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做好準備迎接風險,AI的戰略意義將在兩年內顯現
【獵雲網(微信號:)】10月23日報道 (編譯:葉展盛)
公司都在加大人工智慧技術的資金投入。德勤的《企業人工智慧現狀》報告基本就說明了這個問題,該報告於今年第三季度調查了美國企業裡的1100位IT技術人員和高管。
“企業對人工智慧的潛力抱有很大的期望,這種技術能提高公司的業績和競爭力——這是好的一面。但為了開發這種潛力,公司必須承受風險,填補人才空缺,執行也要盡善盡美。儘管人工智慧的優點非常明顯,但魯莽的決策也會讓企業萬劫不復——如果你投資無法擴大規模的試點專案,或者這個專案無法盈利。”
逐步推廣
這份報告將人工智慧分成了四類:機器學習,或者說能夠隨時間逐步自行提高效能的統計學模型;深度學習,一種設計神經網路的機器學習模式;自然語言處理,從文字中提取含義的能力;計算機視覺,這種技術能理解影象的意義。
調查表明,自然語言處理的發展進度遠遠超過了其他三類,有62%的企業都採用了這種技術(一年前採用率為53%)。機器學習排名第二,採用率為58%(年同比增長率為5%),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分別以57%和50%的採用率排在第三和第四。
底特律認為投資的增長得益於這種技術的普及。大約有37%的高管表示自己公司對深度學習、機器學習和內建人工智慧的軟體等“認知型”技術的投資,已經達到甚至超過500萬美元。55%的高管表示推出了6個以上的試點專案(一年前為35%),58%的高管表示有至少6個專案投入實用(一年前為32%)。
人工智慧熱度空前之高,加上企業高管擔心被競爭對手甩在身後,全球範圍內“人工智慧即服務”解決方案的年增長率達到了48.2%。這份報告預計,認知技術的全球市場規模達191億美元。最關鍵的資訊是:42%的受調查高管認為,在未來兩年裡人工智慧技術具備“核心戰略意義”,一些企業已經通過它獲得了盈利。
超過80%的高管表示,對人工智慧進行投資,會給企業帶來更多收入,在科技、專業服務、媒體、娛樂和通訊領域更是如此。這份報告以Netflix為例:這家直播流媒體巨頭髮現,如果一位使用者搜尋一部電影的時間超過了90秒,他就會放棄。但通過人工智慧優化搜尋結果後,就能減少10億美元的潛在損失。
其他節約的資金可能來源於人力需求的減少。有63%的受調查者認為,人工智慧技術會取代目前的人類工人。還有78%的人認為認知技術能幫助人們更好地進行決策,72%的人認為這會提高工作的舒適度,還有78%的認為這會帶來新的工作崗位。
這些結果和先前的報告一致。
世界經濟論壇、普華永道會計事務所和高德納諮詢公司曾預測,截止2025年人工智慧會取代7500萬個工作崗位。
除此之外,今年麥肯錫全球研究院也預測,那些“數字技術含量低”的工作崗位比例,會從現在的40%,降到2030年的30%,更高技術需求的工作崗位數量會從現在的40%增加到2030年的50%。
麥肯錫的分析師表示,再加上勞動力市場的變動,未來十年美國國內的GDP增長率會達到1.2%,這能幫助它在未來十二年裡獲得額外25%的淨經濟效益。
人工智慧的隱憂
儘管人工智慧推廣的勢頭在增加,早期的投資回報率也很驚人,受調查的高管也對人工智慧保留了意見。
超過20%的高管認為,“虛擬安全不足”是引發擔憂的一個重要原因。有43%認為人工智慧和人知技術可能會讓人作出錯誤的決策。同時還有39%的認為人工智慧會引發道德問題。十分之一的調查回覆非常擔心人工智慧會帶來法律和監管方面的危險。
該報告表示,這些疑慮的部分原因是某些系統本身的不透明性引起的。
“人工智慧的採用者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隨著機器學習複雜程度的提高,深度學習神經網路的推廣,他們通常無法得知最終的結果是如何給出的,工作過程就像是一個黑盒。”報告的作者寫道。
認知技術人才的空缺也是一個問題。大約有30%的高管認為自己的公司有這方面的問題,20%的回覆預測人工智慧軟體開發人才、資料科學家、使用者體驗設計師、變革管理專家、專案主管和業務主管等職位會有巨大的短缺。
最緊缺的人才是能夠發明新型演算法和系統的人工智慧研究員。
“對於高水平人工智慧專業人員的需求還在增加。人工智慧和認知技術領域的企業可能會在很長的時間記憶體在這方面的人才短缺。”報告作者寫道。
儘管對人工智慧非常看好,高管們也很客觀地看到這些挑戰。其中有56%的認為,認知技術會在三年內改變自己的公司,比去年的76%有所下降。
但總體上仍然是,高管們對這類工具的態度還是“十分樂觀”。
AD:12月7-8日,北京望京凱悅酒店!獵雲網邀您共赴創投盛宴“ ofollow,noindex">聚勢謀遠 創變未來—2018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 ”,24大獎項 330榜單釋出 3000+參選企業! 評選火熱進行中,歡迎報名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