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暢享9 Plus評測 6.5英寸全面屏的千元旗艦

全面屏是近兩年較火的概念手機,從一問世便被旗艦機型霸佔較多的比重。然而旗艦機也有旗艦機的弊端,各家全面屏廠商競爭的價位一般在2000元以上,高昂的價格並不是每一位消費者都能接受的。價格偏低的機型,在效能體驗上又讓人感覺很吃力,使用者急需一款1500檔位的機型。
華為暢享 9 Plus的出現著實讓人眼前一亮,作為一檔1499價位的機型,在效能及系統體驗上有著高階機的味道,可以稱得上是一款“千元旗艦”。微信和微博上的朋友也在問我能不能做一篇關於這款機子的評測,我為了響應大家的號召,便對華為暢享 9 Plus來一次全面評測,一睹為快吧。
曲面Notch屏颳起千元價位的“旗艦風”
包裝附件方面,華為暢享 9 Plus沒有太多可以說的, 依然是祖傳的白色外殼,正面是一個型號說明,附件部分則是附贈了一個塑料軟殼,當然比較遺憾的是華為暢享 9 Plus的充電介面依然是Micro USB。
華為暢享 9 Plus外包裝
標配的充電器為5V/2A,具體是否支援快充我後面會說到。
華為暢享 9 Plus標配充電器
相比iPhone XS Max來說,我個人覺得華為暢享 9 Plus在整個ID外觀方面的優勢較為明顯,首先,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這個超窄劉海,雖然說1499元差不多也算是千元機的範疇,但華為暢享 9 Plus的劉海寬度控制貌似要比一票的2000甚至3000價位的機型還要更窄。
首先對比iPhone XS Max來說肯定是沒什麼懸念。
然後對比小米8,依舊是完爆的結果。這麼看來好像目前我的手頭上也就只有OPPO Find X和vivo NEX這種無劉海的全面屏要比華為暢享 9 Plus更窄,但是這兩款手機的螢幕用的可都是價格不菲的柔性OLED COP封裝。
所以說從整個手機的正面第一視覺屏佔比角度來說,華為暢享 9 Plus在劉海的寬度上帶來了一些突破,要比目前市面上大多的機型更加窄。關鍵這還是新一代Notch螢幕的機子。
華為暢享 9 Plus(左)對比小米8(右):9 Plus顏色更加純淨
關於Notch螢幕,官方介紹它是全面屏中為數不多兼備解析度與色域“雙高”素質,6.5英寸1670萬色負向液晶屏,高達1500:1對比度,陽光下無論是查閱資訊,還是瀏覽照片,依然清晰靚麗。高達2340*1080(FHD+)解析度,397 PPI的畫素密度,加上視訊增強演算法,讓暗部細節完美呈現。
在我的3天使用時間裡可以感受到,無論我在上下班的地鐵或者宿舍追劇,或者和朋友一起暢玩遊戲,都能給我帶來不錯的視覺感受,色彩上確實要比一般的2000價位機型更絢麗。得益於德國萊茵TüV認證,也讓使用者在護眼健康上有了進一步的保障。
華為暢享 9 Plus上顎特寫
儘管中框部分採用了弧面R角的設計,但螢幕左右兩側的邊框寬度表現也沒有收到太多影響,對比iPhone XS Max來看,兩者邊框寬度都差不多。
機身四周的按鍵佈局和開孔也是做了極簡處理,聽筒處巧妙地貼合在螢幕上方邊緣。
華為暢享 9 Plus SIM卡槽
SIM卡槽方面支援TF卡的拓展,卡槽並不是一般的與或卡槽,而是可以放入完整兩張SIM卡和一張TF卡的設計。
華為暢享 9 Plus底部特寫
保留3.5毫米耳機孔的做法要給個好評,槽點是充電口依然是Micro USB。如果放在1500檔價位以內,考慮到成本取捨其實也無可厚非。
華為暢享 9 Plus背部特寫
另外這一次的華為暢享 9 Plus的整個機身背面也是做了一些設計調整,採用3D板材收弧設計,帶給使用者5.5英寸手機的握感。同時,後殼強韌度材質在汲取玻璃材質的手感和光澤基礎上,更加堅韌耐摔耐用,契合年輕群體活潑運動的特性。幻夜黑、寶石藍、櫻語粉、極光紫四種時尚配色,更是緊跟漸變色潮流。
華為暢享 9 Plus指紋解鎖
指紋的速度不錯,隨手按壓就可以解鎖,但是因為螢幕比例被拉長之後,後置指紋放在背面這個位置,日常使用還是感覺有些偏高,有時隨手觸控可能需要調整下手姿才行。
華為暢享 9 Plus實測重:178.8g
ID外觀顏值上,華為暢享 9 Plus放在1499價位還是比較給力的,正面的屏佔比以及背面3D板材收弧設計都是加分項,算是榮耀低端機型在設計上比較有良心的一款。相對不足的地方就是充電介面依舊是Micro USB,然後整機的重量達到了178.8克,加上實測7.7毫米的機身,長時間使用還是略微有些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