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流+消費習慣的解決之道

上文中講了咖啡廳包月卡的案例,那個是第一個月的活動,後續還需要有持續的方案形成“環環緊扣”。
除了咖啡廳包月卡188一張以外,想要達到裂變的效果,後續的方案如下:
1、5人辦卡,一人免費;
2、擁有月卡的人,同行者飲品尊享5折;
5人辦卡的邏輯
5人辦卡的優惠,主要是能夠起到裂變和傳播的作用,相當於在月卡的基礎上,又有了20%的優惠,更多的情況會是5個人用752元辦卡,平均每個人150元,又節省了38元,雖說錢不多,但是也要看使用者屬性, 有一些就是會為了這個折扣去找人,這是一種拼團的思路;
同行5折的邏輯
至於第二種擁有月卡的人,同行者尊享飲品5折優惠,這一條件則是有效的提高了辦卡人的社會地位,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同時也可以有效的促進辦卡者帶人來一同消費,這本來就是一種普適情況,去咖啡廳喝東西這件事原本就比較容易是“2人以上”或是“一群人一起”的,那麼同行者又可以有更大的優惠,則是讓這種“人帶人”的情況更加普遍,一旦有隨行的人,即使是5折,對於商家來說,一方面獲取了新的流量,另一方面也有了毛利,多人同行還會容易產生附加消費,比如小吃等產品的銷售;
後續幾個月的活動
10月:擁有9月包月卡的人,辦理10月包月卡時,可以獲贈3張甜品兌換券,送的券主要是看商家想要推哪塊的產品,也可以推小吃,10月份沒有5張免費一張的活動,而是“一次性買6張,3張半價”;
11月:定價188元,本身持有9、10月月卡的人,可以減免30元或贈送3張甜品券;同時擁有9、10、11月3個月月卡的人,可以免費兌換12月的包月卡,同理,擁有連續月份的3張月卡,例如10-12月的月卡,可以免費兌換1月的包月卡,擁有連續6個月的月卡的人,可以兌換季卡;
年終:從9月到農曆新年,集齊全部的月卡,可以在年會上抽取IphoneX一部,或者是其他禮物;
大家不難看出,這樣就可以實現“滾雪球效應”,一邊是在自轉,一邊是在公轉,例如9月份辦了100張卡,那麼在10月卡更便宜的情況下,假如有70%的人辦理,也就是老顧客中辦理了包月卡的人是70人,而10月份的活動又可以吸引新的使用者辦理包月卡,以50人為例,那麼擁有10月份包月卡的人就達到了120人;
那麼11月的月卡呢,120*70%=84人,新使用者50人,11月卡的擁有人數達134人,同時由於贈送了你想推的產品兌換券,可以促進甜品的銷量和嘗試;當然在這個活動肯定是有瓶頸期的,也就是更多的是老使用者的轉換,由於店面地理位置的情況,新使用者的增長會變緩,每個月可能沒有了50個新的使用者,但是即使當時你已經擁有了200個月卡使用者,意味著在月初的7天內, 已經收到了3.7W的現金流,同時每天會有固定的使用者前來使用自己的月卡領產品,這對於人氣的增長和新使用者的帶動作用是顯著的。
注意事項:
1、下個月的活動,要在月底的時候進行預熱以及釋出;
2、集卡兌換的時候,僅限自己的3張卡來兌換,不可以A的2張卡加B的1張卡來兌換;
3、是否要開啟“漏卡補換”的機制要看商家自己的意願,比如剛好少了一個月的月卡,不能去兌換,那麼商家可以設定“消費滿XX元可兌換任意一個月的月卡”,這樣消費者就可以通過額外的單次大額消費來補缺少的月卡;
4、這只是一個標準的月卡方案,重要的邏輯思維,裡面可以疊加很多東西,但是需要環環緊扣,減少上一個月月卡使用者的流失,從而使其有長期的到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