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微信朋友圈、QQ動態「內容釋出」功能點對比分析

前言
新浪微博、微信朋友圈、QQ動態都具有讓個體釋出內容的功能,但在產品表現上卻不盡相同。本文將結合自己、親朋、好友的實際體驗(從使用者視角、需求場景),分析對比這些產品在「內容釋出」這一功能上的差異,並簡要分析其原因。
三大產品「內容釋出」功能設計對比
結合三類產品的“內容釋出”功能設計情況,本文將從「釋出純文字訊息」和「釋出圖文訊息」兩種情況進行展開分析,具體的功能設計如下:

「釋出純文字訊息」介面

「釋出圖文訊息」釋出介面
結合三大產品「內容釋出」功能設計進行細化類比,本文將其內容釋出模組大致分為以下四類:

功能不同背後的原因
1. 「使用者—場景—需求」分析
對比QQ動態、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三個產品的「使用者—場景—需求」展開分析後,得到如下圖的思維導圖:

(1)QQ動態的主要目標使用者群體是90後和00後,是深受網際網路文化和二次元文化影響長大的兩代人,他們個性張揚,追求標新立異,主要的需求是有一個多元化空間,去分享他們的生活,同時瞭解朋友的生活,所以QQ動態炫酷搞怪,多元化的功能更符合他們的口味。
(2)朋友圈的主要使用者群可以分為大學生黨、職場人士和退休老年人,他們主要的需求是瞭解朋友的生活動態與朋友互動,同時也希望通過朋友圈瞭解最新資訊,但由於使用者群體年齡跨度大,理解能力和操作水平不一,為了降低使用成本,此時簡約的功能設計更符合這類群體的核心需求。
(3)新浪微博的使用者群體可以分為大V、官方微博(企業、政府、組織機構)、個人自媒體、普通使用者幾類。大V主要是分享生活,與粉絲互動,通過自己的影響力推廣作品、廣告等獲得收益;官方微博主要是釋出和傳播最新資訊,個別企業官微通過品牌推廣增加企業營收;個人自媒體希望通過原創內容擴大影響力,從而獲得收益;普通使用者主要是獲取資訊,瞭解大V或朋友的生活動態。
2. 進入/觸發「釋出內容」該功能的方式/路徑
QQ動態:
(1) 手機QQ的APP入口:主頁點選“動態”,再選擇“好友動態”功能,點選右上角“+”號,即可釋出說說。
(2)QQ空間APP入口:點選主選單欄的“+”號,選擇“說說”功能鍵,即可釋出說說。
微信朋友圈:
主頁“發現”欄,點選“朋友圈”,選擇右上角的拍照圖示,長按拍攝按鈕可以釋出純文字朋友圈,點選拍攝按鈕可以選擇拍攝或從相簿選擇圖片和視訊釋出朋友圈。
新浪微博:
(1)微博主頁,點選中心的“+”號即可發表微博,可選擇傳送文字圖片和拍攝視訊。
小結: 從產品的優先順序定位來看,微博的釋出入口是這幾個產品中優先順序最高的。因為微信和QQ作為兩大類目的即時通訊工具,其產品的核心功能為使用者間的收發資訊,所以QQ動態、微信朋友圈在產品的優先順序中僅處於第二位,而微博是實時資訊分享社交平臺,主要的使用者需求是分享動態資訊,因此內容釋出入口設定在產品的中心位置,功能優先順序排在首位。
3. 釋出後內容展示時的周邊環境
(1)QQ動態 :
說說釋出成功後回到好友動態頁面,所有符合說說檢視許可權條件的使用者均可檢視該動態,並可以參與點贊評論,既可以看到共同好友的點贊評論資訊,也可以陌生人的評論,同時在好友許可的情況下,可以轉發好友的說說;好友在收到互動資訊後,動態欄會顯示資訊通知圖示。
(2)微信朋友圈 :朋友圈釋出成功後回到朋友圈展示頁面,所有在檢視許可權內的好友均可看到,好友均可點贊、評論,不可轉發。當釋出者收到互動訊息時,動態欄會顯示資訊通知圖示。
(3)新浪微博 :微博釋出成功後依然在當前頁面,有許可權檢視此微博動態的使用者均可參與評論、點贊或轉發;同時內容釋出者可以通過購買微博頭條增加博文的曝光率,可以撰寫優質的頭條文章獲得使用者的打賞收入,自媒體大V可以運用個人影響力,通過“幫上頭條”服務轉發博文獲得廣告收益。
對比結論
1.QQ動態「釋出內容」功能:
相較於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有更多的趣味性
如可新增第三方趣味動圖、可選擇字型樣式、可發語音說說、可新增視訊和音樂等。而導致內容釋出功能通道繁多的原因是,QQ的使用者群體多為90後、00後,他們深受網際網路文化和二次元文化影響,他們追求個性、標新立異,樂於接受新事物,也能快速理解和使用新事物,所以QQ動態「釋出內容」多樣化功能恰好能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提高產品的活躍率和粘性。
2.微信朋友圈「釋出內容」功能:
微信朋友圈是三大產品中內容釋出功能最簡潔的一個
編輯功能操作簡單,沒有太多複雜的互動效果和疊加功能,同時微信有著很強的隱私性,釋出的內容僅好友之間可見,評論與點贊內容也侷限與共同好友之間可見,定位與熟人社交。而造成這的主要原因是,微信擁有這龐大的使用者活躍群體,群體的年齡從20-50歲不等,群體年齡跨度非常大,理解能力不一,為了降低使用成本,故而簡化操作流程。
3.新浪微博「釋出內容」功能:
新浪微博在三類產品中,將內容釋出功能的優先順序排在最高級別
(1)這是因為新浪微博是一個開放式的實時資訊分享的社交平臺,內容釋出功能屬於產品的核心需求,即時社交通訊,收發資訊功能屬於次需求,所以產品設計上會偏重與內容釋出介面的功能互動,如可以撰寫頭條文章、釋出商品、股票、參與話題互動等;
(2)此外,由於新浪微博的使用者群體分層明確,大V、自媒體、官方微博、普通使用者等多個級別使用者的分類,導致了微博的內容生產和潮流趨勢都以頭部使用者為主,這也決定了微博是一個開放性很強的平臺,所有完全公開發布的資訊內容,任何一個使用者皆有許可權進行檢索檢視,同時微博也是三類產品中,唯一一個平臺使用者可以將自身影響力轉化為收益的社交產品。
啟示
QQ動態、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在「釋出內容」這一功能點上,雖大體的功能設計都有包含純文字釋出、圖文釋出、照片美化、拍攝短視訊,@好友等功能,但每個產品對於幾大類功能的互動深度和延伸的其他輔助性的互動功能的優先順序設計不盡相同,QQ空間和新浪微博的互動效果和延伸的輔助互動性功能較豐富,而微信朋友圈的則選擇功能後置,簡化功能的操作流程,而導致產品設計出現差異的本質原因是來源於使用者的使用場景和需求的不同。
所以作為一個產品新人,在進行產品的功能設計時,要根據 「使用者—場景—需求」 進行展開分析產品的功能點,明確使用者的核心需求是什麼,核心需求轉化為產品需求後的優先順序排序是什麼,再結合產品的定位進行功能點的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