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獨家|熊貓直播COO:我們還沒死,明年Q1融資後估值將超50億元
核心要點:
1、明年Q1熊貓直播將宣佈從巨頭手中拿到融資,估值超50億元。同時,公司年底將啟動上市,香港、美國交易所都在考慮範圍。
2、熊貓直播當前的戰略重點:內容精品化、商業化,即開源節流。
3、年初起,熊貓市場渠道投放活動基本終止,現在都考慮的是提高資金利用率;去年熊貓已成立商業化團隊,互動營銷、禮物營收漲了數倍。
4、熊貓直播目標是今年實現營收平衡,半年內宣佈盈利。公司營收和使用者量跟虎牙上市前差距很小。
5、熊貓直播承認與巨頭針對併購融資的談判,但並未達成任何口頭協議,主要受公司估值、股東層面、未來合作角度等多方面影響。
熊貓直播三年了。
2015年10月20日,熊貓頭頂“王思聰擔任CEO”的明星光環,瘋狂撒錢參與“千播大戰”,到2018年的同日,在經歷資金鍊斷裂、賣身等負面傳聞後,熊貓直播COO張菊元接受36氪專訪時,發聲句句都為證明公司還活著,盈利在望,且明年Q1熊貓直播將從巨頭手中拿到融資,超過上輪的50億元估值。
張菊元用“戰略性收縮”形容熊貓直播自今年起的變化。戰略思想落地最直觀的外在反映是,熊貓直播年初開始,市場渠道投放活動基本終止 ,一方面如他所言,沒參與昔日直播競爭對手間公關戰;但另一方面這也意味著, 即便深陷缺錢傳聞,熊貓直播迴應少且較無力。以致於昨日否認王思聰撤資的舊聞(注:6月熊貓直播已ofollow,noindex">對外否認 )再度成為新聞,甚至登上微博熱搜榜。
熊貓直播節流:提高資金利用率,堅定內容精品化策略
正如6月熊貓直播對外迴應的那樣,張菊元向36氪否認,熊貓直播資金鍊和現金流存在問題。至於外界傳言熊貓直播拖欠合作工會、主播的錢, 他則表示熊貓直播賬期是正常的,且“比業內短,連腰部都不算”,只是與個別合作方間資金交付過程有些流程和細節問題。
合作伙伴產生“資金拖欠感”的落差也許還來自,相比昔日王思聰大手筆“撒錢”營造的土豪形象的熊貓直播,現在的熊貓直播顯然更考慮資金利用率的問題。 張菊元告訴36氪,直播行業靠燒錢運營起家,目前還不屬於賺錢的行業,今年熊貓有大的策略調整,在審視內容與熊貓直播發展的匹配程度後,會放棄些不符合路線的內容。
總體而言,熊貓依舊堅定內容精品化策略,只是方向從過去重視數量轉移到質量上了。熊貓制定了兩條主要發展線路,其一是當前鬥魚、虎牙等直播平臺都在搶食的電競領域, 張菊元表示,熊貓會與國內外大型賽事和各路電競明星長期合作,推出具有專業製作水平的節目;其二,熊貓將在遊戲領域找到適合平臺發展的主播,加大對中腰部有創作內容潛力的主播的扶植培養。
不過,熊貓一直都將PGC內容看得很重,自制節目《小蔥秀》、《Hello女神》也曾獲得諸多關注。但今年熊貓的PGC內容亮點泛善可陳,同時,其他直播平臺還在減少PGC內容。業內人士向36氪表示,PGC內容投入產出比不高,回報時間長,節目內容和模式痘痕單一,現在各家寧願等待好模式出現,連試錯都不太願意,總體說熱度已過。
但顯然,熊貓直播更願意堅守PGC內容的長期價值。張菊元坦誠,今年熊貓PGC內容實際聚集效應未及往年,可從內容精緻度、 平臺長尾效應、及每當節目重新開播時,PGC節目的黏度,依然是熊貓直播最高質量內容的水平。正如張菊元觀察到,主播在朝扁平化方向發展,極個別頭部主播吸睛的情況逐漸消亡,他認為PGC內容亦如此:應該確保內容足夠好看,而非僅看單一播放量。
張菊元向36氪透露,熊貓直播PGC內容所佔總營收比近30%。
熊貓直播成立商業化團隊,年底啟動上市計劃
如果把熊貓直播提高資金利用率,精細化運營稱為公司“節流”的話,那麼熊貓勢必要在“開源”上有所舉動,才能更大幅提升營收和盈利。張菊元告訴36氪,熊貓直播當前最重要的六個字,一是精品化,二就是商業化。
“去年熊貓就已成立商業化團隊, 互動營銷、禮物營收漲了數倍,” 張菊元表示,目標是今年 儘快實現營收平衡,半年內宣佈盈利。 他指出,儘管熊貓直播當前與行業競爭對手有差距,但短短一年時間,熊貓商業化發展程序很快。 如果今年或者明年Q1,熊貓直播因上市或併購披露相關資料,“它的 營收和使用者量跟虎牙上市前差距很小。” 虎牙上市前披露的2018年Q1資料,營收為8.436億元,月活使用者數約為9290萬。
可見熊貓直播實際在考慮各種拿錢的路徑,包括融資、上市、甚至考慮過“賣身”。張菊元不否認今年上半年在友商的牽頭下,進行過併購、融資的談判,此前騰訊、虎牙、鬥魚、網易、阿里等都是熊貓直播的“緋聞物件”。但他表示,熊貓直播僅限跟對方談判,並未達成任何口頭協議,主要受公司估值、股東層面、未來合作角度等多方面影響。 7月起曾陸續有傳言稱, 熊貓直播將以30億元“賣身”。若真如此,短短一年時間,熊貓估值縮水近20億元。
但現在留給熊貓直播還有“遐想”空間。雖說熊貓直播7月對外表示,2個月內將確認融資的言論並沒實現,現在“還沒做完”,不過,張菊元按照交易程序預計將在Q1釋出融資訊息,屆時熊貓直播估值將超過2017年5月融資時的50億元。 同時,熊貓直播還在考慮上市這一路徑,他告訴36氪,年底將啟動上市,香港、美國的 上市地都在考慮範圍。
短視訊、直播、長視訊三種業態將長期並存
留給熊貓直播考慮的時間其實並沒多少,直播行業“頭號玩家”虎牙、鬥魚接連獲得騰訊加持,外界直言行業正處在洗牌倒計時階段;考慮到私募創投當前環境,資本朝頭部集中是比較穩妥的策略;短視訊迅猛崛起還在與直播玩家們爭奪使用者有限注意力;同時,行業監管正日漸趨嚴……這些外界壓力,在15個月沒有融資的熊貓直播那,或將被放大數倍。
不過,張菊元 看待這些潛在壓力相對 樂觀。他認為,騰訊入場定然將加速直播行業的資本動作,但巨頭的選擇“不一定是好的”。換個角度思考,騰訊控制直播賽道的理由也是看好這一方向。對熊貓直播而言,遊戲直播依然值得投入,他表示熊貓到現在也沒死,何況資本有“先認你的”,也有“後認你的”,如同樣有直播業務的B站上市後獲騰訊投資,重要的是得先證明自身價值,才能促使達成資本合作。
短視訊方面,張菊元將短視訊定位為直播前期宣發手段,與之對應,直播是短視訊的變現手段 ,當前抖音、快手均涉足長直播領域。熊貓直播則與鬥魚、映客、花椒等直播平臺同樣反向侵入了短視訊領地。36氪瞭解到,當前熊貓直播有約20人的短視訊團隊,長線做內外站短視訊業務。
但張菊元否認短視訊將擠壓直播的生存空間,在他看來,短視訊、直播、長視訊三種業態將長期並存。“ 網際網路使用者天生喜好新鮮感,但如果他是直播的穩定使用者,他還會回到直播平臺。各業態使用者會相對固化。”
張菊元覺得熊貓直播當前最應找準自身定位,理性看待走過的這三年,現在只是在給過去兩年的快速發展“補課”。他形容,熊貓直播的第一年是被風口推著走,第二年享有人口、資本紅利得以快速發展,第三年才逐步迴歸理性。
對目前熊貓直播所處的行業位置,張菊元並不滿意。 但想有朝一日能滿意,熊貓直播至少得先熬過當前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