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別瞎發照片,指不定跟蹤狂就是這樣找到你家的
我有個朋友叫蘇蘇,她跟我說她在16年被人黑過,最開始是家裡的Wi-Fi被人黑了,再到社交賬號相繼淪陷被盜,緊跟著在QQ郵箱裡面給她留了一首陳奕迅的《防不勝防》

防不勝防的歌詞,陳奕迅的病態三部曲之一。
然而這不是最讓人毛骨悚然的,對方居然在她家裡留了個紙條,寫著她大姨媽來的日期以及生活的規律

對方留給蘇蘇的紙條 直到她搬家後才停止了騷擾行為,這種騷擾有個專業名詞叫:StalKing,而騷擾她的人則是Stalker。

Stalker就是帶有非法或者威脅性的騷擾,這類人群會頻繁跟蹤受害者,或者監視受害者的上網痕跡,入侵郵箱等行為,甚至會對受害者或者朋友家人作出威脅。
而我們國家目前的法律中表明:“騷擾行為一般不構成犯罪,頂多算侵犯公民隱私,一般送拘留所或者罰幾百塊。”正是這個原因,跟蹤狂們變得肆無忌憚起來,雖然他們一般不會對受害者造成人身傷害,但造成的心理陰影伴隨十幾年都是有可能的。
蘇蘇直到現在收到陌生的快遞都在擔心這是誰送給她的,而Stalker在網路中說的話異常深情,其實這並不是深情,而是騷擾!

這就是典型的Stalker,可以理解為跟蹤狂 姑娘們,我還要跟你們說的是:“你那些不經意的資訊洩漏,可能正是跟蹤狂的美夢。”
在我上篇文章中,小菲同樣是受害者,而小菲正是朋友圈洩漏的資訊導致跟蹤狂找到家,所以今天我要講的主題是:“朋友圈以後別瞎發,指不定跟蹤狂就是在這找到你家的”關於小菲的事,新來的可以點:有個姑娘被跟蹤狂盯上,一調查才發現對方以組織夜跑為幌子,專搞女孩。
在去年我寫過一個案例《圖片情報分析,根據一張圖分析拍攝地點》今天我再次把它搬出來,讓姑娘們明白,照片別亂發。這張圖片來源於我的朋友圈,徵得對方同意後我開始分析拍攝的地點。
01
—
圖片分析拍攝地點
有天刷朋友圈的時候看到一張挺漂亮的風景照,然後看到照片中看到一些比較有特色的參照物

朋友圈看到的照片
我用照片無損放大工具放大照片中的特色建築物,找到有兩處比較有特色的參照物。

紅色方框標記出來的地方
第一處參照物放大之後能夠非常清晰看到四個大字 “禹州集團”

而百度百科告訴我禹州集團分別在 新加坡 香港 上海 合肥 福州 廈門都設有分支機構,我篩選了以上六個城市,唯有廈門是符合。

對比黃色條紋線能判斷出是符合的
為了證明我的猜測,我還對比了隔壁帶有藍色窗戶的高樓。

左邊是原圖,右邊是全景圖
第二個參照物是一個圓形,並且周圍有很多樹,我的猜測是這是一個花園,開啟衛星地圖,很快就能發現在禹州大廈隔壁確實有個圓形的地方,這個地方叫水上廣場。

拍攝位置是在這個水上廣場的河對面,再往前看河對岸的確是一個小區。

然而當我用全景地圖走進東卉花園的時候,我的判斷出錯了,很明顯東卉花園的樓層太矮,如果是這個高度的話是無法拍攝到禹州集團的,所以應該在更加往後的位置拍攝。

東卉花園樓層最多11層
而我再往後一個小區樓層同樣太矮,這時候再次進去拍攝這張圖的主人朋友圈裡面,看到她在室內拍攝的圖片,正是這張圖片讓我找到了具體在哪棟樓拍攝的。

朋友圈找到一張新的圖片
我再次標出三個參照點,第一個參照點是水上樂園的通往河對岸的一座橋,第二處參照點是一個弧形的小區,第三個參照點則是三角形的斑馬線,我用衛星地圖很快就找到符合三處參照物的地方,並且用紅色方框標記出來了

最後我用全景地圖站在第三處帶有三角形斑馬線的參照點上,向拍攝的位置看去,符合拍攝角度以及樓層高度的只有一棟樓,中閩大廈。

事情到這一步,我不具備判斷多少層拍攝的能力,你以為危險就消失了嗎?
假如我是跟蹤狂
假設我收集了照片拍攝主人的個人資訊,比如她的手機號或者姓名,然後用一個改號軟體打過去問她:“我是送外賣的,地址填寫的是中閩大廈,您方便下來拿嗎?或者我送上樓給您,您在哪棟樓哪件房呢?”
如果我是一個跟蹤狂,並且我也在廈門,我是不是可以給她點一份真正的外賣,在門口守著送快遞進來這棟樓的人,等著她下樓拿外賣的時候我跟著上去?又或者跟著外賣小哥上去呢?
02
—
照片中遺留的Exif資訊
看完上面的咱們再來講講,照片裡遺留的Exif資訊,我還得搬出一個案例,同樣也是去年的,在調查一個色情網站站長的時候,我找到他上傳在一個網站的照片,正是這種照片記錄了當時拍攝地點的經緯度,從而導致暴露位置的情況。
沒看過這件事的可以去看看:我順藤摸瓜查到色情網站操控者的真實身份,勸他找份正經事幹。
這個Exif資訊主要會記錄下你的拍攝裝置型號,經緯度,拍攝時間等等的資訊,通過查詢經緯度可以查到拍攝地點

檢視相機Exif資訊
所以我建議你把相機的定位許可權給關掉,雖然微信發朋友圈的照片會替你自動抹除,但是其他社交類APP不保證會給你抹除,為了保險起見,聽話。

關閉相機定位功能
03
—
打卡跑步截圖記得打碼
我經常看到朋友圈有人發Keep的跑步打卡截圖,而這些圖片出現的敏感資訊,比如"XX學校,XX雞米飯"等可以通過搜尋引擎檢索的內容都打上碼,防止別有用心的人惡意分析你家住哪。

圖片來源網路
而大多數都是在家附近的跑步,不會到十幾公里二十公里外的地方去跑,除非他吃飽撐著了。。。
今天就給你們寫到這了,一下子是寫不完的,這篇文章很短,但我覺得很精悍,跟蹤狂可能就在你身邊,不是危言聳聽,懷有警惕總沒錯,別忘了朋友圈設定三天可見!
最後,希望大家能轉發一下朋友圈,心繫人身丶隱私安全。想要得到更多讀者,不求打賞,只求陪伴,謝謝你們。
說到這,你應該知道怎麼做了
如果還不知道,我給你提個醒。
- 照片出現的敏感資訊打碼
- 最好把朋友圈設定僅三天可見
- 陌生人別開放朋友圈
我接到了一個新的求助,預計花3-5天時間獲得對方信任,下一篇可能得耐心等等了,別催更,心急吃不著熱豆腐。別忘了加個置頂
即使你相對安全,但仍要懷有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