《自然》雜誌(Nature)的封面論文,即講述了對一次黑洞吃星星過程的觀測研究,在宇宙學上稱為“黑洞瞬變”事件。
死亡共舞
黑洞作為一類極端天體,是恆星們的其中一種特殊歸宿。隨著恆星核聚變的燃料殆盡,質量小一些的內部坍塌成白矮星,質量大一些的則會坍塌成中子星或黑洞。
根據愛因斯坦引力場方程的計算,如果大量物質集中於空間一點,奇點周圍會形成時空扭曲的“視界”,一旦進入這個介面,連光子也無法逃逸,故而稱為“黑洞”。
黑洞本身雖無光,但大量彌散物質被吸附在黑洞周圍轉動,形成一個發光的盤狀結構。一旦天體進入吸積盤的範圍,就開始被黑洞吞噬。
而沿著這個“吸積盤”中軸線的上下兩端上,科學家們還發現了神祕的黑洞“光冕”,與太陽的“日冕”相似,是一團緻密的超高溫等離子體。
正如封面圖片所描繪的,黑洞吞噬恆星的過程以“雙星共舞”的形式展開。恆星或白矮星圍繞著黑洞旋轉,物質不斷被吸收,釋放出巨大的引力波和能量,高速等離子噴流從黑洞中逃逸而出,形成明亮的光柱。
也就是說,黑洞雖然如饕餮般吞食一切,卻不能吃得乾乾淨淨,總是“打嗝”,給天文學家留下可以研究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