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知識錦囊 | 用區塊鏈技術開發票,背後的原理是什麼?

提問人:龍飛哥
今年8月10日,在國家稅務總局的指導下,由騰訊提供的底層架構技術,深圳國貿旋轉餐廳的員工開第一張區塊鏈電子發票。自此,區塊鏈技術再次被推上“神壇”,基於區塊鏈電子發票的應用也備受人們關注。那麼,區塊鏈電子發票與傳統電子發票相比有什麼不同?是否能解決現有電子發票或紙質發票的瓶頸?
1、電子發票的中心化與去中心化
傳統的電子發票是以中心化自建或委託第三方開發建設,隨著這些平臺數量的不斷增加,這些自建平臺和第三方平臺之間的資料共享和流轉成為很大障礙的。再加上現有電子發票的防偽仍採用稅局分配號段,並加蓋電子簽章形式。而無紙化報銷與線上批量查驗系統難以快速實現,導致電子發票列印繁瑣、重複報銷等現象嚴重。
而區塊鏈電子發票與其不同,它利用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共識機制,維護一個完整的、分散式的、不可篡改的賬本資料庫的技術,它能夠讓區塊鏈中的參與者在無需建立信任關係的前提下實現一個統一的賬本系統。即上鍊後的任何一環節都是彼此共識互通,如果修改其中一個數據,則整個鏈上其他環節記錄的資訊都要發生變化,但前提是鏈上所有環節都要達成此共識才能完成更改。顯而易見,這樣的防偽技術是傳統電子發票“以票控稅”做不到的。另外,區塊鏈電子發票連線每一個發票干係人,可以追溯發票的來源、真偽和入賬等資訊,解決發票流轉過程中一票多報、虛報虛抵、真假難驗等難題。
採用區塊鏈電子發票,經營者可以在區塊鏈上實現發票申領、開具、查驗、入賬;消費者可以實現鏈上儲存、流轉、報銷;而對於稅務監管方、管理方的稅務局而言,則可以達到全流程監管的科技創新,實現無紙化智慧稅務管理。
2、區塊鏈電子發票管理與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的關係
現行的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屬於國稅總局發票管理新系統的一部分,基於稅務數字證書和電子底帳庫,提供了完備的增值稅發票開具和資訊管稅功能。即便結合區塊鏈技術審視,當前的發票管理新系統也是最佳方案。
傳統電子發票在資訊化過程中只解決了電子會計憑證生成、入賬、存檔以及合法化問題,但是電子發票與紙質發票相比,並不具有唯一性和不可變更性。區塊鏈技術對於電子發票管理能夠做出貢獻的地方正在於此,也就是說區塊鏈電子發票管理是對增值稅電子發票的系統的銜接補充和延伸,即從根本上形成一個完整的電子憑證會計管理閉環。
而區塊鏈電子發票上線後,其唯一性和不可變更性直接跳過查驗真偽或重複報銷勾選的問題,極大提升了發票報銷效力。打個比方,如果以前支付開票只要幾分鐘,報銷需要幾天。那麼未來,支付、開票、報銷只需要幾秒鐘。在匹配上AI財稅機器人智慧化處理票據,可以預見的是,一大批財稅從業人員將面臨失業風險。
1分鐘知識錦囊是36氪的日更問答新欄目,旨在每天以一分鐘為限,快問快答一個重要的商業問題。今天我們解答的是區塊鏈相關的問題。如果你對近期的商業世界還有什麼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給我們留言,錦囊負責找高手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