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0元微單對決 佳能EOS R vs 索尼A7M3
01/價位對等 機身錯位競爭
如今全畫幅微單井噴式爆發,第一批上市產品中,尼康選擇了點對點對標索尼A7RM3,而佳能EOS R在價格上對應索尼A7M3,功能上則是錯位競爭。如今EOS R的RAW檔案已經可以全面解碼,我們就來看一下上市價格同為15000元價位的兩臺全畫幅微單,佳能EOS R和索尼A7M3在畫質與核心效能上有哪些差異。
請輸入圖片描述
說到全畫幅微單首先先來說下索尼,索尼在2013年10月份釋出A7和A7R,在不到五年時間內連續更新了三代機身,在全畫幅微單的機身完善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從功能性來看,佳能EOS R採用了3030萬畫素,相機底子很像是佳能5D4,因此從定位上與A7M3並不一致。索尼是低畫素、高速度、中庸路線,佳能EOS R是均衡畫質、偏重拍攝體驗的機身定位。但是目前國內首批EOS R上市價格,帶轉接環價格為15999元,與索尼A7M3的上市價格基本接近。因此從價格上,兩臺相機又是價格對位競爭。
請輸入圖片描述
佳能EOS R和索尼A7M3定價相似,對於消費者而言是針鋒相對的兩臺相機
對於一般消費者,第一個直觀感受是3030萬畫素vs 2400萬畫素。同為全畫幅微單,畫素即決定相機定位。佳能EOS R的畫素是3030萬,從現在的定義來看算是高畫素機型的保底線,能夠滿足大尺寸照片的輸出需求。索尼A7M3則是傳統的2400萬畫素,相比之下犧牲了照片的大尺寸輸出能力。這篇文章我們一開始就少說點別的,先來看一下兩臺相機畫質對比。
請輸入圖片描述
佳能EOS R和索尼A7M3高感對比
請輸入圖片描述
佳能EOS R和索尼A7M3高感對比(RAW)
兩臺相機的實際畫素相差600萬,理論上索尼高感應該更好。但是從實際表現來看,不管是JPG直出的表現,還是RAW檔案的細節保留能力。兩臺相機基本處於同一水平。也就是說,索尼A7M3並沒有通過犧牲畫素來獲得更好的畫質,反倒是EOS R在高畫素下還能保持優秀的畫質輸出,值得點贊。
高感效能是一個非常模糊化的概念,不論是一些測試實驗室用資料化測量結果,還是我們直接用圖片對比,最核心的是視覺的觀看體驗。從直觀感受而言,佳能EOS R和索尼A7M3在拍攝時表現出的畫質細節差異並不大,不論是細節儲存能力,還是圖片的純淨度,在現階段的全畫幅相機中都是屬於第一梯隊。不過佳能能用3030萬畫素實現接近於2400萬畫素的控噪,感測器的硬實力和處理器的運算能力確實不容小覷。
請輸入圖片描述
02/寬容度測試 -3EV內不分勝負
產品:EOS R(單機) 佳能 數碼相機
相機都不是全能的,眾所周知索尼的特長是寬容度,但是在使用中EOS R的寬容度同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於寬容度而言,是一直攝影圈爭議比較大的話題,高寬容度在風光拍攝時毫無疑問更具優勢,但是什麼樣的寬容度在風光拍攝時才算好,這個並不是一個明確的概念。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佳能EOS R和索尼A7M3的寬容度客觀對比。
請輸入圖片描述
佳能EOS R和索尼A7M3寬容度對比
圖片可以看出來,佳能EOS R和索尼A7M3在-1到-3EV的曝光補償狀態下,沒有任何差別。-3EV基本是日常使用的下限,-4EV以及-5EV在普通的拍攝中基本是遇不到的,所以參考意義不大。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在索尼A7M3一向有優勢的寬容度方面,佳能EOS R並不存在短板。
請輸入圖片描述
佳能EOS R極限拍攝條件下寬容度測試
請輸入圖片描述
索尼A7M3極限拍攝條件下寬容度測試
就算我們提升感光度(理論上感光度越高,寬容度越差),到ISO 1600下調整三檔,實際上兩臺相機的寬容度水平也極為接近,細節保留以及色彩準確性都做的不錯。
在實際拍攝時,日落環境下兩臺相機調整寬容度,實際上我們都能夠通過RAW檔案得到合適的照片。對於實拍環境中,調整後的圖片而言,佳能EOS R的暗部細節和索尼A7M3的暗部細節,基本相同。
請輸入圖片描述
實拍環境下,日落時分我們降低三檔曝光拍攝,已經接近正常拍攝的常用極限
請輸入圖片描述
調整後我們可以看到,索尼和佳能實際上寬容度並沒有太大差異
實際上我們使用EOS R拍攝了很多照片,其中包含很多大光比環境,從照片而言,佳能EOS R的寬容度是這一次筆者對EOS R最滿意的地方之一,足夠應對大部分風光拍攝。
請輸入圖片描述
佳能EOS R單張大光比拍攝
對於風光拍攝而言,佳能EOS R在畫素上比索尼A7M3要高出600萬畫素,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兩臺相機的細節表現力差異還是比較巨大。佳能EOS R套機所採用的24-105mm是目前筆者使用的f/4套機鏡頭中畫質最好的一顆,實際上在細節表現力上,佳能EOS R與24-105mm套機頭的組合,是非常令人滿意的。
請輸入圖片描述
兩枚鏡頭70mm截圖
請輸入圖片描述
100%放大截圖對比
佳能EOS R對於風光拍攝而言,多出600萬畫素,配合高素質的鏡頭,可以獲得更高上限的拍攝效果。索尼2400萬畫素雖然足夠使用,但畢竟在如今高品質鏡頭層出不窮的時代,較低的畫素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拍攝的上限,並且A7M3也並沒有通過較低的畫素換來更紮實的高感表現。所以佳能EOS R是一臺可進可退的相機,既有不錯的高感畫質,又有不錯的寬容度表現,以攝影拍攝的角度而言,這臺相機更符合大眾消費者的需求。
03/對焦與捕捉能力 差異只在連拍速度
產品:EOS R(單機) 佳能 數碼相機
索尼A7M3被人們稱讚的原因之一,是因為這臺相機有著近似於A9的693點對焦系統,以及10fps的追焦連拍效能。相比之下佳能EOS R更注重使用者的拍攝體驗。筆者在之前的文章中說過,EOS R的全畫素雙核對焦出現後,有關相機對焦點數量的競爭變得毫無意義,5655個對焦點隨叫隨到,88%的對焦覆蓋面積也讓拍攝變得更加輕鬆。
請輸入圖片描述
佳能EOS R連拍測試
請輸入圖片描述
索尼A7M3連拍測試
連拍速度只是一個側面,在對焦的精準度上,佳能EOS R和索尼A7M3都是相對較好的。 從我們實際拍攝而言,兩臺相機在追焦時都能保持95%以上的對焦成功率。相比而言,兩臺相機在硬體上的差異不大,比較大的區別在於使用感受上。
請輸入圖片描述
佳能EOS R追焦截圖,準確率90%以上
請輸入圖片描述
索尼A7M3追焦截圖,準確率同樣90%以上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抓拍最重要的是效率!效率!效率!首先佳能EOS R具備全功能觸控屏,而索尼A7M3則不具備。因此在實際拍攝時,雖然索尼可以通過觸控屏選擇對焦點,但是更多調整依然要依靠按鍵進行。佳能可以依靠觸控屏任意去選擇對焦點位置,而且更多操控都以依靠觸控螢幕完成。
請輸入圖片描述
佳能EOS R操控可以更多依靠螢幕
請輸入圖片描述
索尼觸控並不好用,更多依靠背部的對焦方向撥杆快速切換對焦點
在弱光對焦上,兩臺相機的弱光效能表現都不錯。佳能EOS R在f/1.2光圈下實現-6EV的弱光對焦,索尼沒有官方資料,一般被認為是-3EV弱光對焦效能。在實際表現中,在我們測試的弱光環境中兩臺相機都能夠順利完成對焦。
請輸入圖片描述
具體測試詳見視訊,100%截圖兩臺相機弱光對焦精準度都非常出色
請輸入圖片描述
具體測試詳見視訊,100%截圖兩臺相機弱光對焦精準度都非常出色
另外一點,兩臺相機的機身穩定方式不相同。索尼A7M3具備機身防抖,而佳能EOS R則依靠鏡頭防抖。現階段機身防抖雖然是發展主流,但是鏡頭防抖依然有著更加好的防抖效果。我們測試對比了兩臺相機搭配套機鏡頭的實際防抖效果,佳能24-105mm的光學效果防抖要好於索尼A7M3與24-70mm f/4的防抖效果。
請輸入圖片描述
索尼這套組合是混合防抖,但是70mm 1/15s無法手持
請輸入圖片描述
佳能EOS R具備光學防抖,70mm 1/15s可以手持拍攝
從實際的對焦表現來看,佳能相機連拍速度為5fps,但是對焦穩定性、精準度和對焦速度,兩臺相機本沒有太大差異。從實際使用感受而言,佳能有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優勢,就是EOS R的螢幕顯示對焦窗非常精準,無限遠位置具有精準限位,因此我們極弱光環境下可以信賴螢幕的無限遠標識,這一點索尼則做不到。
04/從機身到拍攝體驗 兩臺相機對比
產品:EOS R(單機) 佳能 數碼相機
最後我們來說下兩臺相機的機身和拍攝體驗。我們先從索尼說起,索尼的機身結構是經歷了三代優化,但是到現在來看是優點和缺點都比較明顯的機身。索尼A7系列是現在全畫幅微單中機身最小的,比佳能EOS R和尼康Z都要稍小一些,而且具備了背部的對焦撥杆,是按鍵最為豐富的機型。
請輸入圖片描述
兩臺相機尺寸大小,索尼稍小一點
與索尼不同,索尼本身缺少專業級機身的設計積累,而佳能不缺。因此EOS R從設計上一部分操控習慣和整體使用感受借鑑自單反相機設計,而另一方面融入了很多佳能自身關於微單的理解。與索尼相比,佳能機身尺寸稍大,但是也帶來了更好的握持感受。EOS R相比於A7M3最大的特色是出色的螢幕感受,A7M3螢幕只是3.0英寸的92萬畫素點螢幕,而EOS R則是210萬畫素點的3.2英寸全向翻轉觸控屏,這對於專業使用者來說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使用感受上EOS R無疑是明顯勝過索尼A7M3的。
請輸入圖片描述
相比之下,EOS R有肩屏,有全功能觸控屏,對於使用者使用感受更友好
請輸入圖片描述
EOS R的螢幕,會讓使用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對於拍攝而言,A7M3的設計理念是提供強高感強抓拍的拍攝感受,因此經常被人們稱為小A9。佳能EOS R在拍攝上更加註重於拍攝體驗,因此對於拍攝效能有著更多優化設計,簡單來說EOS R的機身色彩傾向,和曝光控制,更加符合大眾消費者的攝影感知,畫面的色彩表現力和光線平衡更加出色一些。
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除了機身鏡頭同樣是影響消費的重要因素。索尼FE鏡頭如今已經有了不錯的發展,但是相比於佳能的EF鏡頭群還是有相當的差距。佳能擁有更龐大的鏡頭群支援,而且全新開發的RF鏡頭,在卡口物理尺寸上更大,因此更容易製造大光圈且畫質優秀的定焦鏡頭。
請輸入圖片描述
佳能不僅有全新RF鏡頭,還有EF鏡頭作為支撐,鏡頭群優勢是非常明顯的
目前佳能RF鏡頭中,24-105mm f/4和50mm f/1.2都是畫質非常出色的鏡頭,而且佳能還具備RF 28-70mm f/2這樣的怪獸鏡頭,這是其他微單使用者暫時無法想象的。可以說佳能RF鏡頭群有著非常大的後續開發潛力,這也是佳能EOS R的核心競爭力之一。