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要活成“低配版”天貓

假貨沒有打倒拼多多,反而成了涅槃重生的起點。
經過一系列改革之後,拼多多正在把自己改造成為“低配版的天貓”。
而且拼多多這個轉變僅用了兩三個月時間,效果還很好。
(圖片來自 ofollow,noindex" target="_blank">https://36kr.com/p/5145096.html )
7月26日拼多多上市當天,隨後引發了社會各界對於拼多多假貨的質疑;
7月31日,拼多多釋出兩則定向品牌招商公告,涉及到服飾、美妝、箱包、食品、數碼家電、傢俱、建材等品類,覆蓋了幾乎所有叫得上名字的主流品牌。
8月31日,拼多多App改版,在首頁正中央的位置出現“品牌館”,與普通小C店鋪區分開來。
9月份,國美電器、噹噹網、小米等知名平臺在國慶前順利入駐拼多多。相關資料顯示,國慶期間,拼多多平臺GMV(交易總額)同比增長300%以上。其中,日化、3C、食品飲料等類別產品增長尤為明顯,包括VIVO、超能、立白等在內的知名品牌銷量較上季度環比增長50%。
從這個時間軸上大致可以看出,拼多多引入官方品牌館,或者是官方授權店的方式深思當年淘寶孵化天貓的節奏。可即便是這樣米象的操作,拼多多一直還不承認。
早前拼多多CEO黃崢曾表示“我們不會做天貓模式,現在不做,以後也不會做,這個模式對我們來說行不通。”嘴上很硬,但實際裡身體卻很誠實,學的有模有樣。
其實對於拼多多來講,走天貓模式其實是最好的選擇,也是逼不得已的選擇。
首先是,拼多多目前在快速增長率其實已經接近天花板,即所謂人口紅利消失。同時拼多多通過低價心音的使用者也需要在拼多多內部實現“消費升級”。據瞭解,目前拼多多品牌館內共上線494個品牌,包括了三隻松鼠等淘品牌、網易嚴選的渠道產品以及阿瑪尼、紀梵希等奢侈品牌。
其次就是假貨問題,拼多多開通品牌館之後,將對提交商品質量和商業信譽有極大利益。這樣還能發作用於使用者,即拼多多大量使用者會被牢牢控制在拼多多這一個生態之內,並大幅提高客單價,提升運營利潤。
最後很簡單,就是天貓模式是已經驗證過的。拼多多學習起來幾乎零成本。最後就是利用天貓模式成功去低端化,並摘掉假貨集聚地的帽子。
為什麼會是“低配版天貓”
拼多多目前的定位依舊是社交電商,並且主要面向是“城市五環開外”以及三四五線城市這樣的使用者全體。這種面貌在使用者心中一時之間很難改變,同樣在品牌廠商心裡也是一時間很難改變。
這就導致拼多多在跟品牌商聊合作時拿到的權益很少,不會有太多類似天貓的旗艦店,即便是旗艦店,那麼在商品上估計也會有差異。
另外一點,中國電商自大拼多多上市之後,基板上進入到了一個“三強”局面。以往在商家618年中大促以及雙十一年終大促時,都會爆出“二選一”這樣的潛規則事件,已經讓很多商家頭疼。
而現在又開始面臨“三選一”商家肯定會更加為難。考慮到天貓和京東的強大,拼多多優勢顯然太少。
不過有一點是記得一說的,拼多多最近獲得了微信錢包中不錯的推廣位置。考慮到早前拼多多還跟騰訊簽訂了五年的合作框架。所以拼多多隻有抓住這五年光陰發力快跑,才能保證五年之後,他還能活著。
畢竟,淘寶特價版的上線,被很多業內人士解讀為“直接向拼多多出手”。京東也上線了“京東拼購”,加入到了圍剿拼多多的隊伍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