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手機時代要來了嗎
2月25日-28日,一年一度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2019)將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辦。儘管產品還未全部發布,但如今正值智慧手機行業的寒冬,手機廠商們都在期待伴隨5G時代而來的新一輪換機潮,因此,5G手機無疑成為了此次活動的焦點。但從目前5G網路的建設程序來看,正式商用需要等到2020年。業內人士認為,在此期間,5G應用的研發和物聯網的佈局將是手機廠商的重點任務。
集體亮相
多家手機廠商宣佈將在MWC2019上釋出自家的5G手機,這將是業內首次大規模展示和釋出5G手機。
2月24日晚間,在MWC2019舉辦的全球釋出會上,華為釋出了首款5G摺疊屏手機Mate X。華為Mate X將搭載麒麟980處理器,內建巴龍5000基帶以實現5G功能。
同日,小米也在MWC2019的全球釋出會上釋出了小米Mix 3滑蓋手機的5G版本。這款手機配置高通驍龍X50調變解調器。據接近小米的知情人士透露,小米5G手機正式上市可能要到二季度。
一加也不甘落後,將在此次大會期間展示自己的5G原型機。據悉,該裝置將配備高通驍龍855移動平臺和X50調變解調器。在去年12月的高通技術峰會上,一加CEO劉作虎曾表示,這款5G手機的成本,可能比一加的6T高出約200-300美元。
就連“消失”已久的中興,也將正式釋出首款5G旗艦手機中興天機Axon 10 Pro,預計2019年上半年率先在歐洲和中國市場上市。
而三星和OPPO的動作要快一些。幾天前,三星剛剛在舊金山釋出了新一代高階旗艦智慧手機Galaxy S10系列和首款可量產的摺疊手機Galaxy Fold,均支援5G網路。2月23日,在2019 OPPO創新大會上,OPPO展示了首部5G手機。而vivo更是在1月24日就正式展示了首款5G手機——APEX 2019。
根據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的預測,未來幾個月內,將有約20家公司推出支援5G的手機產品,25個運營商將提供5G服務。另據全球移動通訊系統協會預測,2019年5G網路將在21個市場成為現實。
5G機遇
手機廠商之所以爭先恐後推出5G手機,是因為每一輪通訊技術的改變都將成為影響手機市場的根本力量。“通訊技術的改變,必然帶來市場換機的需求,這是手機市場的一個最大規律。”產業觀察家洪仕斌表示。
如今智慧手機市場飽和的狀態讓手機廠商們感受到了巨大壓力。根據Canalys最新公佈的中國智慧手機市場2018全年出貨資料,2018年中國智慧手機出貨量同比大跌14%至3.96億部,這也是中國智慧手機市場持續第二年出現負增長,總體規模已經回到了2014年之前的水平。此外,前五名手機廠商總體市場佔有率從2017年的73%大幅度增長到2018年的88%。
展望2019年,Canalys並不認為會有喘息空間,預計中國手機市場將在2019年繼續下跌3%至全年3.85億部。
“4G手機的換機高潮已經過去,手機市場的整體份額逐漸減少,銷售量隨之降低。但到了5G時代,還會迎來新的換機潮,對產業鏈上的任何企業來說都是一次難得的機遇,尤其是中小手機廠商。”洪仕斌說。
面對行業冬天,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認為,5G將是手機業務的春天,5G時代來臨,將會帶動智慧手機行業新一波的換機潮。
而5G時代的到來,或將引發新一輪手機市場格局的改變。從1G到4G的演變過程可以發現,手機市場的格局總是隨著通訊技術的迭代而發生改變。1G時代,摩托羅拉在行動通訊及電腦處理器領域中都是市場先鋒,但1997年,摩托羅拉走下神壇,在全球行動電話市場的份額從1997年的50%暴跌至17%;2G時代,愛立信、諾基亞和三星成為新的壟斷者;3G時代,蘋果、中華酷聯和小米迅速崛起;4G時代,OPPO、vivo全力投入4G,2016年成功躋身國產手機銷量前列,與華為、小米形成如今的“華米歐維”新國產四大格局。
在產經觀察家、釘科技總編丁少將看來,幾大主流廠商需要佔據先機,在新通訊時代來臨之際把握好機會,牢牢維持住自己的市場份額,而中小手機廠商更需要這個機會衝出重圍。
普及之前
不過,5G手機的密集釋出並不意味著大規模商用,畢竟5G網路還在試點過程中。根據工信部的規劃,2019年我國5G預商用,2020年才正式商用。
“對於更多的手機廠商來說,跟隨或者觀望才是根本。畢竟5G手機的佈局首先需要移動運營商的基站支援,只有運營商搭建好了平臺,最終的終端產品才能真正得到應用。”洪仕斌說。
魅族科技創始人黃章曾表達過對5G的看法:“5G第一代產品可以說是測試機,第二代是測試機改進版,至少第三代後對普通使用者來說才是嚐鮮版,能否成熟大批投入市場都未必。普通使用者不用太心急,沒必要買個5G半成品,增加不必要的負累。我希望能等比較成熟的時候再推出市場。”OPPO副總裁沈義人也坦言,5G手機民用還未到合適時機,兩年以後才會在消費者端真正商用和普及。
那麼在這兩年時間中,手機企業靠什麼來支撐市場呢?丁少將認為,1G-4G都是著眼於人與人之間更方便快捷的通訊,5G的發展一方面是物物相連的通訊需求促發而成,在5G完善之後,還需要運營商、5G裝置商來共同推進5G在更廣泛的範圍內使用,因而需要促進場景的應用,5G時代,物聯網產業必將出現跨越式的發展。
沈義人此前也曾指出,只發布支援5G網路的手機顯然是遠遠不夠的,沒有豐富的生態做支撐再強大的硬體也無法施展拳腳。
目前運營商、裝置商正在大力促進5G物聯網應用的發展,如AR應用場景、車聯網的研究,並討論構建基於5G通訊的工業網路,以促進相關的企業應用5G。
在等待5G的期間,IoT(物聯網)業務也成為了一些手機廠商的新支撐點。2019年,小米啟動了“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這也將成為小米未來五年的核心戰略。據瞭解,AIoT的含義是AI+IoT,即人工智慧與物聯網平臺聯合,也就是說在未來五年內,小米會一手抓住手機業務,而另一手將進一步投入到AIoT的研發中。OPPO也在2018 OPPO開發者大會上推出了智慧助理Breeno,在5G+時代,Breeno將是“泛生態中樞”,融合並控制IoT裝置、可穿戴以及車聯網等更廣泛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