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VS餓了麼,遠遠不止外賣
外賣舊事,阿里心事
根據17年和18年上半年資料,無論從交易額佔比還是使用者使用平臺分佈,美團都是當之無愧的老大,即使餓了麼於去年8月收購百度外賣,依然不敵市場份額過半的美團。然而原本以為格局已定的外賣市場,卻隨餓了麼投靠阿里狼煙再起。外賣業務是最大的本地生活服務入口,既是美團的主營業務也是阿里佈局新零售的戰略支撐點。其實在美團最初融資中一直有阿里系資本的影子,但美團不滿阿里的強勢和掌控,阿里也對美團在騰訊和阿里之間的搖擺不定失去耐心,雙方最終分道揚鑣。如今阿里以餓了麼為先鋒,在今夏投資30億元,欲實現將餓了麼市場份額提到50%的短期目標。在餓了麼執行長王磊看來,阿里在本地生活這一仗“不可能輸”,這也意味著阿里將為餓了麼投入巨大的資金和資源。
最大獨角獸的生態閉環
在《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排行榜》中,美團點評以300億美元估值名列電子商務行業第一。今年6月25日美團點評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後,其估值更是一度高達600億美元。美團點評通過構建一站式綜合生活服務平臺,連線商家與消費者兩端,打造“商家+服務+消費者”生態閉環,其業務覆蓋範圍之廣是其餘競爭者難以企及的。根據美團點評招股說明書,餐飲外賣、到店餐飲、酒店旅遊為公司主營業務,貢獻了超過90%的收入和毛利,同時今年起美團點評接連上線生鮮、網約車和商戶服務等新業務,不斷完善本地服務體系,構築生態壁壘。
從財務角度來看,美團點評一方面收入快速擴張,受益於使用者數量、交易頻率、流水變現率提升,以及新業務開拓、品牌影響等因素,2017年公司成交總額和營業收入達3570億元和339.3億元,營收增速161.2%超過成交總額增速51.0%。另一方面,美團虧損不斷收窄。據招股書顯示,從2015年的-59.1億元收窄至2016年的-53.5億元,2017年進一步收窄至-28.5億元,3年內虧損減半。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和此前港股上市的小米、美圖等公司一樣,美團也存在由於過往融資發給股東的“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增加而帶來的“非經營性虧損”。因此在排除以上相關的特殊會計處理後,“經調整虧損淨額”更具有價值。
短兵相接,本地服務終將鹿死誰手?
阿里收購餓了麼以來頻頻出拳,在美團點評遞交招股說明書後更是加快動作。儘管美團點評的背後站著大股東騰訊,但騰訊更像一個投資者而非掌控者,其投資的公司之間並未有深層次的合作或是打通。因此目前的競爭格局是美團的生態閉環對陣阿里+餓了麼的深度整合,雙方已在各個領域短兵相接,餐飲外賣領域的美團外賣和餓了麼,生活資訊、到店餐飲方面的大眾點評和口碑,生鮮新零售方面的小象生鮮和盒馬鮮生等。通過雙方本地服務業務拓展的時間軸不難看出,其中不少新業務目前都還是小體量,許多合作和打通也才剛剛開始,市場份額還將有一番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