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機軸頸磨損維修的新技術
在工業生產中,各種裝置的磨損問題非常繁雜,軸頸方面的問題一直是企業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以破碎機為例,簡單的字面理解就是是將物料破碎的機器,由於工作條件並不十分理想,所以常會造成各種故障,比如提到的軸頸磨損。
以常見的單齒輥破碎機軸頸為例,一般來說有幾種修復工藝。
一、電刷鍍修復工藝
除線上修復這一個優點外,它的缺點非常的明顯,因為受到磨損層的限制,一般電刷鍍塗層厚度小於0.2mm,當磨損量大於這個數值時,刷鍍效率將成倍下降,且刷鍍過厚時,使用過程中刷鍍層容易脫落,使用壽命短。且對於深度2-3mm時,刷鍍工藝無法實現線上刷鍍。
二、打麻點
一種應急措施的修復工藝,且僅限於磨損非常輕微的場合,修復後軸承內圈和軸的配合僅為點接觸,所以在執行過程中大負荷的情況下,麻點極易產生疲勞磨損,使用壽命短,只能是臨時應急作用。
三、補焊機加工
補焊機加工修復工藝是傳統修復工藝中最常見的一種方式,優點是修復精度高。缺點是對於小型軸類的修復過程中容易造成應力集中或者造成軸的彎曲變形;對於單輥破碎機主軸等大型軸類的修復無法進行線上修復,拆卸和運輸將大大增加修復成本和修復週期,且對於機加工裝置的要求極高,綜合性價比低。
四、索雷碳納米聚合物修復技術
利用特殊的納米無機材料與環氧環狀分子的氧進行鍵合,提高分子間的鍵力,從而大幅提高材料的綜合性能,可很好的粘著於各種金屬、混凝土、玻璃、塑料、橡膠等,有良好的抗高溫、抗化學腐蝕效能。同時良好的機加工和耐磨效能可以服務於金屬部件的磨損再造。是目前較為成熟和價效比較高的一種維修方案,時間短、費用低、效果好。
修復工藝簡單:採用點焊定位點,利用未磨損的面作為基準,利用軸承的部件關係修復工藝進行現場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