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輻射拒基站/微波爐?不同輻射種類都是這些
近日有一條新聞刷屏,在四川一小區內,幾名業主因懷疑基站存在輻射,因此對運營商進行投訴,在溝通無果後三大運營商決定停止對小區內訊號的執行。事實上,真的有不少人對輻射這件事相當謹慎,就連最常用的手機、家電等電子產品,也會以輻射過大為由拒絕使用。我們日常使用的電子產品真的有如此強大的破壞力嗎?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你或許不瞭解的是,只要是在絕對零度以上的物質,無論有意還是無意,都會通過電磁波以及粒子的形式向其他物體傳遞能量,而這就是輻射。而電子產品通過電、磁等形式來傳遞能量,產生的輻射也就是電磁波。
想要了解手機、電腦、家電的輻射,首先需要對我們日常接受的輻射進行定義。目前的輻射普遍被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日常生活中我們說到的手機輻射,實際上屬於非電離輻射,也就是電磁輻射。
那麼,究竟電離輻射和電磁輻射之間的區別是什麼呢?先來說說電離輻射,大自然中其實是存在電離輻射的,最常見的就是閃電。電離輻射的電磁波普遍具備非常高的能量,在穿透物體的同時,會因過大能量讓物質產生電離,對人體造成破壞。
我們日常生活中在醫院使用的胸透、放射性治療等診療手段,雖然會接觸到電離輻射,但由於劑量較小,也不會對身體造成過大影響。但電離輻射中,核輻射物質源、X射線等電磁波,將會對人體造成相當嚴重的放射性損傷,甚至引起生命危險,大家需要注意不要接近帶有電磁輻射標語的場所。
再來說另一件可能會讓你驚訝的小知識。吸菸其實會產生電離輻射!這是因為吸菸的過程中產生一些放射性同位素,它們會對人體造成一定量的輻射。如果長期且大量的吸菸,積少成多,也會對人體造成影響。
相比較來說,電磁輻射所攜帶的能量較小,包括基站訊號、可見光、微波爐輻射等電磁波,均屬於電磁輻射,在穿透物體時不會引起電離。電磁輻射並不會對人體造成破壞性危害,在指向性一致的情況下,則會引起另一個效果——加熱,這也是微波爐的使用原理。
而從對人體的危害角度來看,目前尚未有科學明確認證手機中產生的電磁輻射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在小劑量的電磁輻射下,人體基本不會產生確定性損傷。當然,大家最好也距離這些電磁輻射的電器稍遠一些,平時不要長時間看電腦、手機。
總的來說,電離輻射的危害較大,但如果是乘坐飛機接受宇宙射線這樣微量的輻射,其實人體也可以接受。電磁輻射對人體究竟是否會產生確定性傷害,目前還無法完全確定,而自從基站建立以來,並無確實研究、案例表明基站產生的輻射會對人體產生影響。包括我們使用的家電、手機等產品,其實所產生的電磁輻射劑量也沒有多大,只要大家能短時間內使用,就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