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App集中爆發 並非因“天下苦微信久矣”
[釘科技述評] 天下苦微信久矣,這是不少人為新的社交產品站臺叫好的理由。但在釘科技看來,這個理由不成立。
羅永浩、王欣、張一鳴推出新的社交App,其實與微信的“強權”沒有多大關係。只是從產品和市場的角度看,微信已經佔據了熟人社交的主航道,他們需要找到新的航道而已。
筆者不信,羅、王、張是出於“替天行道”的某種“正義感”,而開發意圖顛覆微信的社交新產品的。微信既沒有一些人說的那麼不堪,也沒有一些人想象的那樣無力。
微信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我覺得挺好,沒有什麼苦不苦的。世間任何產品,都無法滿足使用者所有的需求。更何況,一些需求,是上不得檯面的。
我不贊成新的社交APP,用一種貶低微信的姿態,去獲取使用者。後來者可以做“小而美”的產品,但不必非得否定“大而全”的先輩。
微信的成功,既得益於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也得益於騰訊和張小龍的正道成功。這一點,筆者希望新的社交APP能有所借鑑。
不少人認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已過,新的AI時代正在開啟。時代的更替,當然蘊藏著新的市場機會。這也是新的社交App有機會橫空出世的原因之一。
但我更想強調正道成功。比如,很多人認為熟人社交已經沒有機會,就將目光放到了陌生人社交、匿名社交上。從發展使用者的角度看,後者有著更大的爆發力,陌陌、無祕等就是例子。
但陌生人社交、匿名社交,極容易將產品帶偏,使用者陷入八卦、吐槽、隱私、約炮等訴求中不得自拔,最終要麼當新鮮感過去後被使用者主動拋棄,要麼因觸碰監管紅線而被下架。所以,陌生人社交、匿名社交,進入門檻很低但其實最難做成功。
筆者瞭解到,王欣的社交App也將主打匿名特性,基於所謂的情懷因素,想必會獲得不少原快播使用者的支援,也會引起輿論的自發關注和傳播。但筆者希望,王欣還是要有所剋制,不要讓新的社交產品與快播建立起某種關聯,哪怕只是輿論上的關聯。
當然,更不要試圖去顛覆微信,因為一個日活10億的超級App,是不可能輕易被打倒了。微信生態的建立不是一日之功,而用一個產品去取代一個生態,幾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