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吸金1600個億的拼多多,社交網路分析到底隱藏多少財富?
2018年7月26日,拼多多在美國上市了,市值1600億人民幣。
拼多多創始人黃崢
原本眾多人都不喜愛的拼多多,也不願使用的拼多多,就這樣成功上市,成為了市值千億的網際網路企業。創始人黃崢也創造了一個奇蹟: 用28個月時間創造了身家800億。
似乎每個人對於拼多多的成功都有不同看法,但不可否認的一點: 拼多多的成功極大部分原因在於其社交網路價值。
相信大家都被拼多多的小程式連結所騷擾過。
可想而知,如果沒有如此豐厚的社交網路資源,說不定拼多多還只是一家國內的普通網際網路公司而已。
那社交網路是個什麼呢?它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1954年, J.A.Barnes 首次提出社交網路;
直到1971年,ARPA(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專案科學家發出了世界第一封電子郵件,才正式拉開了社交網路發展的帷幕;
2004年,Facebook的誕生,2005~2007年間,YouTube、Twitter和Tumblr的出現都是抓住了社交網路發展的契機,同時它們也促使了社交網路的高速發展;
如今社交網路已經越來越成熟,並且還在高速的發展中。不難想象, 社交網路的發展前景一片光明。
我們再來看一組資料據,感受一下現階段社交網路的發展程度:
⊙每分鐘有 395833人 登入微信, 19444人 在進行視訊或語音聊天;
⊙Facebook使用者每天共享量超 40億 ;
⊙Twitter每天處理的資料量超 3.4億 ;
⊙Tumblebr部落格作者每分鐘釋出 2.7萬 條新帖;
由此可以看出, 社交網路生成的使用者資料的價值已遠遠大於平臺本身。相對於搜尋、電商等大資料, 社交使用者行為資料傳導路徑更短,具有更高的價值。

社交網路大資料能帶來哪些價值呢?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各種同質化差異化的社交網路平臺的不斷湧現,QQ、微信、新浪微博等等,產生了大量的社會學、傳播學、行為學、心理學等眾多領域的 社交資料 ,而社交網路資料的重要性也越來越被重視。
社交網路分析 是基於社交網站的海量資料衍生出來的資料營銷工具,隨著社交網路的發展,企業在社交網路營銷上的需求越來越大,很多 企業開始往社交網路資料分析上都注入了大量的心血 ,從而能比較精準地把握事態的動向,找準營銷物件。
特別是聽到網際網路行業、廣告行業和媒體行業小夥伴們的吐槽後,才發現網路社交資料與分析,原來對於產品調研、廣告投放竟如此重要。也許這就是社交網路分析的魅力。
手握社交網路資料,再持有資料分析能力,你還怕工資不蹭蹭地往上漲嗎?還怕35歲後,程式設計師生涯到頭,無工作可幹嗎?
當下正值社交網路發展盛行時期,社交網路資料爆棚的時代,人才的空缺對社交網路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企業對相關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也愈來愈大。
道理我們都懂, 怎樣才能成為專業人才或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呢?
那當然是選擇最具價效比的學習課程,做一次自我投資。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8-10-14
本文作者:小象學院
本文來自雲棲社群合作伙伴“ ofollow,noindex">PaperWeekly ”,瞭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 PaperWeek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