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本世紀最大騙局 堪比鬱金香事件
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這篇文章沒有什麼是區塊鏈、如何利用區塊鏈技術解決去中心化等問題的科普,有的僅僅是幾個與區塊鏈有關的“尷尬”問題。
分散式區塊鏈和足球寶貝?
是的,你沒看錯,區塊鏈和足球寶貝竟然都已經扯到一塊了。
不得不承認,它是熱點。區塊鏈這個話題,因為應用還是個問題,按照理論來說,它應該會慢慢冷靜下來,但由於越來越多企業的佈局宣言,又再次把它炒得炙手可熱了,儼然是那個豬都能起飛的風口。雖然,現在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區塊鏈應用正在暴跌中。
但是風口一定是合理的嗎?有沒有可能壓根就是一場騙局呢?
雖然區塊鏈技術已經被捧上了天,但我們依然要冷靜思考一下以下幾個問題:
1.信任問題僅僅是不可篡改嗎? 2.如何證明我是我,我的是我的? 3.高度隱匿下,如何保證安全?
信任問題,不僅僅是不可篡改就可以解決的
在談到區塊鏈的時候,從業者會說“網際網路解決了資訊傳遞問題,而區塊鏈解決的是可信資訊的傳遞問題”。區塊鏈推崇者引以為傲的區塊鏈優勢之一是利用不可篡改等技術特徵解決了信任問題,但技術歸技術,現實是現實。在現實生活中,籤合同之後賴賬的不再少數,你把合同存一萬遍,老賴就不賴賬了?
有人認為區塊鏈與金融更搭,比如資產上鍊,這樣個人的資產就得到了保障,誰都篡改不了,誰也不能偽造自己的生產、經營業績,這樣銀行等金融機構就可以輕鬆的進行風險評估。
實際上,銀行關心的並不是你的資訊準確與否,他們關心的是你的償還能力和償還意願,因為在資產、經營資料上鍊的過程中,誰來監管呢?難道說,我把謊言儲存一萬次,就變成了真理?
如何證明我是我,我的是我的?
區塊鏈技術的擁蹩們一直在強調區塊鏈的可信度高,但在證明“我是我”、“我的是我的”時,卻拿不出更好的說辭。
比如,我擁有10個比特幣,如何證明這10個比特幣是我的呢?可能只能靠那一串數字密碼來證明。那如果我忘了、或者被人竊取了呢?是不是這10個比特幣就不屬於我了呢?
這就好比,你把自家的房門鑰匙搞丟了,你就再也進不去你家房門了,然後撿到鑰匙的不僅可以登堂入室,還能把你的房子賣掉?
如果沒法證明“我是我”、“我的是我的”,又如何傳遞信任?
高度隱匿下,如何保證安全?
如前面講到的數字資產容易丟失是區塊鏈的弊病之一,另一個比較尷尬的問題是,高度隱匿下,如何保證安全?
這裡所說的安全包含多方面的,一個是資產歸屬的安全,前面提到的丟了鑰匙就沒家了足以證明區塊鏈技術的幼稚層面,或許有人會跟我說,你就不能不把鑰匙搞丟嗎?呵呵。
另一個安全顧慮是,如果被不法分子利用了,如何保證可追蹤性?比如電腦中病毒後,被人索要比特幣後才能解毒;再比如綁匪要求比特幣匯款後才能放人;還有國家安全資訊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加密傳播等等。這些都是區塊鏈技術無法解決的問題,因為其本身的特點就是如此。
這就好比,有人給你推銷說,這把菜刀能夠削鐵如泥,但你放心,它砍不死人。你會相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