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微訊號被封,竟然是因為進了這些微信群。。
【前情提要】:
這是他的唯一個人微訊號,在新媒體從業的他,客戶關係等都在這個微信上,這事也給他帶來了不小的困擾。
他把這段經歷總結了出來,希望能幫到你,尤其是通過個人微訊號從事大量營銷行為的,應該儘量避免一些文中提到的高危行為。
以下是他的總結,我也加了一些評論進去。
今天週一我自己的個人微訊號剛剛被封號了。
作為一個新媒體從業者,因為沒有備用號,我的個人微訊號需要從零開始。
哪些是可能的高危動作?
我最近盤點一下最近的 高危動作 ,如果有遺漏請大家幫忙補充:
1. 我是群主的群裡面,參與討論崔的熱點話題,這個風險挺高;
【一碗樑粉】:正像這位朋友在下面提到的一樣,“微信群無論大小都是公共場合”。
而在公共場合,所有的言論都是公開言論,無論是語音,圖片,還是文字。
在微博或者朋友圈裡,你可能看到過很多微信群的文字截圖爆料,更加有趣的是,這些文字裡還會包含“內部資訊,切勿外傳”的重要提示。 比方說這個:

換句話說,當你在微信群裡發言的時候,跟拿著一個大喇叭在廣場上發言,沒什麼兩樣。
更加不能碰的是紅線,無論是在直播平臺,還是在微信群裡,就像篡改國歌的這位:

2. 朋友圈連續釋出營銷分銷方面的訊息
【一碗樑粉】:朋友圈是營銷的主戰場,大家釋出注意個度。
而且,當你的微訊號好友數上升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朋友圈釋出的內容可能會被“遮蔽”。
另一些被遮蔽的可能是(下面的推測來自 知曉程式):
一是壞事,因為這說明你的網站或你網站相同 IP 的伺服器存在違規,違法內容;
二是好事,因為這說明這個連結太受歡迎了,轉發數達到了朋友圈的觸發閾值;
三是雙方都不知道連結被在朋友圈無法顯示的原因。
第三種就是我們舉例的情況,轉到朋友圈「今日頭條」內容有時僅自己可見,而好友卻無法看到自己的分享。對此,「今日頭條」的相關人士表示,其產品團隊也曾「間歇性」地遇到類似問題。而騰訊公關部相關人士也作出過回覆稱「並未主動攔截今日頭條,也不知道是否存在禁止分享的情況。」
3. 上週四11日,用wetool在24小時內刪除了730多個人,都是對方已經把我刪除好友的,還有少數把我拉黑的。這個是高風險操作。
【一碗樑粉】: 最近我注意到了,通過工具進行的,越來越頻繁的所謂“爆粉”操作。
以前還沒這個感覺,這個月“對方通過群聊新增”的來源越來越多,一天下來有好幾十個之多,比方說像這樣:

這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通過工具批量新增的了。
工具雖然方便,也很高效,可是千萬別低估了市值2.68萬億騰訊的技術實力。
監測你的高頻營銷行為,觸及一定閾值的時候,封你沒商量。
而通過wetool刪除殭屍好友的行為到底屬不屬於高危行為,我覺得不一定。
但是通過工具批量新增好友行為應該算是高頻的營銷行為了,肯定會被監測到。
說到底,騰訊提供的微信是溝通交流工具,肯定不希望大家拿來當營銷工具的,儘管這是沒法避免的。
4. 累計加了500多個群。裡面有些群已經被封,提示風險資訊。這些群應該儘快退掉的。糞青群,彩 piao群,區塊鏈空氣幣群,換群shua 單等灰產群,低俗se 情群,應該儘快清理。
【一碗樑粉】: 進群有風險,入群需謹慎。
對於這些違規甚至違法的群,即便你不是群主,進入這些微信群也是有風險的。
所以,你要做的是:趕緊查下自己已經進的群,有沒有違規甚至觸及紅線的群。
如果有,趕緊退出來,一分鐘都不要猶豫!
一碗樑粉猜測,以上列舉的4個行為(當然封號肯定也會因為別的行為而觸發,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分屬於不同的維度,不同的維度肯定有不同的權重。
那麼,根據權重以及這些行為的次數,在騰訊的評判標準裡一定有個體系來打分。
當總的打分觸及一定閾值的時候,就會觸發不同程度的封號。
總結一下,微信群無論大小都是公共場合。
在群裡的言論尺度,和在人來人往的廣場大街沒區別。
補救措施:
1. 整理通訊錄
2. 整理儲存重要的聊天記錄
3. 錢包裡的零錢,各種卡
4. 比較重要的小程式,尤其是輕社群類的,花錢買的,整理彙總一下,看看能有什麼辦法補救
各位老師有類似的經驗請多多分享。
以上,一碗樑粉就分享到這裡,希望能幫到你。
更多關於個人微訊號的運營,以及解封技巧等,可以在我們的知識星球社群中找到更多內容。
作者公眾號: 社群那些事(wenbin-pr)
當然,更加歡迎你來參加我們的流量運營裂變線下課程,獲取現場交流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