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環境愈發惡劣,地下資料中心成為趨勢
過去幾十年的科學研究表明,隨著全球氣候趨勢的轉變,發生極端天氣事件的可能性越來越大。而由於天氣模式的顯著變化,熱浪、風暴、洪水、熱帶氣旋和龍捲風都會頻繁地出現。幸運的是,資料中心市場和技術也在不斷髮展和進步,可以隨著這些不可預測因素的增加,確保資料中心基礎設施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調查報告表明,自然災害和極端天氣是人類社會面臨的兩個最高級別的威脅,資料中心設施也不例外。2012年颶風桑迪的襲擊致使赫芬頓郵報和巴茲菲德等的網站無法登入,其資料中心執行受到了颶風的影響。而極端天氣活動正在成為“何時發生”而不是“能否發生”的問題。而在破壞力方面屢創紀錄的風暴時常發生。例如最近的佛羅倫薩颶風對位於北卡羅來納州的蘋果、亞馬遜、Facebook和谷歌公司的資料中心造成威脅已經成為一種現實。因此,這些事件現在成為資料中心提供商的主要關注點,無論其基礎設施位於何處。
就城市而言,在災難方面應該表現出特殊的責任。城市具有巨大的人力、財力和物質資本大量集中的特性,使其特別容易受到自然災難的傷害。與此同時,邊緣計算似乎也並不安全。邊緣網路通常位於沿海地區等易受洪水和風暴等自然災害影響的地區,長時間停電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資料中心和託管資料中心的安全性和彈性的未來將是地下結構,這是一種新趨勢。這種型別的高階部署意味著關鍵操作可以避免天氣事件的危害,使供應商能夠重新控制其他無法控制的變數。當在合適的地理區域仔細選擇構建資料中心時,地下設施迄今為止成功地保持了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特別是與標準的地面設施相比。
資料中心技術和市場的這一進步使供應商能夠獨特地保護其裝置,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安全性,並降低風險。在全球範圍內,地下資料中心設施正在成為行業的新浪潮,這些地點採用多層結構,其面積甚至高達數百萬平方英尺。通常這些設施採用廢棄的地下掩體進行改建,例如瑞士的諾克斯堡壘和英國的地堡等地點都改建成為了具有先進技術的資料中心,並配備面部識別監視和電磁脈衝保護系統。將這些掩體改造的資料中心與在地面建設的資料中心相比,提供了天然屏障和增強的安全性。
Bluebird Network公司的地下資料中心位於密蘇里州斯普林菲爾德的石灰石礦井中,使其能夠利用天然設施保護的所有好處。當資料中心部署在地下時,天然的石結構會對颶風或龍捲風等事件形成安全屏障,可以保護資料中心設施免受除極端地震之外的所有災難。因此,資料中心可以利用這種固有的保護,並通過人為的安全措施進行加強,以進一步確保所有客戶的資料和硬體得到頂級保護,並提供100%的正常執行時間保證。
Bluebird Network公司的地下資料中心位於地下85英尺處,其與周圍環境的隔離使得該設施擁有自己的生物圈,這意味著無需精心調節溫度和運營條件。這降低了功耗和能源成本,同時提高了效率和效能。
隨著地球上的自然災難越來越難以預測,保護重要的資料中心可能成為運營商和終端使用者的責任。因此,資料中心市場將會重新定義資料中心安全性、效率和可靠性。
由於自然災難是人們遇到的最不可預測和最可怕的對手,因此地下資料中心具備的優點遠遠超過傳統設施,並且可以確保供應商及其客戶的業務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