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賈永健:電商扶貧是不是一個偽概念?
【億邦動力訊】10月18日訊息,在2018中國(四川)電子商務發展峰會“電子商務精準扶貧論壇”上,順豐速運集團高階總監、川藏區總裁賈永建發表了演講。他指出,不能說電商扶貧是一個偽概念,但是現在確實還有很多問題需要破解。第一個,對於廣大農民來講,流量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這是我們需要破解的問題;第二個問題,如何解決長遠做品牌的問題;第三個問題,很多時候實際上本身農民並沒有很多受益,這是解決電商發展的當下矛盾問題,實際上還是很難的,這個問題需要電商志存高遠,真正站在老百姓的自身發展和自身的生存發展的角度來考慮;第四個問題,在電商扶貧的覆蓋面和深度、廣度上做設計;第五個問題,物流問題。
據悉,本次會議以“電商惠民 助農增收 共同富裕”為主題,將突出關注數字經濟、智慧融合、人工智慧、ofollow,noindex" target="_blank">雲端計算 、新零售 、大資料等熱點領域。在本次會議中,蘇寧易購、順豐速運等多家企業出席並發表演講。
順豐速運集團高階總監、川藏區總裁賈永建
溫馨提示:本文為速記初審稿,保證現場嘉賓原意,未經刪節,或存紕漏,敬請諒解。
以下是演講實錄:
賈永建:各位領導,各位來賓,非常感謝有這個機會站在這裡跟大家做一個分享。首先,可能需要有兩點需要說明。第一,因為今天我有其他事情,剛從機場趕過來。我講的很多東西,我認為是一些比較乾的東西,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講的也不一定對,如果大家覺得不對請大家包含。第二,這個報告我也沒有看,請大家理解。我講的不代表我們公司,更多是代表我個人。
我想從咱們中國的一個現象說起。我們常聽人家說,專家講專家講,實際上在我看來中國鮮有專家,真正的大師可能已經仙逝了,還有一部分即將仙逝,90%的專家可能都是假專家。所以說也不知道誰提了這麼一個概念叫電商扶貧,實際上我非常尊重電商,但是電商是不是真正能夠跟扶貧結合,或者說電商對扶貧來講是劃充分必要的等號,可能還有一些問題。當然,我不能說電商扶貧是一個偽概念,但是現在確實還有很多問題需要破解。
在我看來有這麼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如何解決流量的問題,因為流量本身是存量的概念,如何讓流量,讓固定的蛋糕分享給每一個人。坦白來講,大家應該很清楚,應該是誰錢多誰流量多。你只有流量多,你才能轉化率,你才能有銷量。對於廣大農民來講,流量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這是第一個我們需要破解的問題。
第二個問題,中國做扶貧電商,這是一個很難的問題,如何真正的解決農民或農民思想的問題。因為中國農耕社會幾千年的傳統下來,我們更多信封的是索取而不是奉獻。所以說如果按照一定標準去要求農民幹這幹那,這種可能性還是很小。如果說你的產品不行,終端的賣價也不行,因為消費者也不傻。如果賣價不行,你從產到銷,整個產業鏈各個環節,實際上都是受害者,誰也掙不了錢,當然農民也掙不了錢。如何讓農民真的是做一些生意,這個事情還是很難,真正讓農民謀長遠,這個事情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少,至少現在看來。這是第二個問題,如何解決長遠做品牌的問題。
第三個問題,我本身對電商平臺有一些我的看法,我為什麼這樣講,我們某縣曾經有一位縣長找到我們,說你們幫我做農副產品,假設5斤的東西賣十幾塊錢。因為價格低就拼命地讓順豐能不能給到5塊錢,我說5塊錢按照順豐的模式員工的津貼都不夠,給我5塊錢以後,十幾塊錢怎麼分配啊,給農民的可能就是幾塊錢,土豆也好,可能給農民的一斤也就幾毛錢,或者是大方一點給一塊錢。剩下的錢呢?我認為電商是給不出的。這裡面又有一個問題,很多電商如何解決好自身的發展及利潤問題,這個矛盾很多企業解決不了。因為沒有利潤怎麼生存呢,我需要養一大幫人。結果錢被你留了,實際上本身農民並沒有很多受益,這個問題怎麼解決,這是解決電商發展的當下矛盾問題,實際上還是很難的,除非大平臺。
全國的一些地方我也去了,所謂的展覽館可能沒有交易,因為房租免費,可能也就是領導來了的時候可以看一下,實際上裡面是沒有什麼交易量的。這個問題需要電商志存高遠,真正站在老百姓的自身發展和自身的生存發展的角度來考慮。
第四個問題,我認為在一定範圍內可以做電商扶貧,這是沒有問題的。你說我們藉助這個手段真的每個人都可以致富嗎,電商絕對可以助力扶貧,但是讓所有的人都去做,這應該也不現實,確實是到一定程度範圍內,一定層次上,一定區域內,這個效果是非常明顯的。電商發財了,有可能又是大的電商老闆,實際上只是個別人,有覺悟的帶著鄉村們致富,沒覺悟的呢?第四個問題,在電商扶貧的覆蓋面和深度、廣度上做設計。
第五個問題,物流問題。所有的人都講物流成本高,但是在西方物流的收費是非常高的。因為你是把物流做成成本,你總認為這裡面的錢被我們賺了,因為當成是成本,所以要壓低它的價格。坦白來講,很多快遞公司雖然是上市公司,實際上也沒地位,大電商可以隨時呼風喚雨。因為你把它當成成本,你就不太精於去做供應鏈的資料改造。供應鏈、物流鏈在西方是創造價值的,而在中國是降低成本的。獼猴桃是西方人到中國來,把它帶回去以後種成奇異果,賣到中國來一個賣7塊錢,我們一斤可能都賣不了7塊錢。前端的種也不行,產也不行,運也不行,銷也不行,就是一堆白菜。芒果也是,石榴也是,李子也是。
我認為這五個問題,應該是很多人要思考的問題。我們既然開會,開會就要有意義,大家應該是圍繞電商扶貧,甚至說中國大社會的脫貧,我們所有的企業需要做什麼,都要思考這個問題。
至於說未來怎麼發展的問題,實際上我們認為應該是中國的農民慢慢由農業化社會變成工業化社會,慢慢把農民演變成我們的工人,或者是有產業工人的屬性。因為只有這樣節約成本,才能解決農民本身思想的問題,幾千年都沒有解決。把農民真正的轉變成有產業工人思想職業人,或者叫勞動者,扶貧也好,或者脫貧也好,可能才真正有希望。但是坦白來講,這個路很長,可能幾十年,因為幾千年都是這個德性。
農民到產業過渡階段怎麼做,現在很多地方已經開始嘗試,政府一定要給力支援,政府不是和哪個電商關係好就拿點錢,真正錢要用得好。協會有沒有,我們的協會能不能站出來,我們的農民前端怎麼管,後端怎麼管,前端的問題,物流的問題,把所有的整合在一起思考這個平臺才有希望,缺一點都不行。
我們吃的大閘蟹,早期是江蘇的,安徽的,江西的,湖南的也有,湖北也有。這裡面沒有協會,沒有配合,沒有渠道的配合,就像景德鎮瓷器這麼高賣5塊錢。一定是政府、協會、農民,或者是物流企業、渠道,大家緊密配合,才能做品牌。比如說做某個品牌,才有希望真正把它做起來,才能讓產業鏈做好。
現在順豐做蘇州螃蟹,單純光物流運費都要5億,賣的價格還是很高的。今年在甘孜州州委州政府的支援下,運費就近2000萬。我們的松茸為什麼比雲南拉去賣更高,因為有品牌,如果順豐在前端做標準,物流我來給你配收,渠道我來給你配收,我完全可以做。在甘孜州那邊我們做了一個專案,不是單純建物流點,因為物流也解決不了扶貧的問題,我把物流的功能升級,它不是物流點,它是電商孵化,比如說農產品價格展示、交易、標準、包裝設計、品牌等等,它是一個這麼快的物流的點。在物流環節由我來把握,不會說壞了或者被調包了。酒類企業的痛點非常多,完全可以藉助物流的資源入手,來解決他的痛點,這是我們現在正在做的。
順豐現在是有能力去做的,順豐現在不僅僅是物流公司,我們是科技驅動的解決方案服務商,現在我們公司內部從海外也好,包括請了大量的科學家因公司,就是希望通過我們的IT或者人工智慧來引領,給各個行業做解決方案,無論是醫藥也好,生鮮也好,常溫的也好,全部做行業的解決方案。當然,我們也藉助於大資料,因為順豐有很多關聯的公司,完全可以做畫像的銷售。
我大概的想法就是這麼多,講得不好請大家多包含。確實我們要直面電商扶貧的問題要怎麼解決,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