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碟盒碰到希捷,一起挖礦會有啥驚喜?
隨著家裡數碼產品的不斷增多,加上平時喜歡下載高清電影,自己的行動硬碟變得越來越不夠用。從最開始的一百多G,再到後來的一個T、兩個T,似乎對儲存硬碟的和行動硬碟的需求越來越多。另外,最近家裡添了一個挖礦裝置,挖礦的算力和儲存空間也有直接的影響,所以當我看到奧睿科的NS200RC3陣列硬碟櫃和希捷(SEAGATE) 酷狼系列,兩塊希捷酷狼 3TB的硬碟時,就忍不住買來開啟我的財富之路。
從我第一次接觸奧睿科的產品,距今至少兩年。在這兩年裡,奧睿科的產品線可以說越來越豐富,整個硬碟相關的生態幾戶都已經建立了起來。這款NS200RC3,是奧睿科今年釋出的一款陣列硬碟櫃。單從包裝來看,和奧睿科其它產品很像,在我的印象中,很多奧睿科的產品都採用了這個風格。當然,這並不是今天的重點,畢竟包裝對我們來說也只是一個參考而已。
今天配合NS200RC3的是希捷(SEAGATE) 酷狼系列,兩款強悍的產品融合在一起會碰撞出怎麼樣的火花,我想在沒試過之前是沒人知道的。對於希捷的品牌不必我多說,在儲存界裡,希捷絕對是屈指可數的霸主品牌。
兩塊希捷酷狼 3TB的機械硬碟,是專門為各種網路儲存裝置而設計的。想想現在遠端下載的裝置和產品並不少見,很多遠端下載的儲存裝置也美其名曰的叫私有云。這款硬碟就是能夠很好地結合這個私有云,讓你擁有更多大空間,可以下載更多資料。不過對於普通家庭來說,這個儲存量足夠使用好多年了。
硬碟的介面和硬碟盒的介面一一對應,只需要你輕輕地將硬碟放到硬碟盒內,就能夠實現對接使用。ST3000VN007的容量為3TB ,速度5900轉,快取64M ,介面型別是SATA3 ,可用於網路儲存(NAS)。
評測硬碟+硬碟盒,這似乎是一件並沒有太多挑戰的事情,因為兩件產品的定位已經很明確,不過結合了礦機概念,我想很多事情就要發起改變了。當奧睿科+希捷產品全家福的時候,我還是蠻期待他們能夠給我的礦機提高一定的挖礦產量。
NS200RC3的電源開關設計在了機身的後身,電源介面同樣也都設計在了一起。另外,Type-C介面的設計我個人還是很喜歡的,畢竟現在Type-C的使用是一種趨勢。在使用的時候接通電源,同時加入Type-C就能實現資料儲存和連結。
裝入硬碟並不費事,但是裝之前要確定好方向入口,避免對硬碟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硬碟盒的防護蓋我覺得設計的挺有趣,自帶磁力,扣起來很方便。用的時候輕輕的拿下或者扣上,蓋子就輕鬆拆卸。
組裝好裝置,就要開啟今天的好戲了。對於平時大家使用的儲存裝置,我想大多數人都僅僅是用來儲存資料,用來結合礦機的人應該只是一少部分。很多人用來挖礦的裝置也比較傻大笨粗,一方面是因為需要控制成本,另外一方面也要考慮產出效率。我第一次聽說挖虛擬貨幣是通過比特幣,當時比特幣大漲,很多新聞都報道了一波挖礦潮。但是我今天配合奧睿科的並不是挖比特幣,而是一款挖取虛擬數字貨幣AAC的三角形電腦主機。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我就開始了今天的操作。作為一款即是電腦主機,又能夠挖礦的三角形電腦來說,配合上強大的儲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夠提升挖礦的產出的。
想要組建RAID(硬碟陣列),需要到奧睿科提供的網址進行下載相關軟體,配合硬碟使用。網址在說明書上說的很清楚,下載之後就能夠使用。所謂的磁碟陣列,目的就是提升速度、安全性和降低成本,這樣在硬碟使用的時候能夠得到最好的發揮。通過軟體,你也能夠更直觀的看到硬碟的使用狀態。
這裡也要說一下奧睿科的產品線,據我所知,奧睿科的產品應該不低於幾十種,我個人家裡有的也不少於十種,每款產品都擁有自己的特色。這款硬碟盒,搭配希捷酷狼的硬碟,顯示的儲存,讓我這個平日裡看慣了幾百G硬碟的人來說,絕對是視覺衝擊力滿滿。
通過RAID(硬碟陣列)對硬碟進行資料管理,這對於挖礦軟體是很有必要的,讓更多的儲存空間,為挖礦軟體提供支援,這樣就能夠得到更多的結算。
關於軟體和設定,還有儲存空間,這些通過圖片展示給大家我想就足夠了。所以這裡不再使用過多的文字進行描述。
上面說到儲存空間能夠影響挖礦的數量,因為時間和銳角雲系統調整的問題,我只做了使用前的電腦截圖,不過通過這也能看出儲存空間對於挖礦產品的影響有多大。影響挖礦結果的,無論是儲存空間、共享頻寬、還是讀寫速度,這些都會成為影響挖礦結果的一些因素。這裡面儲存空間優勢表現出來之後,對結果就有了整體的提升。
強大的儲存空間,為礦機提供了更好的儲存能力,讓使用者能夠實現多收益。不過,這個需要搭配三角形主機才行,也就是說需要配合三角形主機使用才能夠實現收益。很多礦主在自己的主機上,都會搭配幾個T的儲存硬碟,用來增加收益,這裡不過多描述。
除此之外,我們再來通過一下測試軟體來測試一下。通過TxBENCH硬碟測試軟體,我們可以看到硬碟的讀取速度和寫入速度,對於這個速度我個人還是很滿意的。對於TxBENCH這個軟體,目前很多使用者都願意採用它來對固態硬碟進行測速,一些評測玩家和評測網站都願意借鑑它的測量數值,這也是為何我會用這個圖的原因。
其實對於希捷的品牌,還有奧睿科的質量,很多測試可能都只是為了呈現評測的完整性,畢竟兩款產品和兩個品牌都算是行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