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懟懟往事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中國智慧手機廠商由混沌走向明朗,目前中國國產智慧手機被華為、小米、榮耀、OPPO、vivo五家主流廠商領導,另外錘子、魅族、一加、諾基亞、聯想、中興、努比亞幾家廠商也在國內手機市場有一定的影響。
不過這些廠商在為自家產品宣傳造勢時,引發不少口水戰,最為著名的就當屬聯想集團副總裁常程,他被網友戲稱為“萬瓷王”。這些年手機廠商公開或非公開的競爭非常有意思。這也直接或間接印證了人類的本質是檸檬精。
接下來,IT之家將為大家梳理這些年國內手機行業這些巨頭互懟的趣事。
2019年開年,小米“集團軍”作戰怒懟友商
小米在國內手機行業一直以“高性價比”著稱,這種接近自殺式的銷售,影響了整個行業動向。在紅米品牌釋出會上,雷軍表示,“紅米無懼任何對手,將死磕價效比”。甚至在釋出會上矛頭直指華為、榮耀,整個場面大改以前作風。
在隨後的小米9預熱和宣傳上,小米則是以“集團軍”的形式向友商們發起挑戰,雷軍、林斌、盧偉冰、王騰、唐沐、王翔……小米的高管團隊從年後就開始大規模的為小米9造勢宣傳。
當然盧偉冰作為紅米品牌的總經理也在自己的微博上宣傳紅米Note 7等產品,在紅米Note 7剛推出的時候,盧偉冰就在拿紅米Note 7和榮耀8X以及榮耀10青春版對比,怒懟榮耀V20,集中火力向榮耀開火。被人們戲稱為新晉的“萬瓷王”。
榮耀熊軍民甚至和紅米盧偉冰公開互懟,引發吃瓜網友強勢圍觀。這樣的陣勢,過去幾年國產手機行業並沒有這麼“歡樂”的場面。
榮耀總裁趙明在接受採訪時被問到如何看待雷軍的“生死看淡,不服就幹”時表示,“雷總是營銷高手,大家學習的榜樣,當然雷總的壓力也挺大,榮耀現在會以平常心來看待這些。當然從吸引眼球的角度看,(這種做法)是成功的。但很容易把行業引向另外一個誤區。”他表示,榮耀不會反擊,還是希望兩家公司迴歸產品本身。企業最重要的責任是活下去,活下去才能對消費者和股東負責。
除了公開討伐華為和榮耀外,小米這幾年與魅族的“暗戰”也是非常精彩。過去兩年時間裡,魅族和小米有兩次公開的“撞車”事件,一次是2015年小米4C手機媒體溝通會和魅族Pro新品釋出會,另一場則是2018年小米8青春版釋出會和魅族16X釋出會。
2015年小米4C手機溝通會和魅族Pro新品釋出會給媒體簽到下榻的酒店均為一家,那時候,魅族按計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魅族PRO新品釋出會,而小米也在那段時間進行小米4C的媒體溝通會。在酒店的簽到處,尷尬的場面發生了,魅族和小米的工作人員分列兩邊,兩家都做起了人牆,這陣勢不免會讓不明真相的觀眾產生誤解。
另外一次則是2018年9月19日的新品釋出會,這次雖然小米和魅族兩家沒有“撞酒店”,但是他們卻“撞了時間”。小米8青春版釋出活動在成都舉行,具體釋出時間是在下午2點,而魅族16X釋出活動在北京舉行,具體釋出時間是下午2點30分。這兩次“巧合”也讓魅族和小米“結下樑子”。魅族16th系列釋出會上,魅族16th起售價為2698元,直戳小米8最低2699元的售價。
不過,相比於小米開年來的聒噪,魅族整體沉默了很多,迫於此前魅族16th系列的生產壓力,魅族整個品牌也成了不少使用者吐槽的新焦點。
OV師出同門,線下互相競逐瘋狂開店
說起vivo和OPPO這兩個師出同門的小兄弟在過去的一年裡也有著不錯的表現,特別是在創新和年輕化的趨勢上,這兩家公司一改之前外界對他們的印象,發力高階。
目前vivo推出了iQOO子品牌,而OPPO在海外推出Realme子品牌,同時還有與其有著千絲萬縷聯絡的一加手機在擴充套件海外市場。當然,本身兩家都師出同門,下面是幾家手機廠商的關係圖譜。
步步高集團董事長最早創立了小霸王,隨後創立了步步高,而金立董事長劉立榮曾經出身小霸王,在離開小霸王后創立了金立,隨後投過子品牌IUNI對標小米,可惜現在整個金立系已經破產。
OPPO則是段永平底下的陳明永創立的,OPPO和vivo一樣都是步步高之前旗下的一個產業,同時也是步步高的嫡系。後來陳明永買斷了OPPO的品牌,獨立出來。而vivo則是由段永平旗下的沈煒負責,最早是因為步步高發展通訊業務需要才設立的,最終vivo也獨立成立了單獨的通訊公司。
一加的創始人劉作虎此前是OPPO的副總經理,主要負責OPPO的藍光事業,隨後出走創立一加品牌。當然這裡OPPO和一加確實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不過,總的來看,劉作虎在整個手機行業裡並不活躍,只是安心做事,非常“佛系”。
正是這些千絲萬縷的關係,讓我們看到vivo和OPPO在品牌、戰略方向、產品推廣等方面的一致性,儘管之前OPPO和vivo之前在各自的宣傳上下了不少功夫,從線下的瘋狂擴張、再到各類明星綜藝代言站臺,但是他們當時在技術研發上沒有太多投入。好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這兩家公司已經發力技術,從最早的升降式結構,到超級VOOC閃充技術,再到今年的無孔手機概念和10倍光學變焦。雙方在技術的投入上也有目共睹。
相比於此前線上下瘋狂的擴張,OPPO和vivo的線下攻勢在國內已經沒有多年前的那種攻勢,不過在印度和東南亞市場,vivo和OPPO之間還是延續此前瘋狂線下擴張趨勢。但總的來講,雙方之間還是非常和諧的。
常程喜提“萬瓷王”,但聯想手機業務增長不少
提到“萬瓷王”,盧偉冰相比於常程來講還差了一些。在過去的一年裡,聯想集團副總裁常程在諸多品牌的釋出會後第一時間“碰瓷”宣傳。
小米8青春版釋出,常程微博擺資料“懟”:
iPhone XR釋出,常程擺資料“懟”:
紅米Note 7釋出,常程擺資料“懟”:
雖然這種“碰瓷式營銷”讓筆者在內的很多使用者感到難受,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聯想手機在過去一年中確實有非常大的進步。
根據聯想集團在港交所披露的資料,過去的一個財季,聯想的移動業務首次扭虧為盈,這是聯想收購摩托羅拉以來首次全球盈利。
根據香港財華社的分析,聯想能翻轉移動業務頹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 第一,強有力的成本控制能力,削減在利潤率低市場投放的資源,專注於盈利及高增長市場;明顯的表現就是,聯想集團移動業務公司直接經營的只有拉丁美洲、歐洲、中國和印度等幾個市場,在其他的新興市場聯想基本上都是採取收縮的策略。
- 第二,專注打造主流價位段及旗艦產品,這一點在北美市場上有很大反響。聯想透露,旗下Moto G系列每一季度僅這一個機種銷量可至400、500萬臺。
- 第三,聯想將資源投放在運營商渠道,而非線上渠道,有效的提高了訂單能見度,降低營銷成本實現更高的利潤。
包括筆者在內的很多人雖然不喜歡聯想,不喜歡常程,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聯想過去一年的手機業務確實在進步。
在今年MWC2019上,常程被問到如何看待華為、三星的可摺疊手機時,常程反問道:“你們摸到了嗎?”
針對摺疊屏手機這一問題常程還是非常理性的,常程迴應到:“摺疊屏除了形態帶給使用者的新鮮感之外,還能帶給使用者什麼東西,所以我覺得這個是這中間最核心的東西,所以說今天大家看到的,不管三星也好,華為也好他們釋出的產品我覺得都還行,挺好的,但是聯想我們很快也會發布產品。”
企業家做一流的技術、物美價廉的商品去打動消費者無可厚非,但是本質還是要回歸初心,不要讓營銷碰瓷成為自己工作的核心。
老羅沉默了
談起老羅,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有感而發。不少人喜歡錘子更多的是喜歡羅永浩。他直率、嘴巴不饒人。
更多人見識到老羅“嘴巴”的厲害,完全是因為羅永浩與王自如的三小時公開掐架。那時候錘子是新的,全新的產品,全新的團隊。甚至連羅永浩那時候都那麼的“輕狂”。
羅永浩和錘子最高光的時刻大概是在2017年,這年5月,錘子科技推出了堅果Pro,該產品大大改善了公司營收狀況。堅果Pro釋出後3個月,已滿腹信心的羅永浩已為2018年的錘子科技規劃好了成為“正規廠商”的目標,並準備在未來的每一年,圍繞高中低三個檔位,推出5~6款產品。除了這些,錘子還拿到了包括成都市政府在內的10億元的投資。
正當所有人以為錘子從2016年的財務危機中挺過來的時候,錘子在2018年5月15日的鳥巢召開了新品釋出會。那天北京下著雨,鳥巢並沒有遮雨棚。就在這場雨中,錘子科技正式釋出了堅果R1和堅果TNT顯示器。原本,大家都以為這是錘子全面轉好的節點,但是,事實恰恰相反。TNT失敗了,堅果R1自身也出現了很多問題。
羅永浩變得緘默起來。在微博上,曾經發言活躍的羅永浩現在像個沒有感情的轉發機器人。
2018年11月,“錘子科技和Ta的朋友們”釋出會在成都召開,這次的主題是錘子科技的周邊產品。筆者和同行在五糧液成都演藝中心談起錘子,談起羅永浩,我們嘴裡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這可能是錘子科技最後一場釋出會”。
第二次資金危機、TNT延期、位元組跳動收購、大衛和希瑞智慧音箱專案失敗、產品缺貨……種種跡象表明,錘子可能很快迎來了自己的終極大考。
創業不易,創業不易啊。羅永浩造手機基本上踩了所有的坑,雖然影響力算不上突出,但回顧其創業歷程,仍然有可圈可點之處。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羅永浩所主導的對“開源”的貢獻。但“輕舟已過萬重山”,往事已經如煙。
有人在貼吧問:“錘子會倒閉嗎?”。
“不會宣佈的。就像牛博網、老羅英語一樣,只會最後消無聲息地消失。”另一位使用者答。
參考文獻
《榮耀趙明:將推5G和摺疊屏,對手不是小米而是全球玩家》,新浪科技
《徹底撞車小米8青春版!魅族16X將在9月19日釋出》,IT之家
《段永平和他的門徒們》,深響
《聯想集團有限公司二零一八/一九財政第三季業績公佈》,港交所
《連續六個季度的業績增長,聯想集團業績全面開花》,香港財華社
《聯想常程:今年將釋出摺疊屏裝置,還有更瘋狂的計劃》,IT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