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協作工具 Slack 使用入門
本文整理並補充了@文刀漢三、@Minja、@渢沄極客之前在 Power+ 群與 Matrix 群分享的 Slack 使用技巧。它不是一篇全面系統的文章,只是為了能讓入門者可以快速上手 Slack 的索引性的帖子。
注:本文的桌面版介面為 macOS,移動端介面為 iOS。
為什麼用 Slack
簡單來說,是因為 Slack 通過它的頻道、回覆、通知體系,將團體溝通的干擾降低到最小,同時又可以做到不錯過重要提示。
一、頻道體系
公司的不同部門或者同一團體間的不同話題,都可以開設一個單獨的頻道。如果不喜歡或者沒必要參與某個頻道內的發言,可以單獨遮蔽這個頻道或者退出,而不需要退出整個團體。
Slack 的頻道分為開放頻道和私密頻道,前者人人可見可加入,後者普通使用者不可見,需要邀請加入。
二、回覆體系
Slack 支援 3 種回覆,評論、轉發以及表情。
評論的價值是:當大家在討論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時,其中幾個人針對某句發言進行分支討論。這個分支討論不會出現在主體版面上,而是需要單獨開啟這條發言才能看到。這樣就不會影響到大討論的發展。
轉發的價值是:可以將某句發言轉發到其他頻道或者個人,並附上評論,類似於 Twitter 的 Quote 或者微博的轉發。
表情的價值是:不再因為一些最淺度的回覆影響他人(包括髮言者)。比如當我們支援一個人的發言,我們可以給他附上 :clap: (鼓掌的表情),而不必每個人都回一句「支援」,干擾其他人。
三、通知體系
Slack 的通知設定比較全面,使我們能夠在減少干擾的前提下不錯過重要資訊。比如我們可以全域性關閉通知,只對 at 到自己的,或是提到某個關鍵詞的時候,再彈出提示。
四、開放性
Slack 是一個開放性很強的服務,有一定的平臺屬性。它已經接入不少國外主流服務,比如 Todoist、IFTTT。沒有你想用的服務也可以自制 bot,或者用別人做好的 Bot。
總的來說,它是目前在減少多人討論中的干擾這個方面處理得最好的服務。每個人都可以按自己的需求,控制自己的被幹擾程度,並可以減少對別人的干擾。
加入頻道
桌面端 :點選左側邊欄裡的「CHANNELS」就可以瀏覽所有公開頻道,或者也可以使用快捷鍵 Shift-Command-L
來進入頻道列表。隨後選擇你想加入的頻道。
移動端 :輕觸左側邊欄的「CHANNELS」後面的「加號(+)」來瀏覽所有公開頻道,選擇你想加入的頻道。

修改個人資訊
進入一個團體大家一般會修改 ID 和頭像。Slack 支援大家進行任意的自定義,但還是建議大家把 ID 和頭像設得和自己其它社交平臺一致,這樣易於辨別身份。
桌面端 :點選左上角的 Slack Workspace 名,隨後可以看到「Profile & account」,點選後會彈出右邊欄,再在裡面點選「Edit Profile」即可。
移動端 :輕觸介面右上角的選單按鈕,在彈出的右邊欄中選擇「Edit Profile」即可。

與資訊互動的方式
Slack 中針對每條資訊的互動方式有 4 種:
- 評論:跟帖後所有討論都在這一個訊息下被摺疊,避免「刷屏」。
- 轉發:可以理解為微博的轉發功能,好處是可以跨頻道轉發。
- 附上表情:用於表達心情,還能作為投票手段,滑鼠放在表情上(移動端長按表情)可以看到誰選了哪個表情。
- 收藏:收藏資訊,以便日後統一檢視。
桌面端 :將滑鼠懸停在訊息上,即可看見該選單。

移動端 :輕觸你想互動的訊息進入該訊息的介面即可看見該選單。

冷知識:在某次頒獎典禮中,少數派的作者們發現:一條訊息最多可以新增 25 個表情。
修改/刪除訊息
Slack 支援修改後修改和刪除訊息。不過普通使用者只能刪除、編輯自己的資訊,而管理員可以刪除他人資訊。管理員也能禁止普通使用者刪除、編輯自己的資訊。
桌面端 :在資訊互動按鈕的最後一項—— More Actions(更多操作) 裡有編輯和刪除資訊的選項。

移動端 :長按資訊,再彈出選單內有 Edit Message(編輯資訊)和Delete Message(刪除資訊) 的選項。

通知
Slack 的通知設定靈活,主要分為以下兩個類別:
- 全域性通知設定,包括:通知所有新資訊通知關鍵字和 at全都不提示
- 頻道通知設定,包括:遮蔽整個頻道(如果開了遮蔽整個頻道就不會看到剩下到選項)在收到 @channel (相當於 @所有人)時不提示通知所有新資訊通知關鍵字和 at全都不提示
全域性通知設定的位置
桌面端 :點選左上角的 Slack Workspace 名,隨後可以看到「Preference」,點選後會彈出右邊欄,再在裡面點選「Edit Profile」即可。
移動端 :輕觸介面右上角的選單,在右邊欄中選擇「Settings」,再選擇「Notifications」即可看到選項。

頻道通知設定的位置
桌面端 :點選頻道名右邊的齒輪(⚙️)按鈕,在彈出選項中選擇「Notification preferences」即可。
移動端 :輕觸頻道名,在彈出選單中選擇「Notification」即可。

注:關鍵字之間用半形逗號 ,
分割。
類 Markdown 的語法
Slack 採用了一套與 Markdown 類似的語法,來幫助我們實現簡單的格式排版。
共有以下六種樣式:
*需要加粗的文字* _需要斜體的文字_ ~被刪除的文字~ `行內程式碼` `程式碼塊``` >這是一段引用

之所以說是「類 Markdown」是因為 Slack 的語法並不完全和 Markdown 一致。比如它的加粗是兩邊各一個星號 *加粗*
而不是各兩個星號 **加粗**
。
注:在使用這些語法時,被標記的欄位的前後 都需要加空格 ,不然特殊格式會失效。
置頂資訊
Slack 可以在頻道內實現置頂內容,但是這個置頂內容是對該頻道內所有成員有效的。所以一般由管理員置頂一些所有群成員需要知道的資訊,群規則等。
桌面端 :將滑鼠懸停到訊息上,選擇最後一項選單按鈕,即可看到「Pin to #頻道名」的選項。
移動端 :輕觸訊息,進入訊息介面,再輕觸右下角的選單按鈕,在彈出選單中會出現「Pin message」。

顯示被置頂的資訊
桌面端 :桌面端點選中間上方的圖釘小圖示檢視,點選訊息後會直接跳到該訊息。
移動端 :輕觸介面左上角的頻道名,在彈出選單中選擇「Pinned」,即可看到該頻道中被置頂的訊息。輕觸訊息後會跳轉到該訊息。

顯示被收藏的資訊
桌面端 :在主介面右上角有個空心的五角星(☆)按鈕,點開它即可看到被收藏的訊息。
移動端 :輕觸主介面右上角的選單,在右邊欄中選擇「Starred Items」,即可看到被收藏的訊息。

收藏聯絡人和頻道
除了收藏資訊,你也可以在 Slack 裡收藏聯絡人和頻道,使其顯示在側邊欄的明顯位置。
桌面端 :在介面的左上角,欄目名的下方有空心的五角星( ☆ )。點選它即可收藏頻道/聯絡人。隨後該頻道/聯絡人將在側邊欄被置頂。
移動端 :輕觸介面左上角的頻道名,在彈出選單中輕觸右上角的空心五角星( ☆ )即可收藏頻道/聯絡人。隨後該頻道/聯絡人將在側邊欄被置頂。

快捷鍵
在 Slack 裡,不論桌面版還是移動版,使用快捷鍵 ⌘Command - K
可以開啟一個類似 Spotlight 的搜尋窗,輸入關鍵詞就能快速跳轉到使用者私信(direct message)、頻道或者已經新增的機器人。
各工具規則設定
最後,為了大家可以更順暢地訪問 Slack, @渢沄極客 幫大家總結了在各個系統中 ofollow,noindex">提高 Slack 訪問速度的設定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