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 原來專案需求工作量評估也有這麼多門道
你以為的毫不費力,其實背後是竭盡全力的努力!
——題記
每個人的電腦上都有很多的應用軟體,每個人的手機上也會有許許多多的應用軟體,在應用商店裡更是可以找到各種各種的軟體。而我們,作為離不開智慧手機的一個群體,已經習慣了去使用軟體,但好像也僅僅只是使用,至於軟體是怎麼來的,我們不關心,我們只關心這款軟體能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亦或是好不好用。
大概是不怎麼關心的緣故,所以在許多人看來,一個應用的誕生應該是毫不費力的。為什麼?因為大多數人看不見這個應用誕生的過程。但是當我們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去參與這個過程的時候,就會發現,所有我們以為的毫不費力背後是許多人用許多時間做很多事情的複雜,而今天我們就僅以一個真實的故事,來掀開一個軟體專案從開始到結束,複雜而漫長的冰山一角。
而這個故事起源於一副撲克。
今天上午,作為一個有夢想的小編,剛剛找到一些靈感,打算寫一篇名垂青史,震撼文學界的文章時,老秦(我們部門的專案經理)遞給我一副撲克。

我:你想幹嘛(一副驚恐的樣子)
老秦:……(向我使眼色)
我:我愛工作!工作使我快樂!工作使我進步!工作使我致富!我是不會和你同流合汙的!

老秦實在忍受不了我的聒噪,拿著一副撲克直接把我拽進了會議室。
一進入會議室,眼前的景象,簡直是讓人無(mu)法(deng)直(kou)視(dai)。
老秦:出牌吧
技術A:紅桃5
技術B:黑桃9
……

你們在搞笑嗎?這是在打撲克嗎?確定不是在逗我嗎?居然在上班時間公然聚賭!我要去告訴老闆……
老秦馬上拉住我,“你想什麼呢?我們在做專案的工作量評估,你來做記錄!”於是,我就這樣的被老秦帶上了不歸路……
老秦告訴我,這是在進行專案需求工作量評估,把一個專案所涉及的前端、後端、需求師等骨幹人員以敏捷撲克評估方法對專案需求進行工作量評估。

我問老秦,為什麼要實行敏捷撲克評估,他告訴我,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提高新人的參與感,讓大家對於要做的需求有更深入的理解,其次是為了減少工作量評估誤差,因為此前是以專案經理為主導的評估。最後是為了培訓提升新人,讓新人學習評估的思路,快速學習需求實現的思路。
所以大家真的誤會了,這真的不是在打撲克,只是在用撲克當做載體來評估某個功能的工作量而已。
眾所周知,每個應用都是由許多的功能模組組成的,而每個功能模組下又有許多下級功能。
專案經理會先給在座各位分牌,每張牌都代表不同的數值,每個人的牌面數值和數量是一樣的,只是花色不一樣。
然後專業的行業需求師會分析講解每個功能,這個主要是為了確保負責整個專案的技術人才都能夠精準的理解企業業務需求,開發出完全符合客戶預期的軟體。而這個過程其實在整個需求評估過程中佔用了很多的時間,針對每個功能的需求描述,他們已經反覆推敲,精確到每個字的程度,不亞於賈誼當時作“鳥宿池中樹,僧推月下門。”這兩句詩時推敲不定的情景。

然後每個人分別選擇一張牌,然後亮出自己選擇的牌,如果大家的牌面數值不一致就會進行差異評估溝通,最後達成一致的意見並記錄這個數值。基本上整個一個過程就是這樣,這也是上文中提到的敏捷撲克評估。
整個會議,主要圍繞著10多個需求展開討論,內容不多,但卻花了兩三個小時左右,評估完之後專案經理會根據工作量對每一項進行具體的報價。
開完會出來的時候已經很晚了,看見老秦飯都沒吃就撲在電腦前,他說他需要儘快做一個報價方案給客戶。耳邊時不時傳來老秦吸鼻子的聲音,突然想到,昨晚開會的時候他面前的紙巾堆得像小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