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言飛語 2018 文章合輯
一切的源頭:使用者
使用者是做產品的根源,觀察使用者、理解使用者、思考使用者,都應當是產品經理日常的工作。關於使用者的四篇,思考得還不夠多,來年需要繼續深入。
上次跟你的使用者聊天是什麼時候了?★
誰是你的核心使用者?
要不要把使用者當小白?★
使用者成本的一點思考 ★
產品經理的角色模型
產品經理的價值與角色定位,是在工作中逐漸豐滿和清晰的。以下幾篇,都是關於如何理解產品經理,以及有助於我們學習如何更好地扮演產品角色的思考。
產品經理成長的基礎三要素 ★
給應屆生選擇產品工作的幾條建議
產品經理的技能樹
《超越智商》與產品經理的心智模型 ★
DS(資料分析師),我們是誰和我們做什麼 ★
如何避免自己變成了專案經理?★
寒冬已至,關於求職有什麼建議?
給年輕產品經理的33條建議 ★
產品經理成長訪談錄
今年繼續訪談了幾個優秀的產品經理,他們在成長中的思考能夠帶來不少啟發。明年我也會盡力繼續下去。
產品經理成長訪談錄·Stove3★
產品經理成長訪談錄·PM0238★
產品經理成長訪談錄·滴滴劉朱坤★
產品經理成長訪談錄·滴滴賴俊宇★
產品經理成長訪談錄·huiter@SENSORO★
持續思考,持續書寫
2018年使用最多的產品,除了微信就是“即刻”了。在精力受限的情況下,寫長文變成了奢侈,因此在即刻分享片段的思考成了新的習慣。四篇碎片想法合輯,貫穿了我的2018年。
網際網路民科
為什麼教父母用電子產品這麼難?
關於產品的一些碎片想法201804
關於產品的一些碎片想法201807 ★
關於產品的一些碎片想法201810 ★
關於產品的一些碎片想法201901 ★
我在2018年底對未來的預測
那些曾對我幫助很大的參考資料
用完即走,沒事常來 ★
寫在2018年最後一天 ★
滴滴的壁壘是什麼? ★
其它
金庸小說中最悲傷的一句話
這真是難過的一天
產品經理日常戰術手勢
希望能夠幫到你。
附過去幾年的文章合輯:
劉言飛語 2017 文章合輯
劉言飛語 2016 文章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