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星級餐廳”外賣版,正在來襲?
今日(10月15日),百度外賣正式更名為“餓了麼星選”,其APP也採用了新的標識。可以說,“百度外賣”更名“餓了麼星選”後,那麼“百度外賣”這一品牌名也意味著徹底退出了外賣江湖。
根據餓了麼副總裁王景峰在“餓了麼星選”戰略釋出會的說法,餓了麼和餓了麼星選在用更高的標準、更高的維度篩選商家,把更優質的商家找出來,給消費者提供安心、美味的產品。
星選商家的食材原料和商戶環境將要經過8層稽核,也將從品牌價值及規模效應、權威認證、人氣指數、服務與口碑等5個維度進行考核。
最終綜合得分前50%的餓了麼商家可入圍星選候選商戶,綜合得分前10%的商戶將有機會成為印有星標的星選商戶。未來星選商戶也將享受優先出餐、優先排程,7x24小時的準時達plus服務。
從上述表達中,一個詞彙浮現在頭腦中:外賣版“米其林星級餐廳”。
精選星標而最終被加上若干顆星,其和米其林星級餐廳的路數有多麼相似。
只是,這次不用食客耗費輪胎,而是外賣直接到手。
也不需要特別入手一份米其林指南,在App上就可以搞定。
不得不說,星選二字,暴露出了餓了嗎對標米其林星級的野望。
早在8月末,傳出“百度外賣改名星選外賣”訊息時,書樂就曾在《國際金融報》記者蔣佩芳採訪中言及,不論更名為何,這一平臺都將劍指中高階外賣市場。
今日,當《長江商報》記者張璐再次問及此問題時,書樂依舊維持原有判斷。
彼時,愚就認為,百度外賣的最強競爭力,在於其傳承自百度的技術力和早前在中高階白領市場的耕耘。
在技術力上,其資料積累已經和餓了麼進行了整合。
所剩下的也就是在高淨值人群的比例上所保有的品牌號召力。
這一點其實已經成為了它作為餓了麼的子品牌唯一的差異化呈現,也是外賣作為一個“距離縮短”、“飯桌延伸”的行業,重新細分市場的一種選擇。
單一是針對更優質服務和更精選菜品來設計外賣的“消費升級”,這樣來打造精品化的外賣品牌,其價值並不大。
或許需要有更多的內容,如定製化菜譜、廚師上門以及針對中高階白領的需求來進行量身服務,如低脂套餐、健身營養餐或其他的服務內容優化。
而這,或許是“餓了麼星選”,意圖打造外賣版“米其林星級餐廳”的突破方向。
只是,真的能否實現真正的精品化和菜譜化,往大廚定製上再進一步,其難度亦是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