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簡潔,更安全,更為你著想:EMUI 9 前瞻體驗
如何定義一臺「好用」的智慧手機?除了效能、螢幕以及拍照等硬體指標之外,作業系統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大部分。它對一臺手機的體驗有著相當的影響,甚至能左右使用者對機器本身的好壞認知。
為了讓系統更加美觀和易用,各大手機廠商通常都會對 Android 做出各種改動,而華為自然也不例外。但不可否認的是,作為華為的定製系統,EMUI 的起步相對較晚;這導致它在介面設計與功能等處上,評價似乎都稍遜一籌。
華為自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隨著版本號的推移,EMUI 在不斷地追趕甚至超越著對手,整體體驗上的進步已經愈見明顯。這次的 EMUI 9 更新,則是它在這條道路上的又一個里程碑,也代表著華為對系統體驗的全新理解。
互動與設計:從做加法到做減法
當聽到手機系統有著大版本更新時,你會想到什麼?
我覺得,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一定是「新增的功能有哪些」吧。
的確,出於提升使用者體驗,以及增加賣點等方面的需要;很多時候手機廠商都會持續地為系統追加一些新的功能特性。有新功能用固然是好事情,但太多的功能點,也會讓系統變得更加臃腫。繁雜的設定項容易繞得令人頭暈,常常為了一個功能的入口,需要在整個系統裡翻找許久。
以 EMUI 8 為例,猜猜看,如果你是一個新使用者,想要在狀態列上顯示實時網速,那麼應該在哪裡開啟這個功能?

在各個選項之間找了半天之後,我才終於在「應用和通知」——「通知和狀態列設定」中打開了它。

這一功能和「通知」實在是沒有太多聯絡,說明文字也未能提供足夠明確的提示。我相信,一個新使用者肯定無法在第一時間找到這個選項。
這種情況,在 EMUI 9 中得到了極大的改進。華為重新調整了整個設定分類,讓那些功能的入口不再藏於深處。

以「實時網速」為例,現在它處於「顯示」——「更多顯示設定」當中,無論是層級還是邏輯,都要來得易懂許多。

雖然粗看上去, EMUI 9 的設定分類變多了,但這是為了讓各種設定專案的劃分更為明晰,讓使用者更容易找到需要的功能。
事實上,華為將設定專案整體減少了 10%,從原先的 940 條減少到了 843 條。
一些重複出現的功能選項,在 EMUI 9 中的入口被進一步統一。例如「螢幕解析度」這一選項,原先反覆出現於「顯示」和「電池」等分類下;而 EMUI 9 將其統一在「顯示」中進行設定。


而一部分操作較為類似的選項,則在 EMUI 9 中被重新調整合並。例如桌布、桌面風格、雜誌鎖屏以及主題等專案,此次全部被整合為一個單獨的設定分類,直接顯示於設定當中。

這樣的改動,不僅避免了各分類下入口過多的情形,也能讓使用者更快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功能。
在我看來,所謂「好的設計」,應該是更符合人性,減輕使用者學習成本的設計;讓使用者不花太多時間,就能找到自己需要的功能,學會系統的操作方式。
類似設定這樣「統一」的設計思路,也被沿用於 EMUI 9 的方方面面;在系統的每一處,EMUI 都進一步地統一了頁面佈局和視覺規範。
例如「時鐘」應用,它在 EMUI 9 中得到了重新設計,採用了一致且合理的控制元件佈局,與更具設計感的配色方案。相較 EMUI 8,無論是視覺效果還是使用體驗,都要更勝一籌。


不同應用的互動邏輯也得到了統一,在「郵件」、「日曆」等應用中,EMUI 9 引入了單獨的「新增」浮動功能按鈕。同樣的控制元件、同樣的圖示、同樣的位置,讓使用者能更快地掌握系統軟體的功能規律。

如今的手機市場,已經步入了「全面屏」時代;手機螢幕變得越來越長,一些原來位於螢幕頂端的功能按鈕讓單手操作變得十分不便。
考慮到這一點,EMUI 9 將一些應用的常用功能,挪到了螢幕的下方;新增專案、功能切換等等,一指的範圍內就可以搞定。

同樣能一指搞定的,還有新加入的手勢導航:左右兩側向內滑動即可返回,上劃返回桌面,上劃並停頓切換多工。

這一套操作十分流暢,且已經被許多使用者所接受,在便於導航的同時,也不會佔用「全面屏」的顯示空間。
精緻的設計,是我們都樂於見到的。但在精緻的基礎上,做到「不打擾」,才是真正出色的設計語言。在這一點上,EMUI 9 給出了獨特的答案。
華為表示,EMUI 9 的設計靈感來源於大自然,並且為其定下了「自然簡約」的設計理念;所以,系統中的許多地方,都可以找到「大自然的痕跡」。
例如撥號介面,在沒有為聯絡人設定頭像時,便會隨機顯示各種自然山川的影象,既充滿創意,也增添了一絲優雅的感覺。

注意到了背景顏色嗎?背景的顏色從圖片中提取而來,與圖片之間又通過漸變自然地過渡。這是華為在 EMUI 中引入的另一個特性:「智慧取色」,這一特性對應用了頭像的聯絡人,也同樣適用。

除了撥號介面,自然元素與「智慧取色」功能,還被應用到了「音樂」等多項系統應用中。而且,應用了自然元素的地方,還不僅僅是介面而已;在 EMUI 9 中,華為增添了多項源自現實環境中的音效。預設的鬧鐘鈴聲,取樣於清晨的森林之中,每天被鬧鐘叫醒時,都能獲得更為放鬆的感覺。

動效是使用者體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出色的動效,會讓使用者感到系統更為流暢順滑。在 EMUI 9 中,系統的過渡動畫變得更為自然,在例如頁面切換等細節之處,也增添了新的動效。

在功能上做「減法」,統一系統的設計語言,加上源自大自然的設計理念;EMUI 9 讓日常的使用體驗更順手,也能讓使用者獲得更自然,更愉悅的視覺感受。
效能:「快」並非唯一指標
你或許曾聽說過這樣的案例:兩臺採用同一處理晶片的手機,雖然配置相近,理論效能也幾乎一致;但實際執行的表現,就是有所差異。開啟應用的速度也好,玩遊戲的幀率也罷,它們之間總是能夠分出高下。
這是因為, 手機的效能優劣,其實並不完全取決於硬體;系統的軟體級別優化,也佔據了極高的地位 。對於 Android 的資深玩家來說,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可能是 Android 4.1 時代的「黃油計劃」(Project Butter)。

「黃油計劃」修改了一些系統渲染時的邏輯,讓之前 Android UI 不夠流暢的問題得以解決,部分此前發售的中高階機器,在更新了 4.1 之後,體驗也得到了提升。
由此可見,一個優化得足夠好的系統,的確能進一步地發揮出硬體的潛力;即使是同樣的手機,也可能在更新的前後得到完全不一樣的體驗。
對於 EMUI 9,華為宣稱他們又一次對系統進行了深入的優化,最後的結果是,從點開應用的圖示開始,響應速度、啟動速度與操作上的流暢度,均有所提升。

恰好,我手頭的這臺 EMUI 8 裝置,與 9 的測試機器一樣,都採用了麒麟 970 SoC;執行記憶體均為 6GB,儲存空間也完全一致。不可避免地,我做了一下簡單的對比測試。
測試結果是,二者在軟體開啟的速度上難分伯仲,都已經是極快的水平;但在載入內容、滾動頁面,以及開啟子專案的時候,EMUI 9 都更勝一籌。尤其是在使用美團、手機淘寶等頁面較為複雜的應用時,搭載了 EMUI 9 的裝置,明顯會比 EMUI 8 更「跟手」一些。

在將搭載了 EMUI 9 的裝置作為主力機長期使用後,我發現它確實在滑動的流暢度上有著明顯的提升。考慮到即使是 P20 Pro 這樣的旗艦機,之前在一部分使用者中也因為該問題受到了詬病,相信 EMUI 9 能讓目前手持華為手機的使用者更加滿意。
所謂「跑分」雖然也有著一定的參考價值,但那些軟體考驗的,更多是極限狀態下的效能。如何能在長時間的使用中,相對穩定地輸出效能,達到較好的平均表現,才是更關鍵的地方。畢竟,手機是拿來用的。
之前,面對麒麟 970 SoC 稍顯弱勢的遊戲效能,華為祭出了 GPU Turbo 技術。對一部分遊戲來說,GPU Turbo 能帶來顯著的效能提升;縱使 GPU 的理論效能沒有突破,實際的遊戲表現也要超出往常。
而在 EMUI 9 中,這一概念更進一步,進化為 GPU Turbo 2.0。
手機在長時間進行 3D 圖形的運算時,必然會產生較高的能耗,散發出更多的熱量。而當熱量過高時,手機的溫控機制又會被觸發,限制運算速度,從而對遊戲的幀率表現造成一定影響。
這次,華為就將重點放在了遊戲的溫控上;即使做到了更高幀率,但 GT 2.0 依然能將功耗穩定在較低的範圍內,從而確保手機在遊戲執行時不會過熱。

個人使用 EMUI 9.0 的測試機,體驗了一局《絕地求生 刺激戰場》,採用高清畫質、高幀率、關閉抗鋸齒的畫面設定。在遊戲過程中,雖然還是會在少數幾個場景遇到掉幀現象,但整體的幀率穩定性表現,還是令人滿意的。

而且,從開局到吃到雞的過程中,搭載 GPU Turbo 的測試機發熱並不顯著,只是溫熱的水平。華為表示,之後還會針對更多的重點遊戲做針對優化;如果你是華為使用者,又恰好喜歡熱門手遊,那麼升級後的 GT 2.0 應該會為你帶來更好的體驗。
安全:既方便,又周密
現如今,手機幾乎成為了我們的「移動 ID」;各種服務都將手機作為驗證手段之一,手機上儲存的個人隱私資訊也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手機的安全問題變得至關重要。
除了使用者自身需要提高安全意識,手機系統的安全防護,也扮演著「最後一道關卡」的角色。在 EMUI 9.0 中,華為引入了兩個與之相關的全新功能:「密碼保險箱」與「手機盾」。
「密碼保險箱」這一功能,可以自動儲存你在各個應用中填入的賬號和密碼;當需要登入時,系統會自動調出儲存好的賬號資訊,經過指紋驗證後,即可自動填入。

通過這一功能保管的密碼全部儲存在本地,不會被上傳到雲端。而且,據華為稱,這一功能運用了麒麟 SoC 的硬體安全機制,因此可以保證密碼資料的安全性。
同樣用到硬體安全機制的,就是「手機盾」了。藉助這一功能,應用可以實現安全等級更高的交易操作;以支付寶為例,開啟手機盾許可權後,就可以安裝數字證書,提升單日餘額的交易額度。

當然,系統畢竟不能包攬一切,那些第三方應用,才是智慧手機的「靈魂」。Android 系統的開放特性,可以說是一柄雙刃劍:雖然保證了功能的多樣性與可玩性,但也會讓一些普通使用者的資料安全受到威脅。
針對這一問題,EMUI 9 給出了兩種方案:一是「自律」,作為「安卓綠色聯盟」的主導廠商,華為將「安卓綠色聯盟應用體驗標準」升級到了 2.0,將標準設定得更為嚴格,對許可權的要求也更為規範。
在華為官方的應用市場中,通過檢驗標準的應用,會在應用名稱的右側給予明顯的標誌顯示,以方便使用者查閱。

而對於其他應用,EMUI 自身也在不斷加強安全防禦能力。藉助 AI 技術,系統將可以在本地自動判斷應用的可疑行為,並進行處理。
當然,即使系統的安全性再高,個人的防範意識,還是始終不可鬆懈。但 EMUI 的安全特性,依然可以為你築起最後的防禦工事,幫助你安心地進行驗證與交易。
健康:更合理地使用手機
今年的業內大廠們,似乎都意識到了「手機癮」這個問題。
為了讓你不再時刻盯著螢幕,被不必要的資訊所打擾;蘋果與谷歌都開始在系統中內建管理數字健康的相關功能,幫助你計算應用的使用時長,並提供限制時間的工具。
EMUI 9 也提供了「健康使用手機」的相關功能,可以對螢幕的使用時間進行管理。系統會全天候監測你對各個應用的使用頻率,以及總共消耗的時長;並且也可以檢視最近 7 天之內的資料,方便你對使用時間做出更準確的判斷。

看起來,我絕大多數的亮屏時間都在使用 TIM,也花了不少時間在老任的新手游上。如果你覺得使用手機的時間確實夠多,需要進行控制的話,就可以利用 EMUI 的「螢幕時間管理」功能了。

首先在「可用時長」處設定每天可以用多久應用,預設為工作日 3 小時。工作日與休息日分開計算,你可以設定具體的星期作為工作日,剩餘的會自動劃分到休息日當中。

當然,或許有一些應用是不會想限制使用時長的,這時候可以在「始終允許」中新增應用,例如支付寶等支付工具都可以進行新增。只不過要記住,不要新增那些你本來要限制使用的應用——自律很重要。

設定好使用時長後,系統會對「始終允許」之外的應用使用進行計時。當剩餘時間僅剩 1 分鐘時,系統將會彈窗提示;時間用完後,系統將預設遮蔽應用的訪問。

如果你還需要短暫使用,可以選擇再延長 15 分鐘,或是直接關閉限制。不過,重複一遍,自律是很重要的。
根據之前一些使用者的反饋,將螢幕變為灰色後,人對於手機的依賴會大大降低;這可能是由於某些鮮豔顏色會吸引人的眼球,讓人不自覺地去檢視新內容。EMUI 9 中也提供了這一功能,稱為「睡眠時間」,可以在設定的時間段內,將螢幕調為灰色。

通過削弱對新內容的敏感性,「睡眠時間」說不定真的可以保證你的睡眠時間,讓你在睡覺之前,少看幾分鐘手機。
總之,EMUI 提供了一套基本的螢幕時間管理工具,但工具畢竟只是工具,用不用、如何用,還要看每個人的需求或喜好。如果你真的覺得使用手機的時間有些超出自己的預料,那或許的確得好好利用一下它了。
總結
EMUI 9 是華為在使用者體驗層面上做出的全新努力。它通過重新梳理互動邏輯與介面佈局的方式,讓系統更易於上手,同時也吸收了來自自然的設計元素,讓系統更加「好看」。在效能、安全性等基礎體驗上穩紮穩打,同時又跟上了當下數字健康的潮流,對於所有的華為手機使用者來說,它將帶來不可錯過的全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