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李國慶再創業:能否用"區塊鏈+版權"殺一片天地?
原標題 55歲李國慶再創業:不在噹噹網撕扯,用“區塊鏈+版權”殺一片天地
來源 獵雲網
作者 張慶
近日,噹噹網創始人李國慶在接受《頭條有約》採訪時,透露自己正在CRYSTO中探索“內容產業+區塊鏈”專案。李國慶稱,他本來是CRYSTO的投資人、董事長,但兩個月前,對方讓他來當CEO,他也就接受了。
採訪視訊顯示,在被問及“新事業如何推動內容行業改革”時,李國慶表示,噹噹網在2019年已經完成了跟出版社的戰略合作,並且推動出版社轉型,但他覺得還不夠。
“與其漩在這兒繼續撕扯,乾脆我出去殺一片天地。”李國慶認為,出版社作為中間環節,對讀者、聽眾、觀眾的需求反應遲緩,所以他想直接連線讀者。利用區塊鏈可追蹤溯源的特點,從版權確權、打擊盜版開始;然後不僅僅可以版權登記、確認保護,還能夠變成一個To C的平臺,連線使用者,讓使用者在平臺上能消費。這樣不但追蹤保護了版權,還能夠真正讓每個作者拿到自己的收益。
再創業:進軍區塊鏈
李國慶提到的CRYSTO是一傢什麼公司?據CRYSTO官方 微博 號@水晶CRYSTO官博的簡介顯示,CRYSTO是為全球無形資產提供的垂直公鏈。為無形資產產業提供版權確權、版權保護、分發定價、權益證券化、商業化等多項服務。
CRYSTO運營方是文旗天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文旗天下”)。據啟信寶顯示,文旗天下成立於2018年8月28日,法定代表人系雷玟,由馬銘澤控股60%。
先做投資人
李國慶既是CRYSTO的領投人,也參與了團隊的搭建。據巴位元專訪李國慶的文章顯示,CRYSTO的CEO是馬銘澤(按照李國慶的說法,當前CEO為李國慶)、COO雷玟、CTO繆凱。CRYSTO正是李國慶在區塊鏈領域唯一投資的專案,他後續也並不打算投其他區塊鏈公司,而是選擇一些傳統行業的創業公司,推動他們擁抱區塊鏈。
據稱, CRYSTO實行兩步走戰略,第一步是要做垂直內容公鏈,第二步是要基於此孵化大量的應用。據公開資訊顯示,目前,CRYSTO已孵化應用指閱Dapp。而指閱Dapp與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簽署了基於DCI體系的版權登記、版權監測及版權維權的合作框架協議。
關於CRYSTO創始團隊的資訊,按照李國慶的說法,馬銘澤原來在噹噹做無線事業部總經理,主要管理技術和市場;繆凱早年在 微軟 ,然後在路透社做金融模型的產品研發,後來又到了 阿里 、 亞馬遜 、 窩窩 團。
再做創業者
從投資人到CEO,李國慶在CRYSTO裡準備怎麼幹?
據啟信寶顯示,李國慶名下目前關聯30家公司,最新成立的一家公司叫水晶區塊鏈科技(海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水晶區塊鏈”)。該公司於2018年12月6日成立,法定代表人為馬銘澤,佔股60%,李國慶佔股25%。
根據登記的工商資訊顯示,水晶區塊鏈所屬行業系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業,經營範圍包含有:區塊鏈技術研發及應用;資訊科技教育培訓與認證;大資料工程技術研究及實驗發展、資料處理、資料儲存及增值服務;閱讀軟體、裝備網際網路技術開發;人工智慧、虛擬現實技術、網路虛擬競技遊戲的研發、推廣及應用等。
另外,據天眼查顯示,水晶區塊鏈已於2018年12月24日成功註冊了2個商標,其中商標“CRYS”所在類別是36類-保險、金融、不動產服務;而另一商標是CRYSTO。值得注意的是,李國慶投資的公鏈就叫CRYSTO。
照此看,水晶區塊鏈應該就是李國慶再創業的區塊鏈+版權專案。
李國慶曾於2019年2月11日釋出過一條微博,內容為:“繼續探討在我投資的CRYSTO生態下我提出的書友會的商業模式。”
在本次《頭條有約》的採訪中,李國慶也透露了這個讀書會的做法。李國慶稱,讀書會一開始先解決1.0的問題,就是先做10個分會,希望每個分會有80萬會員,其中,一定有一個勵志的分會——親子關係。讀書會這個課程是依託書,比如推出一年52本書,然後請不同領域的專家給每本書講解半小時。另外,這些書必定被編輯策劃過濾過一遍,在此基礎上形成課程。
李國慶還表示,他們希望不僅僅是在懂的十個領域裡做了不同的讀書會,而是每個人都有條件到這個平臺發起,做不同的分享,使其能有成千上萬個讀書會。
聽起來像一個百家講壇,未來發展為一個人人都能講的“億家講壇”。
能否殺出一片天地
創業能不能成功,除了好產品,也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簡單地說,所謂天時,就是進入的行業、進入的時機;地利,就是創業所在地的政策、人文歷史、受眾基礎等;人和,就是創業者自身的各種關係鏈、管理能力以及融資能力等。
從這三方面看李國慶的區塊鏈+版權專案,如果他要在這深耕,可能還難以殺出一片天地。
非天時地利人和 ?
從政策上講,由於之前的大量區塊鏈專案打著區塊鏈創新的旗號,實則是為了發幣收割韭菜,一大堆亂象也迫使政策加緊落地,如今區塊鏈的發展也是各種受限。
從區塊鏈來說,這個技術是新物種,雖有許多可圈可點的特點是之前的技術所沒有的,比如不可篡改,但是,目前這個技術還不穩定,還需深入探索與驗證,還需投入大量的還無法預算的時間和金錢。
政策限制、技術不成熟、是否有足夠的財力打時間戰,從這些看李國慶進入的時機並不是很好。
從版權這塊市場看,再大點的市場就是整個內容產業。如今在傳統網際網路技術下做得好的內容平臺不乏少數,如果創新專案僅是能追溯版權、讓創作者收益這兩點創新,並不能成為逆襲的殺手鐗。
數字貨幣亂象叢生,影響了區塊鏈在公眾心中的形象,使得這條道路也更加艱難。目前區塊鏈+版權專案也不少,其中不乏巨頭入場,比如 百度 的“圖騰”,大公司藉助雄厚的資本,更容易實現版權壟斷。創業者要想從版權市場分一杯羹,就更要形成其獨特的競爭力。
區塊鏈技術在內容產業領域,特別是版權保護方面可發揮巨大作用,但是作為一個創業專案,盈利才是最終目的。從版權保護方面來講,這並不能帶來巨大收益,所以尋找新的盈利模式也至關重要。
李國慶在巴位元專訪時也表示,進入網際網路和屏讀時代以後,知識的創作過程和過濾機制出現了大問題,但是新的模式誰也沒有找到,他最大的期待是CRYSTO能夠探索出新的模式。
時機不夠,管理來湊?
當然並不是每一個創業者都必須找一個風口進場才會成功,產品好,管理優是最大的加分項。那李國慶是一個怎樣的創業者?
李國慶曾在《超級演說家》上談論過創業,在看待99%創業失敗這個問題上,李國慶認為,一次失敗,下次可能成功,失敗是成功之母;可承受的失敗勝過20萬美元讀名校MBA。
李國慶也對什麼是創業企業家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創業企業家是全社會的稀缺資源:1,具有成長性,而不是擺地攤;2,不要學馬雲、劉強東靠大資本;3,是白手起家,具有天才之想的洞察力,創造需求或重大流程革命;4,是把握市場,而不是向權利尋租。
“創業企業家不是一個職業,創始人帶領公司巨大成功後,企業進入穩定發展,那創始人就成為職業經理人,不再是創業企業家。比如他如果不離開噹噹,那他就不是創業企業家了。”
李國慶作為創業企業家,曾成功過的案例,莫屬噹噹網了。
李國慶和他妻子俞渝一起創辦的當當網從問世至今,曾也輝煌過,在當時是押對了賽道,可以說是賣書領域的從0到1。但最後還是被後來者居上,這和李國慶的打法離不開關係。
比如,當 京東 從3C數碼殺向圖書類目時,李國慶不贊同“燒錢”搶佔市場,他沒有看到“燒錢”背後的巨大價值。還有當當網作為一個垂直類電商平臺,卻又入駐另一個綜合類電商平臺——天貓,這使得其削弱了自身競爭力;還有當當網是“夫妻檔”公司,但兩人管理理念又極不相同,這極度影響公司策略落定與員工的執行力。
李國慶在本次《頭條有約》採訪時也透露了與他妻子俞渝管理理念的衝突問題。李國慶稱,外界認為以前噹噹網的融資靠的是俞渝,俞渝為他擋風擋雨、擋槍擋劍其實都是天大的誤會,實際是俞渝對他束縛太多了。
當被質疑是否與妻子在唱雙簧時,李國慶調侃稱,都快被老婆趕出門了。
另外,據稱,李國慶還是一個拿了投資人的錢不會花的創業者。2011年,李國慶在噹噹上市一週年之際說,上市融資的錢還一分錢沒花。
對於李國慶的創業邏輯,他被稱根本就沒接受也沒學會怎麼用資本市場流行的那一套打法。
管理不夠,網紅來湊?
李國慶再次創業所選行業非風口,管理能力也不突出,那要用李國慶這個IP湊?
從淡出噹噹網做投資人,再到宣佈開始再創業,這段時間,本以為李國慶就要淡出人們視野時,李國慶卻通過犀利地評論熱點事件使其IP不輸網紅。“今天支援一下俞敏洪言論,明天評論一下劉強東事件,後天抨擊一下吳秀波醜聞,”李國慶並不閒著。“口無遮攔”、“蹭名人熱點”他身上同時也順利被貼上不少標籤。
李國慶近來自身IP,堪稱網紅。也正是由於之前評論李強東時過於犀利,被自己與妻子共同創辦的當當網用一紙宣告,劃清了立場。噹噹網在宣告中還稱,李國慶離開噹噹網管理層、決策層已有一段時間。
當被問及是否電商這個江湖更適合李強東這樣的草莽時,李國慶還不忘網紅本質,“我也有草莽一面,只是我道德底線高、法律觀點強、我是個文化人、我做文化電商。” 李國慶還稱自己評論吳秀波醜聞比王思聰高很多個段位。
李國慶從2015年起就逐步淡出公司管理層,目前在公司沒有擔任任何管理職務。2017年5月,李國慶曾公開表示,他執掌的當當創投基金,會做一些戰略投資和重度孵化,他將其看作是自己的二次創業。
此前噹噹網一直在找收購者,可以說噹噹網在李國慶的生命中已落下帷幕。李國慶也笑稱,“正是事業第二春!”
快書包創始人徐智明如此評論李國慶,“國慶的辦事風格非常銳利,有衝勁,不過他絕不是那種有勇無謀的衝。很多看似衝動的事,他都有安排和籌劃。”
1964年出生的李國慶,今年55歲,1988年開始第一次創業,創業30年後,如今不再做“夫妻檔”創業,沒了束縛的他能不能借區塊鏈再殺出一片天地?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