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設應抓住新一代資訊科技革命機遇
近日,首屆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國際峰會在濟南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曉紅在會上針對新技術融合下的智慧城市發展趨勢、智慧城市主要領域的實踐創新、智慧城市建設面臨的問題和對策進行了主題發言。“智慧城市為人們描繪了美好城市生活的藍圖,但智慧城市目標的實現卻任重道遠,需要我們抓住新一代資訊科技革命的機遇,以新型城鎮化建設為契機,不斷完善頂層設計、推動資料共享、推進標準制定、融合技術創新、深化應用落地,才能變美好藍圖為美麗現實。”陳曉紅表示。
陳曉紅認為,智慧城市是以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的資訊科技設施為基礎,以社會、環境、管理為核心要素,以泛在、綠色、惠民為主要特徵的現代化城市。另外,通過資訊化、網際網路化、智慧化、智慧化來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使得整個城市的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智慧化,這實際上是一種新的理念和模式。
據介紹,智慧城市的主要發展模式有三種:基礎設施導向型、產業導向型、應用導向型。從推進的模式看,有政府主導和市場主導。政府在智慧城市的推進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對整個政策支援、法律標準的完善、頂層設計方面政府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智慧城市發展總體趨勢要體現在資訊不可或缺、移動互聯融入生活、數字化智慧化成為主流,而且要以新興資訊科技引領時代變革以及網際網路融合思維。
智慧城市新技術的融合對智慧城市發展的影響,要體現在新的技術融合,體現在智慧的應用、整合的協同、互聯的賦能以及持續演進的戰略思想。把新一代資訊科技的融合創新應用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全方位支援。關鍵要素體現在基礎設施的融合、組織的保障、政府管理運營的團隊、創新運營模式、政府資料資產化體系建設等。
值得一提的是,智慧城市運營目前也面臨一些問題。陳曉紅認為面臨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頂層設計不足,包括缺乏戰略性和系統性,還有大多數人針對智慧城市建設的單一領域缺乏巨集觀性。另外,整個社會的參與度不是很高,當然也存在評價體系、延續性、科學性等問題。智慧城市在經過幾年取得較大成績的同時,也要正視現在面臨的這些突出問題,從國家到地方層面都要重視。
二是智慧城市涉及的大資料並不共享。
三是智慧城市缺乏標準化引領。
四是智慧城市缺乏經濟而成熟的解決方案。現有的解決方案有時候系統相容性不好、成熟度不夠高。建立科學有效的整體構架以及適用於不同型別城市所使用的執行模式,都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目標。
針對上述問題,陳曉紅也提出了一些對策:一是分層次制定政策規劃、因地制宜設計建設方案。不同的城市差別很大,經濟實力各方面的條件不同,所以要因地制宜。二是通過行政和技術的手段進一步加強資料的共享,當然也要注意隱私問題,對敏感資料進行脫敏,運用區塊鏈分離資料的擁有權和使用權。三是設計標準總體框架、分階段推進標準制定。四是扶持產業、試點先行、融合互通,建設智慧城市一系列的示範應用。

責任編輯:陳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