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挑食的真相,口味的不同與人的基因有關呢!
口味的不同是否與人的本質區別——基因有關呢?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飲食喜好不只與味覺基因有關,與嗅覺基因也有關係。
拿香菜來說,喜歡香菜的人吃什麼都想放點香菜進去,厭惡香菜的人聞著味道就有一種本能的排斥。
不同人種間,討厭香菜的人比例存在極大差別,2012年兩位加拿大科學家統計發現東亞人討厭香菜的最多,有21%;拉丁裔和中東地區討厭香菜的人比例最低,分別只有4%和3%。研究發現這是11號染色體rs72921001的位點多型性的緣故。而且,如果OR6A2嗅覺受體基因出現變異,就會明顯表現出對香菜的排斥,聞起來覺得有似鹼性肥皂味。
因此挑食或許只是基因不同。佛羅里達大學嗅覺和味覺中心的一位科學家稱,與男性相比,味覺超常的能力在女性身上更為常見,而亞洲人和非洲裔美國人中味覺超常的人又比白種人多。科學家估計,在美國,大約有15%的人是味覺超常人士。
當然,美食不止跟味覺、嗅覺基因有關,它還蘊含著感情與歷史。大多數人都具有小時候形成的故鄉味覺記憶,它非常強烈,讓人對之念念不忘,據說孩子想家了,多半是想家裡的飯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