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孝心”誠可贊 扇枕溫衾不可少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近年來,網際網路科技飛速發展,人們敬老孝親的方式也隨之發生改變,幫助老人網路購物、線上約車……螢幕輕點之間老人也輕鬆享受到了吃穿住行等方方面面的服務。人們期待未來有更多的科學技術運用到養老行業,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增強他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父母腿腳不便,幫他們叫個車出門;懶得做飯,幫忙叫份可口的外賣;在手機上幫父母完成各種生活繳費、就醫掛號;連上視訊讓他們看看思念的兒孫、舊日好友……“網際網路+”帶來的種種便利縮短了老年人和年輕人之間的距離,“電子孝心”讓老人感受到更多來自兒女的惦念和牽掛,也增加了他們溝通的渠道。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成全了受工作和生活羈絆、不能常伴父母的年輕人的一片孝心。
讓老年人感受科技的魅力不應是簡單地“替您下單”,還應牽著父母的手觸控科技。實際上現在很多老年人都對各種新鮮事物保持著熱情和好奇心。要滿足老年群體對價值感、成就感和滿足感的渴望,一方面要摒棄適老科技就是按鍵字型加大、智慧功能減少這樣想當然的觀念,真正從老年人生理變化、機能衰退帶來的影響出發考慮他們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多給予老年人一點耐心和愛心,手把手帶他們玩轉高科技,而不是逐漸被高科技“邊緣化”。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序持續加快,養老產業的社會需求迅速增長,越來越多的老人開始接受機構和社群養老。針對這部分群體特別是那些雖然部分生活尚能自理,但品質已明顯下降的老人,或者已經失能,需要他人全方位照料的老人,怎樣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時代資訊化的手段、網際網路和物聯網技術以及大資料的應用,為他們提供專業化、個性化的養老服務,滿足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是科技創新的一個重要方向。
雖然科技可以給老年人插上實現願望的翅膀,但科技再發達,技術再進步,對老人來說,“電子孝心”也替代不了兒孫們承歡膝下、共享天倫帶來的那份溫情和喜悅。百里負米、扇枕溫衾的體貼都是老人最期待的,因為陪伴才是最深沉的愛,對父母而言最暖心的話就是“別怕,有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