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手機不用預裝谷歌軟體了,但這個問題就此解決了嗎?
美國當地時間週二,谷歌在一篇部落格文章中表示,為了迴應歐盟的反壟斷制裁,谷歌不再要求使用安卓系統的手機制造商預裝應用套餐。不過這也意味著,以後安卓手機制造商再想在手機裡安裝Gmail、地圖等應用就必須付費。谷歌方面表示,正在計劃對使用其軟體並運往歐洲市場的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推出一項新的“付費許可協議”,至於具體對那些授權軟體收費,要等計劃生效才能定下。

一開始,谷歌免費提供安卓手機作業系統。然而為了能提升自家軟體的裝載率,谷歌要求使用安卓系統的手機制造商安裝其捆綁套餐,其中就包括Chrome瀏覽器和谷歌搜尋。今年7月,歐盟反壟斷機構發現谷歌濫用安卓在市場的主導地位,所以要求谷歌繳納50億美元罰款,而且必須停止強制裝置製造商捆綁應用的做法。
對歐盟的裁決谷歌已提出上訴,不過谷歌方面在部落格中表示上訴未決期間,正在做出符合歐盟委員會要求的調整,不過這些調整能否令歐盟滿意還有待觀察。 谷歌在預裝軟體方面做出調整,一方面是應對歐盟的要求,另一方面可能也覺得這種做法似有不妥。
其實使用者對手機預裝軟體早已司空見慣,許多手機廠商也覺得在情理之中。然而這些預裝軟體其實是會產生一些不好的影響的。對使用者而言,這些預裝軟體在不知情的境況下安裝到手機上,而且一些軟體安裝之前沒經過測試,容易對系統造成隱患,輕則影響使用流暢度,重則致使系統崩潰。
一般來說,這些預裝軟體都是直接在系統底層的,普通使用者無法解除安裝,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就是侵犯了使用者對手機的使用權。何況還有不少預裝軟體在不通知使用者的情況下連線網路自動更新消耗使用者流量,侵犯了使用者的知情權。

不過谷歌也許早就意識到強制預裝軟體的危害了。因為在2015年穀歌就修改過預裝協議,減少了一大批預裝軟體,當時“Play遊戲”、“Play圖書”、“Google+”,以及“谷歌報攤”等應用消失在了預裝軟體名單當中。
然而谷歌當時的整改並不徹底。根據不同國家的不同監管政策,安卓手機廠商最終預裝的谷歌軟體也存在差異,而且谷歌當時取消的產品都是其市場表現不佳的產品,如Google+社交網路已經基本失敗,“谷歌報攤”也已不適應市場變化。
其實對於預裝軟體,工信部早在去年7月就釋出了《移動智慧終端應用軟體預置和分發管理暫行規定》,規定手機生產企業和網際網路資訊提供者要確保除基本功能軟體外的移動智慧終端應用軟體可以解除安裝。然而一些軟體依然在升級後自動出現在手機上,並且許多直接關乎廠商利益的軟體也沒法解除安裝。

實際上,手機預裝軟體死灰復燃並且屢禁不止,根本原因還是利益驅動。自從智慧手機普及程度大幅提升,手機預裝軟體亂象就已顯現。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無論是網際網路公司還是軟體廠商都意識到預裝是分發推廣的一個有效渠道,而且預裝軟體已經成為手機廠商收入的一部分,手機廠商也不會輕易放棄。
所以想要徹底根治手機預裝軟體的亂象,除了以制度規範行業之外,切斷其中的利益鏈也是至關重要的。不然即使廠商一時遵守規定,也難保手機預裝軟體現象不會死灰復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