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中國創客第五季啟動
3月21日,王躍春(左一)、吳海(左二)、閻焱(左三)、戴自更(左四)、徐小平(右四)、周鴻禕(右三)、戴小京(右二)、毛大慶(右一)一起啟動尋找中國創客第五季。
戴自更:5G將釋放新內容需求,人人都是頭號玩家不再只是電影。
閻焱:創造和創新能力的基礎是獨立思考,而獨立思考的前提是思想自由。沒有獨立思考、沒有獨立見解的企業一定做不大、走不遠。
徐小平:創業的黃金時代也許結束了,但是白金十年正在撲面而來。
周鴻禕:真正成功的創業者,每個人背後都有很多艱辛和壓力。成功有早晚,先胖不是胖。
毛大慶:焦慮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是創業過程中的常態,這些最後都會變成你最豐富的人生經歷。
3月21日上午,以“燃動新十年”為主題的尋找中國創客第五季啟動峰會在北京舉行。尋找中國創客發起人、北京文投集團總經理戴自更,中國網際網路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海,財訊傳媒集團總裁、《財經》雜誌社社長戴小京,中國創客導師、賽富亞洲基金首席合夥人閻焱,中國創客導師、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中國創客導師、360集團董事長兼CEO周鴻禕,中國創客導師、優客工場創始人兼董事長毛大慶以及山水創投董事總經理王躍春等一起啟動尋找中國創客第五季。艾問創始人、投資合夥人艾誠擔任本次峰會主持。
尋找中國創客第五季由山水創投聯合北京文投集團、中國網際網路投資基金、《財經》共同主辦。
前四季選出50位年度中國創客
2015年春天,“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風起雲湧,新京報創始人戴自更攜手著名企業家柳傳志、馬雲、俞敏洪、張近東、郭為、周鴻禕,和頂尖投資人李開復、沈南鵬、徐小平、熊曉鴿等中國創客導師,發起並創辦了尋找中國創客大型公益評選活動,致力於“尋找影響未來的偉大公司”。到第五季,中國創客導師已從10人增加到18人,戴自更、曹國偉、閻焱、汪潮湧、毛大慶、包凡、張磊、張穎先後加盟導師團隊。
四年來,尋找中國創客累計吸引9000多個專案報名或經機構推薦參賽,從中篩選出800多個專案參與了51場年度路演,由中國創客導師與近百家投資機構的合夥人、來自高校、科研院所、業界專家學者組成的278位評委現場打分,先後有147個創業專案入圍決賽,最終由所有中國創客導師親自投票,選出50個專案獲頒“年度中國創客”稱號。
尋找中國創客舉辦了大型峰會24場,逾3萬人現場參與活動,網路點選量超過10億次。尋找中國創客年度頒獎盛典——“烏鎮創客之夜”,連續4年成為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2018年,“尋找中國創客”品牌升級為山水創投,通過打造評選活動、創投新媒體和創業投資三大核心業務,為創業者搭建起連線導師、媒體、政府、投資機構的全方位服務平臺。
最新的資料統計顯示,截至2019年3月,年度中國創客專案的平均年齡不到5歲,已累計完成了246次、共計644億元的融資,平均每隔9.7個月獲得一輪新融資。其中已有5家公司上市、12家正在籌備上市,至少13家已成長為獨角獸企業,速度最快的從創立到成為獨角獸只用了10個月時間。
“尋找中國創客”與其他的創投平臺有何不同?發起人戴自更總結:一是有最頂尖的企業家和投資人擔任中國創客導師和評委;二是有媒體背景、報道資源以及媒體人在價值發現上特有的敏銳和眼光;三是與一線投資機構緊密合作,共建共享專案源;四是有專業的品牌策劃能力和服務能力;五是對優質資源的聚合能力。
作為深度連線政府、媒體、創業企業、投資機構和大公司的服務平臺,尋找中國創客的影響力覆蓋1.5億創業、投資和新經濟人群,已成為中國創新經濟的風向標。
創業要穿越週期,抓住真正的需求
啟動儀式後圓桌論壇環節,由山水創投董事總經理王躍春、軟銀中國資本創始合夥人宋安瀾、創世夥伴資本創始主管合夥人周煒、聯想之星主管合夥人王明耀、一點資訊總裁陳彤、《中國企業家》雜誌社社長何振紅、新浪網高階副總裁鄧慶旭等嘉賓,就過去二十年創新創業的變化、未來十年創新創業可能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談到過去十年或者二十年感受到的最大變化,陳彤說,20年前做嚴肅新聞能夠迅速取得成功。但現在在資訊流衝擊之下,做新聞很難,但不變的是大家對內容的需求。鄧慶旭表示,不管發生什麼變化,創業者和企業家的優秀品質,一直是沒有變化的。
圍繞新十年,未來創業的機會在哪裡?宋安瀾認為,AI是一個重點,相當於20年前的PC網際網路,10年前的移動網際網路,下一個十年AI一定會對整個TMT行業帶來本質的改變,帶來大量的投資機會。周煒說,今後網際網路會和AI,以及AI的載體連線起來,這會解決優質供給不足的問題,讓有效供給變成優質供給。
對於這個問題,何振紅認為,智慧製造領域還有很大的機會,網際網路下半場除了AI技術、大資料、物聯網等,一定會對製造業有巨大的改造;製造業在產業鏈上的延伸也很重要,比如工業機器人;另外,接下來這十年要穿越週期,所以堅持很重要。
在媒體人對話投資人環節,鄧慶旭向投資人提問:創業者身上有哪些東西具備超越時代的要素?王明耀總結了一些失敗的案例,他說,一些專案沒有真正抓到需求,或者抓到的是偽需求;也有些創業者對專案節奏的把握出了問題,通常都是過度快速擴張。此外他表示堅持很重要,不能堅持最終導致了創業者失敗。
目前活動已開通3種報名渠道:
1)關注尋找中國創客微信公眾號;
2)將BP等材料傳送至[email protected];
3)撥打聯絡電話010-65630939。
新京報記者 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