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張圖瞭解全球及中國資料中心產業現狀 熱點存在差異
資訊時代的到來以及物聯網、雲端計算、大資料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資料呈現爆炸式增長,資料中心建設成為大勢所趨。作為海量資料的載體,全球及中國資料中心行業也步入了飛速發展的新階段。
全球資料中心產業發展現狀
在資訊科技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全球資訊資料量迅猛增長。據IDC預計,未來全球資料總量年增長率將維持在50%左右,到2020年,全球資料總量將達到40ZB。其中,我國資料量將達到8.6ZB,佔全球的21%左右。
隨著全球資料總量的不斷提升,網際網路對基礎設施的需求將快速提升,資料向雲端的集中進一步推進資料中心產業的快速發展。到2017年,全球資料中心市場收入規模近465.5億美元(僅包括資料中心基礎設施租賃收入,不包括雲服務等收入),比2016年增長10.7%,預計2018年將達到514億美元。

雖然全球資料中心市場規模總體平穩增長,但資料卻在減少。從2017年開始,伴隨著大型化、集約化的發展,全球資料中心數量逐步縮減。據Gartner統計,截至2017年底全球資料中心共計44.4萬個,較2016年減少0.6萬個,預計2020年將減少至42.2萬個。

分型別來看,全球資料中心仍以微型為主。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底,微型資料中心42.3萬個,佔比高達95.27%;小型資料中心1.4萬個,中型資料中心5732個,大型資料中心1341個。

從部署機架來看,單機架功率快速提升,機架數小幅增長,2017年底全球部署機架數達到493.3萬架,安裝伺服器超過5500萬臺,預計2020年機架數將超過498萬,伺服器超過6200萬臺。

全球資料中心產業發展熱點
目前,全球資料中心產業發展熱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發達國家政府積極推進資料中心整合和能效提升。例如,在2016年,美國公佈“資料中心優化倡議(DCOI)”,要求美國政府機構實現資料中心電能、PUE目標、虛擬化、伺服器利用率以及裝置利用率等指標監控和度量。在三年時間內,至少關閉其25%的Tier級資料中心(即大型資料中心)及其60%的非Tier級的資料中心,這將導致美國聯邦政府關閉約52%的現有資料中心,資料中心新建量減少31%。減少美國政府龐大的資料中心庫存和需要維持其運營的資金,三年內降低的成本和節省的費用預計達到27億美元。
第二,國際領先的傳統資料中心服務商加大全球擴張。緊隨其大企業客戶的全球化戰略,國際領先的IDC企業加大全球擴張,通過投資併購等方式在全球各地建設資料中心提供全球化服務。根據Synergy資料,2017年全年,全球資料中心收購交易48宗,併購交易規模達到200億美元,超過了2015年和2016年的45宗收購交易的總和。

第三,受市場需求驅動,全球領先的傳統IDC企業資料中心資源重點圍繞經濟發達、使用者聚集、資訊化應用水平較高的中心城市佈局。例如,Digital Realty Trust在全球擁有205個數據中心,其中美國主要分佈在經濟基礎雄厚的東西海岸地區以及部分內陸中心城市,在全球其他地區的資料中心也主要分佈在大型發達城市。
中國資料中心產業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正處在資料量和計算量快速增長的時期,作為承載資料儲存和雲端計算的資料中心產業將迎來高速發展期。根據中國信通院資料,2017年,我國資料中心全行業總收入達到650.4億元左右,2012-2017年複合增長率為32%,持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

分業務來看,2017年,我國傳統IDC業務收入為512.8億元,佔全行業總收入的比重為78.8%。雲服務收入137.6億元,佔比21.2%,比2016年提高2.8%。隨著“企業上雲”行動實施,預計未來雲服務收入的佔比仍會進一步增加。

機加部署方面,到2017年底,我國在用資料中心機架總體規模達到166萬架,總體數量達到1844個,規劃在建資料中心規模107萬架,數量463個。其中大型以上資料中心為增長主力,截止2017年底,大型以上資料中心機架數超過82萬,比2016年增長68%,資料中心總體規模佔比近50%。

中國資料中心產業發展熱點
相比全球市場,我國資料中心產業呈現出不一樣的發展熱點。首先,運維管理逐漸成為資料中心產業關注熱點。隨著資料中心規模和數量的快速增長,高效運維管理以及人才問題凸顯,多資料中心出現運維人才短缺,運維能力跟不上資料中心建設速度等問題,尤其以西部地區更為明顯。同時,受資源環境政策和成本壓力的影響,資料中心追求低PUE、快速響應也對資料中心運維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
隨著關注點逐步由建設轉向運營管理,資料中心運維成為一大熱點。資料顯示,2012-2016年,中國IT資料中心運維市場規模年均增長率高達15.7%,預計到2020年,運維市場規模將突破2700億元。

其次,舊廠房改造成為一線城市資料中心建設新模式。資料中心作為高能耗產業,需要大量電力、水力及空間資源。一線城市電力、水力資源緊張,碳排放、標煤等考核指標嚴格,新建資料中心數量逐步減少。隨著我國產業結構升級、新型城市規劃建設,傳統制造業企業逐漸遷移出一線大城市,大量老舊工業廠房空置,不少企業將原有建築改造建設資料中心,充分利用原有電力水力資源。
最後,市場競爭異常激烈。隨著我國網際網路、雲端計算技術與應用的快速發展,國際巨頭雲端計算公司紛紛加快在中國市場的佈局,從而加劇國內資料中心市場競爭。短期來看,國內三大運營商佔據網路優勢,且發展較早,仍佔據較大市場份額。

以上資料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釋出的《2018-2023年中國資料中心IT基礎設施第三方服務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