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都在聽的流量到底是什麼?
說到運營必須要說的就是流量,所以說今天先說一下和流量相關的一些名詞。
那麼究竟什麼才是流量呢?
一提到這個詞,我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手機上的流量多少MB多少G,那麼這個其實說的是在網路通訊中產生資訊流的總量,在網際網路行業中,如果我們說到這個概念的話,那通常都是在伺服器運維上面。
所以在運營當中呢,我們所說的流量通常指的是使用者流量,通俗一點理解就是人流量,客流量這些。
就像是李嘉誠說商業地產最核心的價值的三個部分就是地段,地段和地段,為什麼地段這麼重要?因為地段自帶人流量。
比如說同樣賣水,如果你在王府井賣水,那營業額每天可能會非常的高,如果你在一個小巷子裡賣水,那麼每天的營業額可能就幾十塊。
所以說在現在這個社會,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個說法是靠不住腳的。
或許你會說真的有一些店在開在很偏僻的地方仍然很火呀,但是其實如果你仔細思考,你是怎麼知道這家店這麼火呢?
像這樣的店鋪,他通常都會花重金在外面打廣告,其實他就是在用廣告給自己製造流量。
所以說如果不能享受到商圈流量的紅利,那麼只能去大量的投放廣告。
說起流量,其實就是一道非常經典的小學數學應用題,有一個蓄水池容量是100立方米,入水口每小時進水10立方米,出水口每小時出水8立方米,然後讓你計算這個水池多久可以蓄滿。
以前我們說哪有那麼傻的人啊,一邊進水一邊放水,但這其實就是在運營中講的最經典的流量模型。
因為在實際生活中,任何一個產品都是在吸引使用者進入自己產品中的同時,承受著必然的使用者流失。
我們這裡說的產品就是廣義上的產品,就像是一個服務一個商品,一個app甚至是一個公眾號,都統稱為產品。

在這個基礎上介紹幾個概念
第一個就是流量成本
入水口的水流可以有很多來源,可以從自來水廠直接接,也可以自己拿著桶去河裡挑,那麼如果從自來水廠接的話很省事,但是你要交水費,如果你去拿著桶去河裡接的話,它是完全免費的,只不過你要付出勞動付出時間。
產品的使用者也是一樣的,如果你想獲得使用者,你可以選擇去打廣告,去百度去騰訊,那麼你需要支付廣告費用,如果你想獲得免費的流量,那你可以自己去知乎去簡書去發朋友圈,去很多平臺去宣傳,你不用花錢,但是你要付出勞動和時間,這個也是成本。
所以我們說任何流量都是會有成本的,只不過成本會以不同的表現形式來表現
這個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更不會有免費的流量。
第二個詞就是渠道
獲取流量的方式就是渠道,自來水廠是渠道,自己拿著小桶去河裡接也是渠道。
一般我們說一個單獨的,可以為產品帶來流量的路徑就叫做渠道。
想想我們進水出水這個應用題我們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讓這個水池蓄滿,讓我們水越來越多,其實運營的目的就是這個增大入水,減少出水,那麼我們看每天水流出了這麼多,肯定很心痛,怎麼辦呢?我們肯定無法避免水的損失,但我們可以讓損失變少,比如說在出水口上堵一塊抹布,這就叫留存。
運營的目的就是留存

我們好不容易有了那麼多使用者,你心裡非常高興啊,所以說你心裡現在就會這麼想,這些使用者一個都不要走,這些app一個都不要被解除安裝,這些關注公眾號的人一個都不要取關。

這時候你就需要想怎麼把使用者留住了,也就是 留存手段 。
比如一個公眾號,那麼就搞些活動啊,推送高質量文章,比如說美團他給你發一些紅包,當你收到紅包的時候,你下次去店裡就會想到,嗯我有紅包我就可以開啟手機用美團。
那麼你知道了發紅包是一種留存手段,所以說你可以仔細思考一下,你這段時間裡獲得美團紅包的數量。
你可以明顯的感覺到,在你剛註冊美團的時候,每次紅包啊,二十,十五非常大,那結果後來呢變成了5塊3塊,甚至最近你可能收到了五毛錢的紅包。
這時候你可以嘗試一下,一星期不用美團去用餓了麼,這個星期裡堅持住就是不把美團開啟,甚至可以做得更絕一些,直接把軟體解除安裝,然後再過一段時間再把它下載回來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的紅包就變大了,因為在你解除安裝了APP的這段時間裡,產品運營的人就會感覺很恐慌啊,這個使用者流失了,我們怎麼把它把它留住呢?那就發大紅包啊,這時候這就是留存手段。
好了,現在你已經知道了怎麼獲得流量,然後怎麼把水口堵住,你有一大缸水,這個時候抄水錶的上門了哇,這麼貴的水費?
這時候你就要考慮了,我有這麼多水,我怎麼去交水費,我怎麼賺錢呢?
這就是流量變現
早期網際網路都是這個邏輯,先獲得流量,然後再考慮怎麼變現,因為有流量一定可以變現。
比如說百度百度本身搜尋是免費的,他獲得了流量,於是他用廣告的方式去變現。
流量變現中的一個重要概念: ARPU值
每使用者平均收入(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
就是你的使用者從進入到流失的週期中為你提供多少錢
順便再介紹幾個常用名詞
PV:page view 頁面瀏覽量
UV:unique Visitor 獨立使用者訪問
新增啟用量
從無到有叫新增,從不活躍到活躍叫啟用
DAU/WAU/MAU
即日活、周活和月活
在一個週期裡,無論一個使用者使用了多少次都記為1
好,我們總結一下今天的內容,其實就是我們講了一個蓄水池裡面又進水又放水,我們就用這個模型研究了一下怎麼獲得使用者,怎麼獲得流量,怎麼把使用者留住,什麼是留存手段,什麼是流量變現,還介紹了幾個名詞,這些都是一些非常基本的概念。
其實如果把運營的工作用兩個詞來描述,其實就是流量和轉化,雖然說概念很簡單,但是卻非常的重要。
如果你養成了用流量的思維區觀察周圍的事物,你會發現很多事情都能講通的,比如說沒有免費流量這一說法,你就可以看到這個產品不同角度的流量是哪來的?成本是什麼,用這樣的方式去思考,你的思維能力會得到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