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銀行牛新莊:單賬戶成本從2.2元降到8分,分散式架構重構銀行IT

牛新莊
中國民生銀行總行資訊科技部總經理
民生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
(本文根據牛新莊先生在2018雲棲大會金融峰會上分享整理)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參加本次“數字驅動中國”杭州雲棲大會,今天主要跟大家交流在這樣一個技術變革的時代,民生銀行、民生科技有限公司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探索。
數字驅動中國
今天我們身處一個數字的世界,一個以技術變革驅動各行各業的時代。例如製造行業,包括特斯拉、臺積電等,我們很難把特斯拉定義為一家汽車製造商,更認為它是一家科技公司。隨著5G的普及,未來工業和網際網路會發生更進一步跨越式的發展,在物聯網領域,雖然我們起步較晚,但是很多新技術的應用已經取得了不錯的進展,零售、醫療、農業以及剛剛釋出城市大腦2.0的智慧城市—杭州都在因科技而改變。實體領域的技術變革也驅動著金融行業的技術變革,作為“上層建築”,只有與服務物件保持共同進步才能跟上步伐。
90年代,人民銀行推出電子銀行,那時候最早我們叫會計電算化;後來出現了ATM,步入金融電子化時代;接著我們提出手機銀行,實現金融移動化;到現在隨著人工智慧、大資料、IoT的發展,我們倡導金融數字化,也稱為金融科技。隨著技術的變革,科技與金融的結合正在由淺入深,由表入裡。如果說過去科技對金融的改變更多的是基於渠道端,那麼今天則是全方位的、端到端的改進。 科技對金融的影響,個人認為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提高傳統銀行運作效率,通過技術變革提升傳統銀行服務的深度與廣度,第二、減少銀行的的運營成本,民生銀行分散式上線後,將成本從過去一個賬戶2.2元的成本降低到了目前8分錢;第三、提升客戶體驗,雖然我們常將“以客戶為中心”掛在嘴邊,但是中國的傳統銀行甚少能真正將客戶體驗做好,各個服務單元、服務部門之間的邊界造成了金融機構很難為使用者提供良好體驗。
民生銀行在金融科技方面的實踐

民生銀行目前有6萬人,組織架構呈現“金字塔”狀,在我看來, 未來銀行需要向“啞鈴型”轉變,啞鈴的一端有強大的後臺,包括資料、科技、產品設計等人才;另一端是客戶經理,每個人都希望得到關懷,我們需要客戶經理為使用者提供有溫度的服務;中間的一層完全可以通過引入技術來進行“瘦身” ,目前大量的人力被用在重複性、操作性、流程性、審計性的工作裡。在今年我們和財會部聯合推出一個財務機器人系統,目前正在全行推廣,每年民生銀行要處理增值稅專用發票30萬張,增值稅普通發票100多萬張,在過去,內部有一個賬務處理中心先把這些發票收集起來,然後貼到一張紙上再通過外包人力資源完成掃描,財務機器人上線後,我們直接通過手機掃描,後臺和稅控軟體結合起來,推廣之後大大節省了整個運營成本,類推到單據類、憑證類的操作都是完全可以通過技術來取代。我們的信用卡過去依靠地推、掃街、掃樓的方式進行推廣,現在通過演算法在髮卡量增加了幾倍的情況下反而工作人員減少了2000人,這也是通過技術力量來改變運營模式的實踐。
民生銀行科技轉型的目標是打造極致的客戶體驗、將應用場景化、服務智慧化、管理精細化,在降低成本的同時實現快速交付、支援海量高併發、實現高可用。過去商業銀行的IT架構更多是煙囪狀,系統與系統之間就像城市的“底層”,各種電力管線沒有統一。在今年的5月份,總行通過了民生銀行科技的“三年規劃”,通過分散式、人工智慧、大資料讓民生銀行成為“民營企業的銀行、科技金融的銀行、綜合化服務的銀行”,通過3-5年的時間構建面向未來的數字金融。
如上所示,最底層是IT平臺和大資料平臺,在兩端是場景和資料。今天我們除了關注技術外,資料也是一個重要方向。資料即資源,如今的技術變革需要資料支撐完成風控、營銷以及決策。而這些資料過去更多是孤島式的,我們在兩年前成立了大資料管理部,目前已經擴充套件到一百多人的規模,這也彰顯出我們用技術和資料雙輪驅動銀行轉型的決心。另外我們希望把 整個IT架構重構,把前臺做薄、中臺做厚、後臺做穩。我們希望一切業務資料化,一切資料業務化,通過資料驅動業務發展。
民生銀行在五年前用的是IOE技術,成本極其高昂。在今年1月28號,我們把整個直銷銀行核心系統切到分散式系統,該分散式系統與阿里雲合作,如前面所講通過遷移,我們將過去每賬戶的成本從2.2元降低到8分錢。我們實現了分散式訪問,分散式事務,分散式服務框架,分散式作業批量排程,分散式配置管理,訊息中心分散式快取。民生銀行分散式核心兼顧了降本增效,海量儲存,獲得了豐富的成果,作為銀行自主可控的先進案例,獲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可。
展望未來
為了更好的發展金融科技,我們成立了民生科技有限公司,整合了六大解決方案,包括零售客戶、公司客戶、智慧運營、風險管理、企業內部協同以及FinTech工具,進一步探索分散式金融雲、大資料、人工智慧、區塊鏈、生物識別、VR/AR和物聯網等技術領域。 6月7號,民生科技公司和阿里雲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打造科技金融生態圈,我們希望通過自主以及跨界的創新,實現我們的目標—智民生、達未來。 我們身處於一個變革的時代,技術的變革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影響各個業態。9月25號,我們遠端銀行在鄭州開業,這也是中國金融業的又一個創舉。六年前我接手民生科技時心中有一個夢,希望未來民生銀行科技架構能夠引領銀行業。很多時候本來沒有路,需要有人去闖,所以我們邁出了第一步,歡迎各位同行到民生銀行交流。
謝謝大家!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8-10-17
本文作者:未若
本文來自雲棲社群合作伙伴“ OA==&mid=2650976880&idx=1&sn=2a01f1886356db85a00ead6920893127&chksm=8077a1dbb70028cd321398b399e1b0b30225c416fa24185c5542b04477729ae36b3a0d59cf97&scene=0#rd"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noindex">阿里金融雲 ”,瞭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 阿里金融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