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中國員工在群內詢問發薪事宜 半小時後該群遭解散
停發60餘名FF中國員工工資?恆大回應
恆大FF員工疑被“變相降薪”。
文 | 《中國企業家》記者 李豔豔
編輯 | 王芳潔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FF資金瀕臨耗盡之際,圍繞在恆大與FF間的風波層出不窮。
10月16日早間,媒體報道稱:“FF中國60餘名員工沒有收到本應10月15日到賬的8月21日至9月20日的工資。一位遭薪資停發的FF員工透露,10月15日晚間,部分員工在FF中國500人員工群中詢問發薪事宜,恆大法拉第高管無任何迴應,半小時後勒令解散公司員工群。解散當即,60餘名員工隨即成立討薪群,並在群中討論維權事宜。據最新內部訊息透露,這批員工計劃近期進行集體勞動仲裁。”
就此,接近恆大人士告訴《中國企業家》,上述60餘名員工沒有與恆大法拉第未來續簽任何勞務合同,且目前尚未到公司規定的發薪日期,不存在停止發薪一說。
上述接近恆大人士還稱,FF那邊到處說恆大法拉第未來變相降薪的訊息,也不準確。“別說FF了,恆大所有員工的薪酬(結構)都是50%工資50%獎金,整個績效考核體系就是這樣。如果決定進恆大,就要接受這種約定。”
薪酬爭議
近期,網路盛傳“恆大FF員工薪資減半”、“恆大變相調薪”。恆大方面曾就此作出迴應稱,薪酬體系確實進行了調整,但並非網傳的變相減半。“由於恆大法拉第成為了Faraday Future在中國的運營總部,因此其薪酬體系也逐漸由原有的Faraday Future體系,調整為恆大的薪酬體系。”
此前,一位在恆大工作多年的員工曾就薪資問題迴應新京報稱,“比如一位恆大法拉第員工原本在每月10日可得到全部薪水,在恆大的薪資體系下將變為,在5日得到基本工資,在20日得到另外的績效工資,而恆大內部對基層員工基本上‘只賞不罰’,因此其得到的工資與原工資基本一致,甚至更多。”
另有多位受訪的恆大FF員工迴應稱,目前薪資改革落實未滿一月,因此不能判定是否較之前有所提升。可以確定的是,並非網傳的變相薪資減半。
值得關注的是,與薪資改革一同進行的是人員調整。根據新京報訊息,目前百位員工中的絕大部分已經完成新合同的簽署。
公開資料顯示,早期的法拉第未來為中國北京和美國加州雙總部制。恆大入股後,曾希望將北京員工整體遷移至廣州辦公,涉及部門包括研發、銷售、行政、人力等,人數在百人以上。最終由於整體遷移難度較大,恆大法拉第只進行了部分遷移,即將其中部分(20%-30%左右)願意遷往廣州的員工進行了遷移,其餘部分暫時留在北京。
當中國的恆大FF公司爆出薪酬糾紛時,美國的FF公司尚未有類似的訊息露出。相反,從媒體報道來看,恆大的注資,讓FF美國公司的人力資源迅速豐滿。
據介面新聞報道,美國當地時間9月11日下午1點, 賈躍亭手扶著一塊巨大的黑色標語牌:歡迎加入法拉第!(Welcome to FF!)。而FF工廠的人力主管Vince Nguyen宣佈,招聘人數被重新整理為1300名。Vince最初曾在去年3月加入FF,半年後,由於樂視危機導致FF出現資金問題,他在去年9月離開。但今年FF獲得恆大的投資之後,Vince於4月份又再次加入了FF。
和Vince一樣,在過去的幾個月裡,特斯拉、本田、通用汽車和福特的前員工們開始“迴流”此前曾一度資金鍊斷裂的FF。而在拿到恆大的20億美元投資之後,絕大部分的受訪員工們表示FF的福利和薪水“是令人滿意,有競爭力的”。
“仲裁”
10月以來,“仲裁”成為恆大FF與賈躍亭之間解決糾紛的重要武器。10月7日,恆大健康(00708.HK)釋出公告稱,其投資的FF已於10月3日,在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提出仲裁,要求剝奪恆大作為股東享受的有關融資的同意權,並解除所有協議,剝奪恆大在相關協議下的權利。
7月,賈躍亭已向恆大方面提出,後者支付的8億美元已基本用完,要求恆大再付7億美元。恆大與賈也簽訂了補充協議,同意在滿足支付條件的前提下,提前支付7億美元。根據公告,賈躍亭利用其在合資公司佔有多數董事席位,在沒有達到合約付款條件時,便要求恆大付款,並以此藉口提出仲裁。
對此仲裁,恆大方面稱,已履行相關協議項下的責任,已聘請國際律師團隊,將採取一切必要行動,捍衛恆大在相關協議下持續享有的權利,保障公司及股東利益。
FF方面則迴應稱,其試圖擺脫恆大的唯一原因是,恆大健康沒能履行承諾和支付同意的款項。FF還在隨後的公眾號文章中,詳細敘述了恆大健康未履行財務承諾、預量產準備就緒等內容。紛爭就此曝於陽光下。
10月16日,與FF有關的另一則訊息是,據財聯社報道,平安證券申請解除賈躍亭名下持有5758萬股股票保全措施,日前被法院駁回。
平安證券稱,賈躍亭已將其所持有5758萬股樂視網高管鎖定股股票質押給平安證券,該部分股票對應融出資金共計8.15億元。法院於2017年6月簽發協助執行通知書,要求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協助凍結賈躍亭名下的5758萬股樂視網高管鎖定股股票,導致平安證券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故申請解除相應財產的保全措施。
上述訊息稱,上海市高階人民法院認為,平安證券解除保全的異議請求缺乏法律和事實依據。法院已於近日釋出執行裁定書,駁回了平安證券於2017年8月1日提出的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