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be秀出十大PS新神技,個個驚豔炸裂!
真的,說到P圖,Adobe不是針對誰……
這家已經發展成全家桶的公司,未來可能依然王旗不倒。
不信?他們剛剛秀出了基於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等前沿技術的十大神技。
個個炸裂,招招驚豔。
自動剪片,畫面跟著主角跑
剪輯師經常遇到一個問題:把視訊剪成不同的長寬比,比如把 橫向 的視訊剪成 縱向 ,通常很災難。
擷取框不動的話,主角汽車只要隨便動一動,幾秒就出圈了;
如果每一幀都要手動調整擷取框的位置,又很麻煩。
不過,這個名叫 Project Smooth Operator 的功能,可以利用Adobe Sensei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框架, 自動追蹤 視訊裡主角的位置。
駕車穿越大漠,用縱向視訊也感受得到浩瀚的氣象。
如果,主角的移動方式再狂野一些呢:
△ 這是最終效果
運動場景也能駕馭,就算滑雪選手動作幅度再大,都可以收在狹窄的擷取框裡。
如果 主角不止一位 呢?當然是根據各自的動作,自動鎖定 每一幀 的重點:
比如,一人,一狗,一段閒在的時光。
還有三人跳傘,身體互相交疊,依然不在話下。
自動摳圖,不管背景多複雜
這項叫做 Fast Mask 的功能,可以 自動分割 視訊的主角和背景,速度迅猛。而且操作簡單。
只要在 任意一幀 裡,手動標記幾個點,就能自動選中主角:
再點選“Propagation”,其他幀的主角,就一鍵摳成了:
這樣,主角和背景就輕鬆分開。
然後,背景部分想要怎麼改,都沒問題。比如,變成黑白,再加上字:
那麼,複雜背景表現如何?
小朋友在草地上輕快地跑跳,依然只要操作一幀,後面就都可以近乎完美地分割。
就算,貓咪的身體被柱子遮擋,Adobe還是很聰明。
戲精3D虛擬相機
3D模型要在2D表面上觀察,一點也不友好。轉角度、調位置都是分開進行:
△ Adobe Dimension是傳統軟體
但如果把 PC工具 和 手機攝像頭 結合起來呢?就是Adobe的 華爾茲 計劃(Project Waltz)。
只要隨意移動手機,鏡頭裡的模型就會跟著動了:
當然,還可以走遠一點,發現飛船上面還有一隻紅色的飛行器:
當然,作為視訊內容創作者,你也可以假裝走進這臺紅色的飛機。扮演駕駛員,模仿氣流襲來、飛機振動的感覺。
戲精的事業道路,可能真的會越走越寬。
多角度包裝盒設計,圖形完美拼接
你知道紙盒上的圖案設計出來有多難嗎?
我們用的盒子,在設計師的電腦裡,只是一個平面。
於是,設計師不只要設想出完成的圖案什麼樣,還要腦補它攤開到一個平面上的樣子。
你可以想象下這個過程,是不是腦細胞瞬間死了幾個億?關鍵,有時候還會這樣:
但在Adobe的這個“神奇紙盒”功能裡,一切都變得非常so easy。
duang~圖案就出現在平面圖上了,神奇不神奇?
包裝設計師們看到這,估計都饞哭了吧~
花式字型自動生成
你們知道那種芝士字型麼?
就是這種,長得像芝士一樣的字型,許多海報裝飾文字中,經常用到類似的花式字型。
設計資源網站中會有許多這種類似的字型包。這樣的字型包設計非常複雜,每一種樣式都需要26個字母大小寫單獨設計,如果是中文……那可能就得設計幾千個漢字。
即使不買字型包,單獨做幾個漢字的海報標題,也需要設計師耗上大半天的時間。
Fontphoria這個功能就是用來拯救設計師於水火的。
上臺演示的是一位小夥,拿著一張圖就開整。
首先開始在下面的字母C上畫圈。
再鏤空,“C”就變成了帶有芝士孔洞的C。
當他把這個字母C挪到上面的單詞CHEESE上時,精彩的一幕發生了。
這個單詞中的所有字母都變成了帶有孔洞的芝士樣子,完全復刻了字母C的風格。
即使換成別的字母,也是一樣的芝士風。
而且,不只有這種手段。
海報上的字型,也能識別學習。比如這個海報。
這個工具可以自動識別字體。
很快,它就學會了這個字型,並儲存下來,小夥當場就是一個T。
而且還不止一個T字,其他的字母都有。
最後,小夥掏出了紙巾,還有點緊張,難倒是要當眾…….別誤會。
紙巾上面畫了一個獨角獸,還有幾行字。小夥把它放在攝像頭前面,施展“挪移大法”,把上面海報上的字型用到了紙巾上。
非常完美!
這背後使用的,是一種 深度學習 技術,能夠自動識別文字的風格,然後學習儲存,字型再用起來的時候,就非常方便了。
饞不饞?反正我口水都止不住了……
新增骨架,靜圖變動圖
這個工具名為 GoodBones ,首先在靜態圖上,標記出一個骨架。
然後,拖動骨架,就能讓靜態圖片中的元素動起來。
還有更多精彩的用法,比如讓恐龍張嘴:
幫情侶秀恩愛:
先加“骨頭”,然後讓他們慢慢靠近……慢慢靠近……
看完之後的第一感覺是啥?你是不是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祈雨神刷
把晴天改成雨天有多難?
設計師需要繪製雨滴的效果,一滴一滴描繪雨水落下來的路徑,做出雨滴飄過的動效……估計做完之後,他們會去HR那裡排隊辭職。
但是有 Brush Bounty 這個功能,就足夠拯救設計師(以及HR)了。
設計師只要選中雨刷,在畫面上刷上幾下,動態、飄零的雨滴就出現在了畫面上!
一張靜態圖分分鐘變成了gif。
而且,還可以把下雨改成“暴雨”或是“小雨”,再也不怕甲方給奇葩需求了。
除了當“雨刷”用,Brush Bounty還可以當吹風機用,只要刷一下,就可以把畫面女主角的頭髮吹得隨風而動,調整擺動的方向:
甚至給女主角的頭髮染色:
這效果、這速度,戴森捲髮棒看了想找個地縫鑽進去。
除了“染髮”,還能“變天”,只要拿刷子一刷,就可以自動把藍天變成星空。
照片變視訊
出去旅遊的時候,拍了風景照片固然很棒,不過,如果你的照片會動呢?是不是聽起來更鵝妹子嚶了?
Moving Stills這個功能就可以實現把靜態的照片3D化,然後變成視訊。
話不多說,看圖。
△夕陽下的妹子.jpg
△悄咪咪走近夕陽下的妹子.mp4
△房間.jpg
△從上往下看房間.gif
還有風景照片,看起來像是桂林山水的樣子。
△桂林山水.jpg
△從左到右坐船看桂林山水.mp4
△從下到上用無人機拍桂林山水.mp4
事實上,可以從8個不同的方向生成“航拍視訊”,角度隨意選擇。
3D編輯器
Project Model Morph是一個3D模型編輯器。
在這個編輯器中,把一張普通的圖片拖進來,丟到3D模型上,pia~
就像貼海報一樣,圖片被“貼”到了3D模型上。
還可以自帶對稱的拖動模型上的任何一個部件。
拉長
加粗
縮短
拖拽
看起來就像在陶吧玩泥巴。
製作完之後,效果依然閃閃發光,毫無PS痕跡。
人聲變琴聲
前面都是處理影象、視訊的技術, Project kazoo 不一樣,這是本場唯一一個可以P聲音的功能。
只要哼幾句曲調錄下來,就可以自動變成小提琴或是大提琴的聲音,還可以調節提琴的音調高低。
不只能變成提琴的聲音,還可以“變性”,演示的小哥就把自己哼的一段男中音樂曲變成了女高音。
最魔性的是,變聲的同時還可以保留語音,也就是說,你可以把你的“哈哈哈哈哈”讓小提琴“笑出來”。
點開視訊,聽一聽效果。
上面這十大功能,是不是每個看起來都非常強大?
據說,Adobe未來會陸續放出這些功能,可能是作為PhotoShop等軟體的新增功能,也可能會推出新的產品。
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