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電科技袁炳鬆:5 億人民幣是分水嶺,行業終局會是收併購
近日, 來電科技釋出了第六代充電寶戰略產品 —— 智慧導航機 ,即一款為商場打造的大屏產品,集充電寶租賃與商場室內導航、商鋪推薦、廣告投放等多功能於一體。其核心目的在於通過與商城物業的合作獲取多元化使用者資料,探索除了租金以外的商業模式。首批產品已落地深圳壹方中心,會上來電科技CMO任牧還分享了來電的IP戰略,即通過來電的廣泛佈局為內容IP做場景營銷。
充電寶+商場導航
共享充電寶這一風口從2017年上半年被資本追捧到下半年遇冷洗牌不過1年時間,目前剩下的頭部玩家不超過5家。共享充電寶企業目前的生存狀況如何?商業模式為何?市場競爭態勢為何?36氪專訪了來電創始人袁炳鬆,他向36氪分享了來電的最新情況以及他眼中的行業格局與對未來的趨勢預判。
5 億人民幣會是行業分水嶺?
在去年4月來電科技的融資稿中我們曾提到:
從產品形態和切入場景區分,來電代表的是大場景(包括商場、高鐵、火車站、機場、景點、醫院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機櫃,單機可放20/40/52/84臺充電寶。同時其也在鋪設小場景機櫃,單機可放6/12臺充電寶。
袁炳鬆透露,來電科技的共享充電寶已入駐國內300座城市,日均活躍使用者在100萬左右。收入方面,來電科技2017年收入為1個億人民幣,今年收入預計將達到5個億人民幣,增速接近5倍,絕大多數收入來自租金收入;投放量上,來電科技今年較去年增長超10倍。
關於這個市場到底有多大,目前市場滲透率有多少,袁炳鬆個人的觀點是共享充電寶目全國滲透率在40%左右,按照目前頭部5家的體量,整個市場規模在100億人民幣上下。
而被問到來電科技的產品路徑時,他又表示,來電將堅持以大機櫃為核心,圍繞商圈場景,做深做透,通過充電寶作為切入口,獲取商圈場景的多維度資料,探索出租金以外的商業模式。
除此之外,袁炳鬆還在會議上提及: 5個億的收入規模將成為這個賽道的分水嶺。
即這個賽道最終拼的是線下渠道能力以及地推運營人員的綜合管理能力。上千人的線下團隊加上日趨高漲的渠道價格,5個億收入是袁炳鬆認為的門檻,也是基本的成本。
他眼中的 4 個趨勢
在袁炳鬆眼中,共享充電寶賽道未來會有 4 個趨勢:
-
未來的共享充電裝置將會向兩個方向發展,通過多功能裝置實現場景商業價值再造;或者通過極致簡單的裝置渠道下沉,與現有的各家產品近身肉搏。
-
隨著一二線城市的常規投放場景逐漸飽和,共享充電寶行業的各個玩家會將從“殊途同歸”階段再次“分道揚鑣”,能源、流量變現、廣告、社交、大資料、商戶服務、新零售等各個方向將成為各家探索的不同方向。
-
全行業免押金是時代趨勢,隨著騰訊微信加入免押金戰局,共享充電寶會具備信用入口的價值。
-
隨著競爭加劇,渠道的進駐門檻將會越來越高,共享充電寶行業將告別高毛利時代,品牌營銷將成為競爭的新戰場。
最後,關於行業的終局,袁炳鬆認為,無論是巨頭入局而導致的玩家站隊抑或是新的電池技術的革新,收併購將會是共享充電寶企業的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