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機投資者:二手礦機淪為廢鐵 拆分出售只為多賣些錢
近日有報道稱當前挖礦市場慘淡,許多投資人由於行情不好選擇出售礦機,但二手礦機的價格還不如新礦機便宜,即使價格極低,也少有人問津。競爭力不如新款礦機,投資者出不了貨,再加上現階段挖礦難度加大,那些二手礦機逐漸失去了它本來的價值和市場。
或淪為廢鐵,將拆分售賣
在過去的幾個月中,持續走低的價格和低迷的數字貨幣市場考驗著比特幣的吸引力,受此影響,虛擬貨幣礦機的購買意願也在降低,小礦機商李成帷就說:“這半年多來我們的利潤率已經下跌了90%,賺的錢基本上全都賠進去了。”但就在他打算關閉礦場,賣掉礦機時,掛在二手電商交易平臺上銷售三個多月的礦機只賣出了兩臺,價格也從1000砍到了700元,線下渠道問了不少門店,更是沒有人願意回收這些舊礦機,或許最終它們會待在角落積灰成為無人問津的鐵疙瘩。
對於擁有這些舊礦機的投資者而言,賣出即將爛在自己手裡的每一臺機器,都是減少投資損失方式,既然成臺的礦機沒人購買,很多人都開始將礦機進行拆分售賣,礦工姚旭就是其中一員。
姚旭在兩個月內將他所有礦機的元件一一拆分為各組零件,有硬碟、電源、礦卡、主機板等,據他說他將舊礦機拆解分門別類,只想“儘可能多賣些錢。”
當初買入時幾千價格的礦機,就算拆分出售最終也只能回收一兩百元,巨大的收益落差幾乎讓礦工資本無歸,低迷情緒蔓延,挖礦市場隨即陷入萎靡,展望前景似乎還是一片灰暗,礦業的未來會歸於何處?這或許能從會影響到整個礦業市場的三大礦機商近期的動作中,窺見些許端倪。
謀求IPO,摸索轉型
資料顯示,在挖礦算力最高時,國內比特幣挖礦算力佔據全球算力的九成,如此大的利益在當時引起國內礦機公司建立熱潮,然而如今時過境遷,在經歷優勝劣汰後,現在的市場主要由位元大陸、嘉楠耘智、億邦國際三大礦機商分割。
而隨著2017年下半年以來,國內監管趨嚴,國內的數字貨幣市場也跟著處在敏感區,與之緊密相連的挖礦產業也頻遭約束,再加上漫漫無期熊市的壓迫,就算是三大巨頭也不得不開始尋求新的出路,國內監管難以發展,到港交所謀求IPO就成為他們的共同選擇。
今年7月嘉楠耘智與億邦國際先後遞交了招股書,位元大陸緊隨其後於9月26日遞交了申請書,然而IPO之路並無他們想象中的順利,位元大陸自從披露招股書以來幾度被負面訊息纏身,被懷疑是否產生了上市危機,億邦國際更是疑似夥同洗錢,被投資者告上港交所,上市之路被阻礙,嘉楠耘智也無成功訊息傳回。
至此,三大礦機商上市之路均受阻礙,能否成功還未可知,而在市場如此嚴峻的形勢下,專注在一個地方顯然是在消耗資源,所以三大礦機商的業務轉型也在計劃中。
據位元大陸在招股書中表示,此次集資所得將部分用於高科技AI晶片及AI應用的研發及擴大生產,可見其對轉型AI晶片已經頗為重視。和位元大陸相似,嘉楠耘智也稱正在開發用於人工智慧應用的ASIC晶片,目標運用包括智慧家居、智慧城市、智慧監控及智慧玩具中的語音和影象識別功能及多種物聯網應用。而億邦國際起家於電信產品,招股書稱其核心研發能力的關鍵是長期客戶,包括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招股書中還透露,為了迎合5G系統目前也在進行產品升級以支援5G網路。
總結
由上可見,面對慘淡的市場,巨頭們已經開始相應的佈局,礦業的未來也將會隨之轉型,這對礦機商們是挑戰也是機遇,而那些逐漸淪為無價值礦機造成的財產損失只有“落難礦工”承擔,所以投資還是得三思而後行,以免落得血本無歸。
宣告:本文系九個億平臺原創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網站、APP等網際網路平臺用於長期商業目的內容轉載須同九個億簽訂《內容合作協議》,九個億保留對各平臺內容侵權之一切法律追訴權,“九個億”所刊載原創內容之智慧財產權均為“九個億”所有,歡迎各方轉載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